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汉江南经济是史学界较为关注并作了一些有益探讨的问题。但由于在“江南”范围界定上的模糊不清。导致现有研究颇有拔高之嫌。笔者以为,秦汉时期的江南经济虽较前代已有大发展,但充其量还只是零星、局部的开发;而到六朝时期,由于西晋末年中原世家大族的大量南迁及东晋南朝政权的定都建康,使得江南地区成为基本经济区,官方力量和民间力量携手合作,江南经济由此转入了大规模的全面开发阶段,为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云阳南临泾河、北通直道、东望关中、西挽山岭,是一个萌芽于传说时代,而鼎盛于秦汉时期的古城。这里在秦汉时期呈现出的几大特征,即直道端点、离宫所在、祭祀中心等,都与中原王朝的战略思想有关。本即就这几大特征进行整合和分析,以还原秦汉云阳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3.
秦汉变革之际,叔孙通作为儒家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审时度势,应变自如;持守儒家学说,又不圈于门户之见。他几经周折,终于取得汉初统治者信任。汉初政权得以巩固和发展,儒学至汉武帝时得以成为显学,叔孙通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4.
秦汉手工业政策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朝的手工业政策沿袭战国时期的传统 ,实行发展官府手工业、抑制私营手工业 (尤其是私营大手工业 ) ,鼓励家庭纺织业的政策 ;两汉时期 ,在官府手工业政策方面 ,前后虽稍有变化 ,但仍以发展官府手工业为主 ,而对私营手工业则采取了时抑时放、时禁时弛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地方性法规是秦汉时期封建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由地方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等)以语书、教、条教、记、府书、科令、条式等形式发布,内容主要包括劝课农桑,易风移俗,设立学校教化及其它一些“民间小事”。秦汉时期的地方立法一般限制在地方行政长官的权限内,除非皇帝特别授权。在有些时期,地方立法一度盛行,以致出现“擅为条数”的现象。东汉末年,地方官吏更是忘行非法。  相似文献   

6.
秦汉时期是广东开发的初期阶段,在广东古代开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不仅是广东地区进入封建社会的开始,而且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以及经济初步开发的时期.秦汉时期的初步开发,为广东后来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略论秦汉时代的运河和漕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河的开凿、疏浚,和漕运是秦汉时代的重要国策,因为它们关系到秦汉帝国的统一和兴衰隆替,所以秦汉朝廷都重视运河的整理和开凿,以利于漕运而养关中。本文论述了秦汉两代对运河的整理、开凿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传统婚俗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传统婚俗面临着弱化和消亡的危机.如何实行既富有传统婚俗风格又兼具现代文明特征的新婚礼,实现传统婚俗的转型,保护传统婚俗的传承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山西孝义贾家庄婚俗是汉族传统婚俗的典型代表,通过研究其文化内涵以及发展与演变的一般规律,来探讨传统婚俗的转型和保护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开放教育的特征和市级电大的特性,并结合地市级电大办学实际,作明确提出了电大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重大命题,即扩大开放办学和提高教学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方言与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民俗词是民俗事象在方言词汇中的积淀,是民俗和方言长期演变发展的凝结体。不同地域的婚俗词,不仅能够反映各地婚俗的特点,更是彰显地域文化与民情心理的“民俗化石”。河东方言婚俗词即是其多种文化的综合显现。  相似文献   

11.
开放性应用题是指条件不完备或结论多样化的应用题。它给学生提供了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自由,提供了有利于学生思考和创造的空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促使他们用“活”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10,(6):23-23
东非地区的马赛人腰身挺拔,匀称结实,男子都浓眉大眼,身高1.8米以上,算得上英俊;女子脊柱笔直,高大苗条,形体健美。身上红红的长袍、手中长长的铁矛以及脖子上美丽的饰物让人一眼就能认出他们是马赛人。这是一个神奇而有趣的民族。  相似文献   

13.
小议土家族婚俗的民族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婚俗民族风味浓郁,特色鲜明。土家婚礼具有典型的程式性、群体性特征.包含着浓浓的人情味和狂欢气氛。土家婚俗程式中,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许亲反把媒婆怪,过礼“背山”花袱盖,抹把锅灰表示爱,临嫁不哭闲话来,发髻不可随意改,新娘出门把筷甩,上轿须得哥背来,步入洞房看谁快,好话说尽吉利来,全家三天无大小。  相似文献   

14.
元杂剧的很多作品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种种婚姻形式与嫁娶程序,如才子佳人恋、士子妓女恋、寡妇再嫁与妇女守节、休妻与续弦、接脚与收继婚、指腹为婚和童养媳等,婚姻程序包括说媒、相亲、定亲、彩礼、迎亲、娶亲等。这些婚恋习俗具有很高的审美和民俗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黔南毛南族婚俗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黔南州以平塘县为中心聚居区的毛南族的婚俗作了初步调查,提供了于一九九○年新识别定的三万人左右的毛南族婚俗的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婚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六礼、说媒、祝子等习俗.而中西方婚俗又有着明显的差异,但近年来中国婚礼多是中西结合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封建社会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萌芽和初步发展.随着秦国铁骑席卷着中国大地.终于在秦一统天下的时期最终确立起来。从此,封建大厦的二千多年风风雨雨也拉开了历史的帷幕。  相似文献   

18.
19.
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特殊的婚俗礼仪文化,西方英语国家的婚俗也有其特色,与中国婚俗的差异表现在文化根源不同、婚姻目的不同、婚神信仰不同、审美情趣不同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国时期,河南境内的婚俗出现了新的动向:婚礼仪式由繁趋简,婚姻当事人的自主观念增强,婚姻当事人的年龄有所提高,婚俗中的迷信色彩淡化。这一时期,河南的婚俗呈现出新的特点:新式婚礼发展不平衡,新旧婚俗并存,新式婚俗依然存在严重弊病,新式婚俗提倡晚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