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隐性商标侵要权在近年叶明显上升趋势,严重损害了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妨害了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本着重论述了生商标侵权的基本特征、具体形式以及防范和控制该类侵权行为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商标淡化在本质上是对商标所凝结高强度能量的稀释、耗散和削弱,导致的最终后果是使商标丧失能量,不再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商标。商标混淆是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商标所指代商品或服务的来源发生混同和误认。商标淡化与混淆的联系主要在于:证明责任承担相同、损害商标功能相同、保护对象范围相同、保护利益相同、主观作用相同。商标淡化与混淆的区别主要在于:联想的程度不同、涉及商标种类不同、具体存在类型不同、侵权抗辩范围不同、危害表现形式不同。我国对商标淡化问题并未明确立法规制。为完善我国商标淡化立法,建议:一是在商标法中构建规制混淆侵权与淡化侵权的双轨并行总体立法框架;二是从商标法实施条例和商标法司法解释中完善商标淡化的具体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3.
4.
商标侵权行为与商标淡化行为是处于不同层次的两种理论,并不互相排斥。由于二者的立意、角度不同,判断标准各异,出现相互交叉的情况在所难免。同一个案件完全有可能会同时使用商标侵权行为和商标淡化两种诉因,产生责任的竞合。  相似文献   

5.
商标反向混淆是和正向混淆相对的一种商标侵权类型,和正向混淆相比,商标反向混淆的侵权人没有以占用商标权人的商标商誉为意图,并且侵权人的市场地位也一般高于被侵权人。虽然反向混淆与正向混淆在特征上有所不同,但我国法律在认定反向混淆侵权及侵权后果上与正向混淆适用的具体法律相同,这样的统一适用使得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法院法律制度适用不统一,缺乏对原告商标正当性审查,认定商品类似时较为机械及侵权赔偿难以认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实务案件审判结果和理论界观点的对比分析,指出定牌加工行为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实践和理论中的定牌加工行为有些被认定为商标侵权,有的则反而不被认为是商标侵权。实际上,定牌加工行为既是一种《合同法》意义上的加工承揽合同关系,又是一种《商标法》上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关系。考虑到定牌加工行为对外贸的积极作用,文章认为无论是司法实践还是理论研究,定牌加工行为都不应轻易地被判定为商标侵权。  相似文献   

7.
商标侵权中的反向混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向混淆是一种新型的商标侵权形式,它不仅会使消费者产生混淆,而且会损害在先商标人的信誉。必须根据反向混淆的不同情况具体分析侵权的救济方式,并适当引入权利衡平和权利通约理论解决争议商标的权利冲突。  相似文献   

8.
"关键词检索"是付费搜索的一种模式。"关键词检索"引发的商标侵权案件因广告主选定他人商标标识作为关键词而产生。针对中、美、欧近年来出现的"关键词检索"案件及相关判决,应坚持"商标性使用"在商标直接侵权责任构成中的前置性地位。同时,网络搜索服务提供者对广告主选定的关键词须负有一定的事前主动审核义务。这样不仅有助于完善网络时代的商标侵权责任理论,而且对于关键词检索中广告主及网络搜索服务提供者商标侵权责任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商标所能给权利人带来的经济利益是法律对商标权给予保护的根基所在,如果对商标权进行保护而不能给商标权人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那对商标权的保护将是无意义的。反淡化立法旨在给予驰名商标特殊保护,防止继商标驰名以后,因第三人的注册或使用而导致该驰名商标的声誉和显著特征被玷污或贬低。这种保护不仅是为了防止混淆也是为了防止驰名商标的声誉受到不法竞争的损害,从而保障商标所有人进入相关市场。  相似文献   

10.
电子游戏引用现实场景能够为玩家提供沉浸式体验,但同时存在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在我国法律背景下,电子游戏引用现实场景的争议主要焦点在于是否侵犯商标权。文章认为电子游戏引用现实场景不必然构成商标侵权,一是其不必然构成商标使用,不满足商标侵权的前提条件;二是即使其构成商标使用,也存在构成商标合理使用的情形。尽管电子游戏制作方可以从这两种路径反驳电子游戏引用现实场景侵犯商标权,但为了规避商标侵权风险,应当注意电子游戏对现实场景的使用方式以及引用现实场景对商标权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商标近似不一定构成侵权,只有在能够造成混淆可能性的情况下才构成侵权。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在内的我国各级司法机关最近公布的一些案例已经突破了《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在这些案例当中,人民法院虽然认定商标近似,但仍判决不侵权,其依据就是是否产生了混淆可能性这一新的侵权判断标准。从司法机关公布的几则最新案例及国外的一些判例中总结出判断"混淆"应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商标的显著性、商标的独创性、商标的历史发展过程、被告的主观意图、消费者的范围等。在判断是否侵权时,根据是否会造成一般消费者或者相关公众对产品来源产生误认或者两份商标之下的产品来源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这一基本理论,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逐案认定。  相似文献   

12.
商标淡化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标侵权行为,也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正确认识商标的淡化侵权并寻求法律规制,对被淡化商标供特殊保护,是本文努力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相关公众是指与商标所标识的某类商品或服务有关的消费者,以及与前述商品或服务的营销有密切关系的其他经营者。针对相关公众的司法界定问题,通过介绍相关公众的概念和历史渊源,结合三个典型商标侵权案例,分析实际判决相关公众的具体标准,提出要做到主客观相结合,加入对相关公众的调查取证作为参考,完善相关公众在商标体系中的理论和地位等建议,以期法院和法官在处理商标侵权诉讼案件时,做到公平、公正、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商标法没有商标合理使用这种权利限制的规定,但是有关合理使用的案件在实践中是层出不穷的,尤其是地名商标合理使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立法不足,相关制度欠缺,学界关注度不够等。从地名商标存在的必要性及其立法上存在的不足入手进行分析,以期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完善地名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阐释了涉外贴牌加工的概念,并从立法与司法两个方面,分析了涉外贴牌加工中商标侵权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而分别对立法和司法提出了有效的完善策略,以期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维护市场的平等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16.
于艳 《职业技术》2007,(2):123-124
由于我国沿海地区大多数企业还是以加工生产为主要的生产模式,因此加工生产所隐含的一些侵权问题依然是理论界讨论的焦点.本文围绕定牌加工生产再次重提商标侵权问题,说明这一加工方式中商标侵权对企业发展的有着严重影响,希望提醒各中小企业注意.  相似文献   

17.
纺织服装贸易涉及到商标、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特别是商标的正确使用以及商标纠纷的合理解决,直接涉及到商标使用企业和知识产权权利人双方合法权利的保护,关系到我国对内对外纺织服装贸易的健康发展。加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对商标的保护,既有助于建立良性的市场竞争秩序,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警惕定牌加工中的商标侵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艳 《职业技术》2007,(4):123-124
由于我国沿海地区大多数企业还是以加工生产为主要的生产模式,因此加工生产所隐含的一些侵权问题依然是理论界讨论的焦点。本文围绕定牌加工生产再次重提商标侵权问题,说明这一加工方式中商标侵权对企业发展的有着严重影响,希望提醒各中小企业注意。  相似文献   

19.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0,(1):130-134
我国商标法引入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着因缺乏裁判基准等原因而导致适用上的困境。为充分发挥惩罚性赔偿的制度功效,就惩罚性赔偿中恶意侵权的认定来讲,应认定为直接故意,一般表现方式为明知故犯。司法机关应出台相应司法解释细化恶意侵权的认定因素,以便为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商标在网络环境中的功能出现了异化,商标侵权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因此,寻求网络商标侵权的刑法规制对策成为了遏制商标侵权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