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分享行为能促进幼儿个体品德和社会适应力的发展。幼儿分享行为培养一直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幼儿分享行为的内涵与意义出发,阐述了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并从幼儿个体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
分享行为的培养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关键内容,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可以为幼儿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家园合作逐渐成为幼儿教育过程中的核心理念,家园合作强调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价值。因此,在小班幼儿的分享意识培养上,也应及时将家庭教育引入进来,为幼儿营造全面的分享行为养成环境。本文将围绕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梳理家园合作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必要性,最终提出几点实操建议,希望可以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幼儿人格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4-5岁是培养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关键期。研究以天津市某公办幼儿园中班幼儿为对象,对实验组幼儿进行为期8周的分享主题绘本教学活动,旨在促进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绘本教学显著地促进了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且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之间接近显著相关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阐述了影响幼儿分享的因素,以及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一些措施和途径,同时讲述了教师在培养幼儿分享行为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分享行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行为。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能使幼儿顺利适应社会生活,并完成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使幼儿与他人更好地交往,有利于幼儿在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幼儿分享行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对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6.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城市学龄前幼儿普遍缺乏分享行为。分享行为作为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到幼儿性格的发展和品质的形成。文章通过对城市幼儿分享行为的观察、研究调查,获取其分享行为的现状;针对影响城市幼儿分享行为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培养其分享行为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于冬梅 《课外阅读》2011,(11):395-395,291
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分享”行为的培养。通过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来健全其人格,促进幼儿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加强榜样的示范作用,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通过开展角色游戏进行分享练习,以及通过让幼儿分享成果,体验劳动快乐,使幼儿切实养成互相分享的习惯,为他们未来的成功插上翅膀。  相似文献   

8.
陆文兰 《考试周刊》2014,(86):193-193
幼儿园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受到多人的关注和照顾,只会接受别人的东西,不愿意与别人分享。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学会分享、体验快乐,教师要利用语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对幼儿进行分享认知的培养;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对幼儿进行分享体验的培养;利用同伴间的相互交往对幼儿进行分享行为的培养;通过激励强化幼儿分享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分享就是指自己喜欢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以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分享。分享行为的培养有利于让幼儿亲近群体、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最终把关爱同伴以及共享快乐作为行为标准。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们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此时教师要重视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以及健康的人格品质,本文就分析了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相似文献   

10.
薛丽 《成才之路》2014,(25):94-94
分享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品质,分享行为的获得有利于促进幼儿更好地与他人友好地交流合作。结合幼儿教育实践,阐述幼儿分享行为现状和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分享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但现代大多独生子女存在着自私、自我中心、合作意识差等问题,因而培养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2.
采用观察记录法及访谈法,论述了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以及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提出营造分享氛围、创造分享机会、渗透分享策略、深化分享体验等途径,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分享行为。  相似文献   

13.
耿桂娟 《教师》2019,(3):121-121
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会能力,也是幼儿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幼儿期孩子的分享意识淡薄,帮助幼儿产生内在的分享意识和行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实践证明: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去引导幼儿,让幼儿在主观上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才会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稳定,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来分析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和意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大班阶段幼儿分享行为现状的分析,探寻分享意识淡薄产生的原因,认为幼儿缺少分享行为有家庭结构、家长观念、教师理念等方面的综合影响。提出在培养幼儿分享意识的过程中,应注意为幼儿创造分享环境、注意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幼儿园中,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分享行为又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重要内容。为探究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分享行为发展的特点,本研究从角色游戏本身出发,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和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天津市河西区几所幼儿园的中班幼儿展开具体的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在角色游戏中,中班幼儿分享行为发生的频率与幼儿对该角色游戏环境的熟悉程度呈正相关;中班幼儿分享行为主要以物品分享为主,物——物交换成为其主要分享模式;中班幼儿分享行为与幼儿所扮演的角色类型并无太大关系,但与教师的正确指导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关。  相似文献   

16.
分享是个人和他人和谐交往的基础,分享不仅仅是让别人来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成功,还应去分享别人的快乐的情感。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指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多占”。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分享行为的培养对于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将来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与人分享不是幼儿自发的,而是由老师或者孩子周围的人教给孩子怎样去做,久而久之才形成的。现谈谈工作中我是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的。  相似文献   

17.
叶秋红 《考试周刊》2012,(8):196-196
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和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这种需要,作者结合教学经验,在强化幼儿分享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并给出几个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分享是幼儿将自己的物品与别人一同使用、体验的行为.分享行为在小班已初现端倪.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有利于幼儿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发展.为此,我对本班幼儿(小班)的分享行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幼儿的分享行为对于幼儿今后的成长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人生道路成长的基石。教师和家长要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不断培养幼儿的活动兴趣,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意愿,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对玩具的分享行为,为幼儿创造一个幸福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20.
刘敏  张丽 《成才之路》2014,(6):60-61
正"分享"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与人分享对于幼儿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需要创设分享环境,建立分享规则,家园合作,采取一致的教育态度来对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培养。一、建立班级分享区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指儿童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