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是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针对语文与文化脱节的现象,借鉴文化教学理论成果,提出语文教学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目标的三条路径:挖掘教材文本内涵,系统规划和整合文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方法,构建语文文化课堂,在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中无痕融入文化元素;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  相似文献   

2.
建构“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必然需求。“文化传承与理解”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内容层面和行为层面2个核心类属,其中内容层面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等4个一级指标和核心思想理念等14个二级指标;行为层面包括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践行等3个一级指标和文化体验等8个二级指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理解” 2个一级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贡献度最大、权重系数最高。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为语文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研究提升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策略,以期满足语文课程改革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先立足现状,站在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视角分析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依据“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内涵以及语文教学规律,简要阐述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75):15-16
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与传统教育对比,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这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不再是唯一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准,而在学校的众多课程中,语文更是重中之重。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感知语文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养成文化传承的意识,在学习中能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已经不仅仅是教师与学校重视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核心素养背景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应紧紧围绕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立足于古诗文教学,引导学生在有效的古诗文学习中感受、理解传统文化。本文以高中古诗文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核心素养背景下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培养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传统文化在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作用进行了细致分析,由此产生了将"情境教学,以氛围烘托教学""创新表达,以学生为主体""家校携手,以课堂为窗口"三大主题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传统戏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采用戏剧教学法,不但能强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且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体来说,可以从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学习素养,挖掘教材资源,丰富学习路径,改变教学方式,增强学习兴趣,融入课外活动,拓宽学习视野等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郑坤 《学苑教育》2024,(9):67-69
语文作为高中重要教学学科,也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也受到了师生乃至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传统学科,高中语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重复等问题,过度关注学生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点、考试答题能力培养,忽视了新时期教学改革下对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语文课本中包含了大量传统文化元素,老师应该顺应新时期人才需求,在教学活动中,结合课本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注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高中生学习及继承传统文化。文章将就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提升高中生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展开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学生接受文化传统熏陶的主要手段。教师在讲解语文新课文的时候,教师都可以根据课文的相关内容,为学生讲解一些传统的文化知识。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理解和传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从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出发,对语文课堂策略应致力于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有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在以往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教学中,一线教师往往只在单篇中有所构建,这比较低效。文章提出通过群文阅读的途径,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方法,以初中文言文“阳刚气”专题学习为例,具体阐述其步骤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在竞争压力大的当今社会,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方式,通过历史教学讲解能够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通过对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历史教学理解与教学实践的探究,进而阐明如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刘一 《辽宁教育》2022,(21):50-52
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小学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部件识字、字族识字、字源识字、兴趣识字等方法,有效地将传统文化和识字教学相结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其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14.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指人们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继承与扬弃、发展与创新的过程和行为,对个体发展、社会和谐都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该素养分为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践行三个要素,阐述了每个要素的内涵,列举了每个要素的行为表现,从系统设计课程、全面融入学科、在丰富的情境中开展活动、提升文化自觉意识等方面探讨了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陈小华 《亚太教育》2019,(10):18-18
语文课程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当前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根据教材的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引导学生理解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王蓓 《文学教育(上)》2009,(21):134-135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母语继承传统文化是它的天职。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语文学科理所当然地应当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我们语文教师要研究如何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努力让学生沉浸进去。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在培养学生语文读写能力时渗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语文课程教学的关注点历来有不同的思考,如何在更确切的关注点下开展语文教学,以确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在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及个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开展语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那何谓文化自信?它是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在小学阶段,在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教学是最有优势和效果最明显的,但具相关数据统计这几年来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继承却很不乐观,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改进。  相似文献   

19.
杨彬 《现代语文》2006,(7):10-12
一、语文的文化传承特质 文化传承是指教育者对文化的传授和受教育者对文化的继承。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的社会化产物,都是人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意识的能动表现,而且也都是传承的结果。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创造和积累知识、技能,形成行为习惯、制度和观念、思想、艺术,并且利用各种工具和媒介,对他们进行整理、传播和贮存。与此同时,人类为求种嗣的繁衍,必须使文化代代相传。新一代人总得经历一个从上一代人身上接受文化传授的过程。“文化传承既是一个人类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这个群体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育必须培养的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围绕这一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落实,细致阐述“文化”“文化传承与理解”等相关概念的内涵,阐明该核心素养的意义和价值,结合实例回答了这一核心素养的在教学中的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