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的数学错误主要包括认知性错误和知识性错误。认知性错误主要通过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和培养学生良好认知习惯加以改正,知识性错误主要由教师通过化"错"教学,掌握正确的知识规则,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加以改正。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些错误是学生基于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理解错误的合理性有利于数学教学动态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我们可以从情境上、推理上及学生认知水平上三个角度理解学生错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赵雪飞  黄彩祥 《中学教研》2005,(7):F003-F004
解题是实现数学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学生的认知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和认识结构,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他所接触的题目时,就发生解题错误,数学解题的错误其终极表现必然在数学知识上.学生知识结构和认识结构不完善是数学解题错误的两个主要原因.数学逻辑性错误是认知结构不完善的常见错误之一.  相似文献   

4.
错误是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生成的一种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合理利用学生错误的资源,通过引导学生反思错误,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反思意识和养成反思习惯,既可为学生数学学习注入新的活力,又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伴随学生成长进程中不可回避的现象。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正视学生学习进程中的错误,善于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从而将其转化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财富,以期实现优化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错误可谓也是伴随学生左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错误资源,将其转化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有利资源,从而助力数学教学。将错误资源归类整理,形成错题集则可更好地利用错题资源,优化数学学习效果。运用错题集,可以促进学生对错误的深度认知,使其产生正迁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就中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集的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高莉 《学苑教育》2023,(30):31-33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不断失败、不断犯错向成功慢慢靠近的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所犯的错误是学生在学习、练习过程中思维的真实写照,也是教学中巨大的财富。在教学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使其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寻找错因中,暴露其思维过程,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让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提高思维水平和数学学习能力,掌握知识的核心要领,实现错误的有效利用,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结合教学实例,从善待错误、捕捉错误、剖析错误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将学生的错误及时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展开探讨,以期能借助“错误资源”化解学习难点,消除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发挥教育机制,让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从模糊走向清晰,建构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7.
林峰 《考试周刊》2014,(93):66-66
数学作业批改和讲评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初中数学作业批改需注重质量,有的放矢,提高批改的有效性;作业讲评需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做到耐心细致、合理评价,在有效纠正学生错误认知的同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初中数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等特征。这一特征,使得一部分学生对其产生了数学难学的错误认知。实际上,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数学抽象等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数学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学生产生的错误认知,教师不应置之不理,而是可以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来搭建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计算、数学抽象等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其多元思维。  相似文献   

9.
兴趣引导正确的认知,正确的认知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和成效。数学的本质是具体生动的,数学应用的方方面面就在生活中间,数学的人文丰富多彩,职高数学教学中以此点燃职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改变错误、消极的认知,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0.
沈东凡 《广西教育》2014,(25):62-62
正学生在作业中的错误并不能完全避免,但作为教师,却可以在错误发生之前,向学生讲透算理和算法,预防错误的发生。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检测,从中找到学生的认知起点,并能准确地定位教学难点,寻找合理的教学过程。下面以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一课中的第二次教学为例,谈谈体会。一、讲透算理,将错误遏制在萌芽中数学教学的本质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建立和发展分析模式、建构模式、应用模式的能力,从数学本质入手,为学生建构这一模型。乘法分配律是一种数学规律,学生需要经历探究过程,深刻理解算理才  相似文献   

11.
在"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非常重要。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即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认知规律、认知矛盾、认知错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数学思辨。  相似文献   

12.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解决数学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学生在头脑里对这些知识内容的接收、编码、储存、提取等一系列活动的组织过程。由于小学生认知心理不成熟.在做练习、试卷时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错误、研究学生的错误。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从认知心理角度去审视学生错题,找出归因,提出对策,期望促进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些错误是学生基于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理解错误的合理性有利于数学教学动态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我们可以从情境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中,直观是一把双刃剑。帮助学生克服源自原始直观的认知障碍是数学概念教学的必然要求。概率教学中,基本直观法则、典型偏见、等可能偏见、结果取向等均会造成认知障碍。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认知错误的诊断和纠正;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既有想法,面对学生的原始直观;通过认知冲突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否定";培养学生从直观到理性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仅仅依靠教材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紧扣学生的认知实际和课堂教学实践,以学生的错误资源、差异资源、意外资源为切入点,为学生数学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生成的,实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是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事件;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课程资源开发。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而错误是成就学生思维能力的宝贵资源。学生由于其生理、心理特征以及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没有错误,那就不是课堂教学。错误其实往往是对既定思维的反叛、修正和超越,所以总能蕴含着思索、创新的种子。  相似文献   

17.
一“、陷阱”的含义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功能一般意义上讲,“陷阱”是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陷入其中的一种认识的片面性。纵观数学史,可以说,数学的发展是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数学研究者曾经陷入过无数个“陷阱”而不断进步。1.从认知角度讲,设置“陷阱”可以诱发、暴露学生认知中一些错误、片面的观点,有助于教师及时捕捉、弄清教学对象的认知特点,便于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使教学过程、方法具有针对性,有效地消除学生认知中错误、片面的观点,使之转化为正确、完整的科学概念和方法。2.从思维角度讲,针对学生某些…  相似文献   

18.
一、现象:教学设计先行下的数学认知偏差处理 任何认知活动都可能产生认知偏差。就数学课堂这个特定环境而言,在师生对话中产生的认知偏差主要有两种:一是学生在学习中错误地理解了定义、概念、定理等,从而与正确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另一种是学生在学习中自发形成了一种对概念或定理的正确认知,认知本身没有科学性错误,但这种认知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等偏离了这节课正在进行的教学的主题,严格地说,这种认知偏差实际上只是认知偏离。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这些错误是学生数学思维的真实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错误是常态,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找到发现错误的途径,从学生的错误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并从中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使学生通过纠错、改错建构正确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学习数学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学生的错误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值得利用的教育资源.错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其重要的价值:以错显正,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以错攻错,可以使学生掌握元认知监控策略;因才施教,可以使学生从错误中找回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