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元表征、有效关联、内省反刍等,激发学生的思辨动力,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毅力。思辨力是学生辩证性哲学思维形成的根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沉潜于数学课堂,聚焦知识关联,从而让对学生数学思辨力的培育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2.
林静 《教学月刊》2022,(12):12-15
高质量的语言表达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的实效和核心素养的落地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更明晰、更活跃、更具创新性,提升其观察力、想象力、分析力等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可采取活用时事情境、营造安全情境、创设思辨情境、回归生活情境等策略,改进学生课堂语言表达的规范性、真实性、辩证性、延伸性,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3.
思辨能力是学习的高阶能力,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关键能力之一。道德与法治思辨教学是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是激发课堂活力、提升课堂品质、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提高道德与法治思辨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问题的思辨性、情境的主题性、活动的生活性、教师的亲近性诸要素。  相似文献   

4.
思辨阅读可以使学生的理性思维与理性精神得到发展,也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思辨阅读,从阅读、表达及读写融合三个维度引领学生进行思辨训练。这样教学,契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让学生的阅读由感性走向理性,有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避免庸俗辩证的有效途径是展开具体思辨。高中阶段是学生理性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高中议论文写作是训练学生理性思维的良好载体。如果我们高中生的写作思维能力还停留在庸俗辩证阶段,还不擅长理性思辨,那么,我们的议论文教学即便是从功利的应试角度看,恐怕也是不合格的。  相似文献   

6.
道德思辨能力的培育离不开儿童自身的道德生活体验。道德与法治课堂须源自"真实",基于学生的实际道德困惑和成长需求,创设有效的体验活动情境,为其思维发展搭建台阶,引发学生真思考;营建轻松而宽容的氛围,让学生敢说真话;呈现生活的复杂性,引领学生展开真探究,才能以"真体验"引领其道德真生长。  相似文献   

7.
庄丽霞 《考试周刊》2010,(43):70-71
近几年的各地高考作文试题都鲜明地体现了对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注重引导考生反思生活,审视现实,洞察社会,学会批判,提升思想认识境界。例如辽宁卷的“明星代言”,命题者给出多种不同的声音,让考生进行评判,这就需要考生具备去伪存真、激浊扬清的思辨能力。写作者思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丰厚的生活积累,更离不开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加强思维品质的训练.诸如常见的逆向性思维、辩证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等。  相似文献   

8.
情境设计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须基于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以提升其生活为目标,找准学生真实的生活问题,激活教材情境,促成现场体验的生成,创设多元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辨,从而培育学生的道德反思意识,提高其主体思维深度,促进其批判反思等高阶思维的发展,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  相似文献   

9.
古代论说文具有突出的思辨性特征,在发展思辨思维、引导理性表达、促进德性养成方面有其独特价值。当前,高中古代论说文教学存在思维训练碎片化、资源整合不足、学生阅读兴趣匮乏等问题,而思辨性阅读教学能较大程度地发挥古代论说文的应有价值。立足文体特征,设计思辨性阅读教学理论框架,并依据文体发展演变情况,系统化设计各时代论说文专题,以进阶性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运用思维技能进行合理质疑、辩证分析、理性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思辨是一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理性思考和学习创新的能力。因此高考作文注重考查学生思辨能力,要求以思辨的眼光审视自然和社会中的某些现象。但是当前的学生作文存在事例有余、思辨不足的问题,如果能增强思辨色彩,将有利于丰富文章的层次,使说理更深入。思辨的角度很多,本文主要从辩证性思辨、发展性思辨、联系性思辨这三种角度,分析思辨在语段训练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1.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师生对话成长的场所。课堂对话不能局限于简单的问答式对话,而要引导学生与自身的生活经验、成长中的问题和未来生活展开对话与思考,让学生思维真正"在场",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促进抽象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发展,涵养辩证思维方式,更好地引领儿童生活。  相似文献   

12.
哲学课堂的实质是引领学生从各种生活现象中概括、感受哲学思辨的理性思考,并从中体验哲学思维对生活的指导意义。这就是说探讨各种生活现象是产生哲学思辨的基础,也是哲学课堂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然而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面对繁杂、快速、碎片化的生活现象,我们难免顾此失彼,取舍不当,致事倍功半,教学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做了重新界定,强调发挥思想政治学科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课堂教学中要以议题为引领,创设生活化、结构化的情境,开展师生多维互动,让学生在探索、体验、反思中质疑、辨析,催生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以"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教学为例,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巧设思辨议题、注重实践引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辩证思维和理性思维,提升教育教学实效,培育科学精神素养。  相似文献   

14.
《淮南子·人间训》中的名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引发了人们无尽的思辨。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辩证的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式思考,既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师的责任,也是学科发展的要求。思辨的课堂意味着各具个性观点间的...  相似文献   

15.
《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表达交流"专题。此专题训练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辩证分析",培养学生以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是使学生学会在作文中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这个模块蕴涵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现了辩证思维的重要性,通过课堂的了解、领会、理解、拓展创新、综合运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辩证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课堂道德对话是实现课堂道德生活的手段,课堂道德对话的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过好课堂生活。课堂道德对话的目标指向主要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是"话题—探求—交流—感悟";要素是话题、交流和感悟;特征是平等性、包容性、建构性、生成性;主要内容是建构结构化的知识、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强化价值教育;着力点包括学会学习、提升思想方法、有责任担当、发扬科学精神等。课堂道德对话凸现道德意蕴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7.
辩证地思考问题和理性的思辨精神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思辨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对教材文本中思辨性阅读点的挖掘,从思辨意识培养、优化课堂提问、展现思辨过程以及注重教学评价等方面,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理性分析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进行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凸显了思辨性阅读的价值,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辨素养,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散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学生感性思维的培养,而忽视理性思维的培育。开展思辨性阅读可以增进学生的理性思考,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具体例证,力图从“立足学生,生发思辨”“立足文本,思辨分析”“立足读写,思辨致用”三个维度探索思辨性阅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思辨表达即客观理性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求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讲究逻辑,做到有理有据表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教学过程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引导,注意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如何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如何做到“思辨”?教学中不能以抽象空泛的概念教思维,而是要提供可操作的具体策略适时适度地展开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在高考中,考生经常因为审题立意缺乏辩证性思维而议论粗浅,不得要义。如果我们想要引导学生脱离片面的断章取义的立论,避免因思维偏差而偷换概念,要想培养学生能透过材料的现象看到命题人想要探讨的本质概念,就得抓住核心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树立理性思辨的意识,掌握理性思辨的方法。作为一线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和训练中,引导学生去认识、去思辨、去总结归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作文得分。笔者从日常作文教学中总结出几种常见的思辨关系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全面提升语文学科素养的要求,具有实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