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的做法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甚好。  相似文献   

2.
张立田 《学语文》2003,(4):40-41
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粗浅地谈谈个人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均在各行各业中获取了成效,对于教育事业而言,亦如此。随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逐渐更新,教学呈现多元化,探究性教学属于新型模式,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该模式的设计、选择,探讨教师应如何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以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网络时代也悄然走近人们的生活.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密切联系。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易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阅读水平.是教师一直探讨的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到阅读教学中.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一种理想、先进、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评价是对基于网络学习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的评价的活动或过程。这种评价是以学生为中心来研究其学习的背景、手段、方法和取得的效果,从而寻求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考察学生学习质量。一、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评价方法1.全面测试评价全面测试评价,既包括认知领域内容也包括技能领域内容,目的是测试学生运用相关工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测验的类型包括识别(多向选择)、回忆(填空、简答)、实际运用(如创建电子表格)及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6.
当今信息时代,网络媒体以一种博大、开放、共享的特点,为人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尤其给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信息资源的开放、传播媒介的多向以及传递系统的多媒,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本文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自主探索建构意义、互动交流加深理解、拓展延伸积累语言,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流程,实现语文意义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8.
刘雅清 《教书育人》2000,(13):26-27
现代文阅读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活动。要想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处理好关于现代文阅读的几个问题,二是关于现代文阅读的具体读法。 我们先来谈关于现代文阅读的几个问题。 1、激发强烈的阅读现代文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现代文的兴趣是使阅读活动深入展开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是提高现代文阅读最积极的内在因素。要产生这种内动力,首先是需要,即阅读现代文渴望的需要。二是满足,满足阅读的愿望,三是入迷,在阅读现代文以前,可先设计提出一些有关的问题,作为悬念,促使学生去读,这样读起来就会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9.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一个当务之急的课题。也是中学英语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英语阅读教学所面临的困难.找出合适的对策予以解决,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是提高英语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11.
关于学科本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是知识形态、活动形态和组织形态的统一体,是主体为了教育或发展的需要,通过自身认知结构与客体结构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既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又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组织体系。学科的知识形态是学科的核心,学科的活动形态是学科的基础,学科的组织形态是学科的表现形式,学科的活动形态和组织形态是与学科的知识形态这一本质属性有联系的非本质属性。基于对学科本质的认识,学科的建设与改革应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活动和学科组织的建设与改革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报的传统纸质模式,因为受到版式模式化,内容程式化,出版周期长,时效性不强,办报条件差,编辑记者队伍建设不完善,办报内容单一等因素影响,使校报发展受到极大制约。传统报纸与高科技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是突破校报在网络时代发展瓶颈的唯一出路。高校校报要走出困境,得到可持续发展,也必须在报网融合上下工夫。由此可见,校报上网(又名网络校报)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惯用语的认识一直存在诸多分歧。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来,惯用语范畴是由原型向边缘成员逐渐过渡的连续统一,它与相邻范畴之间的边界是交叉的、模糊的。笔者根据8部较权威的惯用语工具书,找到206个被普遍认可的惯用语原型,分析得到其特征是:口语体、语义双层、三音节、动宾形式、结构固定。以这些原型为出发点,随着在语体色彩、语义特征和逻辑形式等维度上的渐变,惯用语与词、非固定短语以及语汇系统内部的成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习用语的区别性特征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是教师和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而图书馆阅览室更是满足了师生教学,学习以及科研的需要。阅览室环境的布局是否合理,室内空间是否优化不仅能有效体现阅览室的作用,还能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本文从高校图书馆阅览室的环境对读者所产生的影响,分析了如何利用图书馆外、内部环境以及服务环境的优化,更好地提高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阅览环境与读者心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图书馆阅览环境的好坏与读者情绪息息相关。创造一个色彩柔和、装饰文雅、环境优美、真诚关怀的人文环境和幽静艺术的阅览氛围,对于愉悦读者心灵情感促进知识吸收和创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Past research has indicated that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young children's early home literacy environment and their reading-related skills. However, this relationship has rarely been investigated among older children with reading disabilities (R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 home literacy activities and children's academic functioning was investigated with a sample of 65 elementary-age children with R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ildren's home literacy activiti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any of their academic abilities, whereas parents' home literacy activ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children's passage comprehension and spelling scores. Howev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home literacy environment and reading may be different for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RD.  相似文献   

17.
对惯用语的重新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惯用语的认识一直存在诸多分歧。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来,惯用语范畴是由原型向边缘成员逐渐过渡的连续统一,它与相邻范畴之间的边界是交叉的、模糊的。笔者根据8部较权威的惯用语工具书,找到206个被普遍认可的惯用语原型,分析得到其特征是:口语体、语义双层、三音节、动宾形式、结构固定。以这些原型为出发点,随着在语体色彩、语义特征和逻辑形式等维度上的渐变,惯用语与词、非固定短语以及语汇系统内部的成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习用语的区别性特征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8.
经验认识以客观世界为认识对象 ,但它本身并不独立自足 ,而要以先验认识为其先在预设。先验认识虽可作为经验认识的预设 ,但它本身亦不自足 ,需要以超验认识为其预设。超验认识独立自存 ,是人类认识的终极源泉 ,人的认识乃是对超验认识的聆听与应答  相似文献   

19.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阅读环境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阅读现状和图书馆阅览环境对读者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合本馆实际情况,如何为读者创造优美和谐的阅览环境,提高阅读效果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Reading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variable relationships exist between measures of oral reading fluency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 language of the text is the reader's first language or an additional language. This paper explores this phenomenon, using reading assessment data for 2,000 Kenyan children in two or three languages: English, Kiswahili and one of two mother tongues, Dholuo or Gikuyu. The assessment data allowed us to compare 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 rates across languages.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many children could read English words more easily than words in Kiswahili or their mother tongue; nevertheless, their reading comprehens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English than in Kiswahili, Dholuo or Gikuyu.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emphasising English reading fluency is an inefficient route to gain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lls because pupils are actually attaining minimal oral reading fluency in English and only modest comprehension skills in their own languages. The evidence also demonstrates that Kenya's national language policy of mother tongue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in the early primary grades is consistently ignored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