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本文就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中景物的四时推移,如何激活并引发诗人审美情感变易的现象,作一个审美心理学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艺审美的理想追求可以说是对自然之美的追求。自然成观是中国古代艺美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念。综合考察中国古代的艺美学思想,所谓自然成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艺现象不是人有意为之的,而是自然而然的产物;二是艺的产生不是人自身内在独自行为的结果,而是人与自然外物碰撞、融合的结果;三是艺要适情会意、自然而成,不可力求:四是艺要契合自然,形成浑整、素朴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3.
当前通俗文艺中普遍存在的人文精神弱化现象与种种矫情行为引起了作者的深切忧虑,通俗文艺界的审美化追求倾向又启发了作者的学术思考。文章从分析当代文化哲学思潮入手,界定了评判通俗文艺发展水准的价值尺范,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当前较有思想张力的文化哲学思潮——新理性主义的理论内涵和策略优势。并以此为前提,从新理性主义与文艺生产、文艺消费、文艺批评的关系三个角度分别分析了新理性主义策动通俗文艺审美化生成的途径与方法,倡导在审美创作、审美接受、审美评判的有机融合中实现通俗文艺的审美化,认为在当前通俗文艺审美化的进程中,新理性主义将发挥突出的思想导向与方法论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艺审美超越的意识形态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审美超越现象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存在。艺意识形态理论与艺审美超越现象的张力关系构成了艺发展的当代课题。艺审美超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策略。意识形态策略表现在行为模式,认本结构的反作用,语言形式和艺生产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周易》变易观包罗万象,交相变化,它包含交易观、适变观、恒变观和简易观等内容。《周易》揭示的变易道理,也就是管理创新的道理。这种变易观对现代管理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卢卡契艺审美形态论的基础是他的总体性哲学观。在卢卡契艺审美形态的论述中,总体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存在与思维、个别与一般、主体与客体三个方面。对艺形式的思考,是卢卡契艺审美形态论的逻辑起点。“形式”成为他确立艺审美形态的一个思想范畴。卢卡契从心理学领域汲取思想资料,探索艺审美反映的心理机制,对建构艺审美形态思想体系,开辟了一条具有创建性的理论途径,延伸了他“拟人化”的学说。  相似文献   

7.
变易理论是瑞典马飞龙教授提出的以学习内容及其关键特征为中心的学习理论,有对照、类合、区分、融合四种变易图式。变易理论提出没有变易就没有学习,强调学习是对事物的某种属性进行审辨,要审辨就要经历变易。对照图式在物理教学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利用对照图式,可以较好地简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8.
中外文学史上自古存在着两类审美趣味较为相对的文艺作品。高雅文艺之雅与通俗文艺之俗的审美趣味本身就是相对的,但并非不可调和。雅与俗可以相互融合、相互渗透,雅俗共赏被认为是文艺作品的理想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9.
人的发展包括人性的复归和人道主义的实现。文艺创作是描述人性的历史变化和发展的,而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与社会关系对立统一的人性,其内在精神一般呈现为人文情怀与社会理性对立统一的个性形态。“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艺创作审美理想的内涵已经成为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关注的重要内容。歌颂人道主义美、人性美,鞭挞异化现象,在我国当代文艺中已经形成一种思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中景物的四时推移,如何激活并引发诗人审美情感变易的现象,作一个审美心理学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文学的雅俗问题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对象。相关的研究往往因为忽略了雅与俗之间相对性的基本特征而使问题变得扑朔迷离、千头万绪。雅与俗自产生之初就存在着相对性的特点,并且包含着一定的阶级性文化意味,这为雅俗现象的丰富性内涵提供了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小说从诞生时已经沿着两条道路行走,即形成了所谓"雅"、"俗"两种类别的小说模式。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两条道路合流交叉的倾向日趋明显,张爱玲的小说成为雅俗合流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通过分析其小说集《传奇》对五四新小说的若干元素的吸取、融会,欲辨析其间对雅文学承继与融合的种种表征,借此总结其创作经验,为中国现代小说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现代市民小说是以现代市民为描写对象,在评判标准上反映并且肯定现代市民价值观的小说创作。随着市民概念的更新,市民小说内涵与外延的重组,一些习惯上认为是雅文学、精英文学的作品划入了市民文学阵营,而一些习惯上认为是通俗文学的作品却因其低俗性和小市民性被市民文学阵营清除出去。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呈现出显著的雅俗互渗与大众化追求特征,究其根本,是现代市民价值观在其背后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当代作家林万春风俗散文的艺术特色 :通俗和典雅高度统一 ;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兼备 ;碎材料和大主题的有机统一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巧妙结合 ;同时 ,文章还指出了作家寄情山水、抒写风俗风物 ,并不像古人那样逃避现实 ,作家无论是直抒胸意还是迂回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看法 ,都是积极入世的。  相似文献   

15.
海州五大宫调的演唱艺术值得研究.作为民间音乐的代表之一,需要关注演唱艺术二度创作的特点.文章从存现方式的生活化、演唱参与者的大众化、演唱技巧的平易性和"俗中之雅,雅中之俗"的审美趋向四个方面论证了海州五大宫调演唱艺术的自然性特点,并强调传承保护时其自然性尤要得到尊重.  相似文献   

16.
柳永与晏几道是宋代词坛上两位著名的词人.他们在对待名利、情爱以及风格等方面既有差异,又有相同之处.柳永开创了以俗为美的"屯田蹊径",晏几道奏响了以雅为宗的"小山遗风".  相似文献   

17.
在文艺美学观上,孔子倡导诗乐舞等文学艺术应肩负起移风易俗之重要使命,其风格可谓雅正中透着严肃(彰显阳刚之气);而其政治美学观则倡导仁德礼治,其风格可谓雅正中透着温情(刚中带柔);其生活美学观倡导在日常生活中循礼修德,其风格可谓雅正中透着鲜活(刚柔并济)。在共有风格上,三者皆显“雅正”(阳刚);在风格差异上,其文艺美学观更为严肃(阳刚),其政治美学观和生活美学观则更为活泼(阴柔)。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诗词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这种艺术魅力来源于毛泽东诗词独特的美学特征。具体表现为:以阳刚之美为主;典雅与通俗相结合;乐观主义与进取精神;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诗史结合、哲理入诗。一言以蔽之:毛泽东诗词极具崇高美。  相似文献   

19.
清丽派散曲是我国古代诗体文学中“雅化”一类的流衍,既是元曲雅化的集中体现者,又对明清散曲的雅化起了示范作用。迄今为止,对元代清丽派散曲列类研究的专论还很少,文章拟就清丽派散曲的思想倾向及其在中国文学吏上的地位和影响,作些尝试性的述论。  相似文献   

20.
宗璞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特征的知识型女作家,她的散文以其端庄淑雅、细腻沉蕴、通脱清远、宁静透彻的艺术魅力构成了独特的意蕴和情致。 研读宗璞的散文,我们不仅体悟到“诚”与“雅”的艺术品格,而且感受到字里行间蕴含着哲学的思辨色彩。作品显示出一种东方传统哲学文化和西方人文精神结合而形成的精神内涵。这种艺术个性缘于其深厚的中西文化背景和思辨的哲学头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