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当我们步入21世纪,价值的多元化更为凸现了。教师教育学生要勇敢,一些家长会反对:“别教我孩子勇敢,要教就教我孩子保护自己。”教师可能还像过去那样,在学生中提倡节俭,因为那是一种美德;但有人说,适度消费可以刺激生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教师竭力教育学生相互谦让,把它作为处理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有人却争辩说,相互谦让和各不相让一样会造成争执和冲突,而且在这个竞争的时代,谦让只会自讨苦吃,让升职、加薪的机会白白溜走。当我们翻开中小学生道德读本时,我们发现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这样的词已经被“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  相似文献   

2.
难题举例“孔融让梨”是中华民族千古传颂的谦让美德的经典故事,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意识的加强,人们开始挑战它,怀疑它是否过时,是否已经不适合社会现状。这是某网站上发的一个帖子。当孩子发生纠纷时,成人往往会偏向小的孩子。当大孩子提出异议时,我们往往会说:“你是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让他(她)先玩。”或者说:“你是哥哥,不要跟弟弟争!”是呀,孩子的年龄虽然有差距,但“大的”难道就应该永远无条件地谦让“小的”吗?谦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现今社会竞争激烈,不是靠谦让就能生存的。因此,我们更应该帮助孩子了解…  相似文献   

3.
"老师,他拿走了我的图书,那是我正在看的."孩子委屈地向我哭诉.我本想告诉他们,你们应该友好相处,互相谦让.但这时,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儿时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这种时候,人的心理往往是充满不满和敌对的情绪的,但这些情绪又是"不允许"表达出来,还必须做出谦让的样子,让别人玩自己的玩具--因为大人总是教育我们说:"好孩子要谦让."现在,作为大人的我,面对似曾相识的场景,是否要重复自己儿时的经历呢?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试着把自己也当成孩子,这是我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东方峰 《家长》2015,(2):28-29
如果是为了得到夸奖而做出的虚假谦让,或者为了逃避而做出的忍让、赌气做出的谦让,就背离了快乐共享的目标,在孩子心理上都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很"独",自私、占有欲望强,不懂得与人共享,担心孩子日后与人难相处。而跟只"争"不"让"的霸道孩子相反,过分谦让的孩子不懂如何"争",只知一味"让",家长又担心这样会不会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吃亏。"争"与"让",到底哪个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相似文献   

5.
一、家长和教师的困惑:在谦让教育与竞争教育中取舍 谦让与竞争是同时存在又源远流长的两大思想体系.这两大思想体系都涉及如何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也都涉及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谦让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社会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谦让应适度     
时下,有些幼儿园老师针对独生子女利己心较强,不懂得谦让的缺点,对孩子进行“克己让人”的教育。比如说,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表扬班级里能做到谦让的孩子。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是,老师讲解谦让这一道德概念时应该合乎情理,表扬漾让行为也应该掌握分寸,做到合乎情理,顺乎自然,使谦让行为成为孩子美好心灵的流露,而不是  相似文献   

7.
乔峰 《考试周刊》2015,(19):185
在当今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幼儿教师首先要教育孩子们热爱集体,养成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的良好习惯。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需要逐步向集体生活过渡,教育孩子学会与同伴交往,逐步培养集体观念,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对幼儿今后顺利参加小学生活有直接影响。教育幼儿时刻记住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整个集体,从而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和大家庭意识。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影响孩子学习、为人处世以及生活品性的终身教育。培养学习型小孩的家庭教育是知识经济新时代的需要;是提倡创新的社会需要;是鼓励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培养学习型小孩的家庭教育中要树立孩子好的面为榜样;注意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主体思路,淡化死扣计算问题的精准、分析问题的细致这些误区;培养学习型小孩必须要创建一个学习型家庭,让小孩有一个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家长们随时代的变化要更新自己的家教观念,学习观念,榜样观念。  相似文献   

9.
角色游戏中让幼儿学会谦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雪珍 《山东教育》2003,(27):37-37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像,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活动。角色游戏是幼儿学会谦让,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佳手段。“谦让”是谦虚地推辞或退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我们在孩子发生争执或其他行为问题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然而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会说不会做,更可笑的是有的孩子认为谦让是别人让我,这说明孩子对谦让的理解并不完整。在角色游戏中,怎样使孩子理解和学会谦让呢?一、帮助幼儿理解谦让在游戏中,小朋友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扮演角色,而在选择时常常会发生争执。如顾琰和罗丹妮两人争做娃娃家的“妈妈”,顾琰…  相似文献   

10.
“老师,他拿走了我的玩具。”孩子向我哭诉。我想告诉她,你们应该友好,互相谦让,可这时,我不由想起自己儿时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不满和敌对的情绪。这些情感在当年都是不允许表达出来的。必须做出谦让别人的样子,愿意让别人玩自己的玩具。因为大人总说:“好孩子要懂得谦让。”现在,我作为大人,却差点儿用同样的方式教训孩子,这不能不让我再次提醒自己,要站在孩子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家教强调的是“谦让”,至于“竞争”则很少谈及。而当今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要有竞争意识,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有竞争,社会才有活力,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家庭教育要适应这一现实,加强对孩子竞争意识的培养。现在不少家长教育孩子的态度和方法都是在扼杀孩子的竞争意识,他们不让孩子出一点力,吃一点苦,凡事都为孩子想好了,一切  相似文献   

12.
我以前看过一些国外专家写的有关家教方面的书,书中提倡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作主。我觉得这样的观念很好,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很多事情让他自己来做决定。现在孩子已经6岁,我却发现他越来越固执了,特别会强调理由。明明是不合理的事情,也会被他说得头头是道,我有时都很难说服他。再加上有爷爷奶奶在一旁帮着他,他就更固执了。请问我该怎么把握好“让孩子自己作主”这个度呢?北京崔毅江答: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做主的观念之所以很好,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归根结底就是由无数选择组成的。孩子从小学习选择,从小事开始学…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网页的留言板上出现了一则主题为“寻求帮助”的留言:女儿是个老实乖巧的孩子,每次与小朋友发生摩擦,受伤的总是她。从小我就教她对人要宽容、谦让,可每每看到她回家向我哭诉谁谁又欺负她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我的教育方式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吗?我该怎么办?希望老师和家长能给我好的建议,让我在坚持自己教育原则的同时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谢谢!——甜甜妈妈看到了甜甜妈妈的留言,幼儿园的老师、家长纷纷留言,给她出主意。黄亮老师:当孩子向我们哭诉自己在幼儿园所受的委屈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对孩子的宽容行为予以肯定,让孩子了…  相似文献   

14.
“老师,他拿走了我的玩具。”孩子向我哭诉。我想告诉她,你们应该友好,互相谦让。可这时,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儿时也有过的经历:必须做出谦让别人的样子,乐意让别人玩自己的东西。因为大人们总是说:“好孩子要懂得谦让。”为了当“好孩子”,不满和敌对的情绪在当年都是不允许表现出来的。现在我虽为大人,却差点用同样的方式训导孩子,这不能不让我再次提醒自己:要站在孩子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5.
王玥 《早期教育》2002,(5):12-12
谦让与竞争对立吗?不,谦让能使竞争变得更精彩. 谦让不仅仅是作为个体的人的一种优良品格,更是人类群体乃至全社会得以凝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孩子而言,谦让是今后适应与参与社会竞争的必备条件和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罗昱 《中华家教》2011,(11):20-21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难题和疑惑。不少家长认为,教导孩子克己让人的观念已不适合下一代,会影响孩子在竞争社会中的生存。但是如果我们教育孩子不能吃亏、凡事占"上风",他成年后会怎样对待这个世界?这样的人对社会是不是也是一种危害?故事回放之一:几个孩子正在儿童乐园里玩耍,明明和飞飞因为都想骑  相似文献   

17.
杨素梅 《山东教育》2008,(10):61-61
“孔融让梨”的故事几乎成为我们中国人教育孩子的典范,许多人从这个故事领悟到的只是谦让。实际上,儒家尤其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不是一味谦让,而是与人相处的智慧。我就是吸收、接受儒家思想来敦育孩子的。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和爱心人士关注的话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当今人才市场激烈竞争的年代,许多家长都把孩子的智商教育放在了首位,却忽略了他们的情商教育,淡化了对孩子伦理道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他们认为只要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可以忽略不计,这便促成了一些学生任性、自大,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观念的弱点.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没起到积极作用,让孩子们变成了读死书、不懂礼貌、不懂人情世故的书呆子或是情商低下的人.  相似文献   

19.
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不少老师总是按照长幼有序的原则,强调年龄较大的孩子要谦让年龄较小的孩子。孩子们一旦发生纠纷,这也常是老师解决问题遵循的原则之一。这种做法合理吗?您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并处理呢?让幼儿从交往中学会谦让谦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历来为人...  相似文献   

20.
孙瑞芹 《中小学电教》2011,(12):115-115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已走进了千千万万个家长和教师心中.但过度地强调“赏识”会使学生走向自由散漫的极端。因此适度的“惩罚”教育是有必要的,也是培养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增强责任心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大力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中国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对此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