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报道了一种含苯基结构环己醇的合成方法,以卤代芳烃与金属镁在干燥的四氢呋喃中反应制得苯基溴化镁,再进一步与环己酮反应生成得到该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以通过反应条件的变化生成烯、环己二醇等化合物。因此该类醇类化合物在过渡金属催化的串联反应研究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单等优点,产物经过核磁等手法得以确认。  相似文献   

2.
从中药虎杖中通过RACE等方法克隆到一个查尔酮合酶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PcCHS1.该cDNA全长1182 bp,编码一个含39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体外酶促活性研究表明,重组PcCHS1在pH 7~8时催化形成查尔酮为其单一产物,在pH 9时除催化形成查尔酮外,还产生一定量的苯亚甲基丙酮.对PcCHS1第216位和第333位氨基酸进行了定点突变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位点对PcCHS1的体外酶促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的用等离子孤焊接铝基复合材料,将原位生产反应的原理应用于等离子弧焊接中,使得增强相的生成与 焊接过程同步完成。通过试验使用N2与填充金属中的Ti发生反应生成TiN的增强颗粒,证实了使用N2同时填充金属Ti的方法可以明显 提高和改善铝基复合材料焊接接头性能。  相似文献   

4.
Weinreb酰胺是合成一些结构有意义或有生物活性的手性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它可与有机金属试剂反应生成酮,又可被二异丁基铝氢(DIBAL-H),氢化铝锂(Li Al H4)等还原成醛,现已被普遍应用于全合成化学、药物化学以及生物有机化学等领域。因此,研究Weinreb酰胺的合成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以羧酸、羧酸衍生物等为原料制备Weinreb酰胺的方法并对制备Weinreb酰胺的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6):676-676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最近通过巧妙的设计,在[Ir(COD)C1]2和Feringa配体的催化下,邻胺基苯乙烯类化合物和烯丙基双碳酸甲酯反应,可以实现串联的烯丙基烯基化与分子内不对称烯丙基胺化反应,高收率、高对映选择性地合成苯并氮杂七元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至今,金属转移催化的研究仍然受到化学工作者的青睐,在此我们以苯胺、2,3-二溴丙烯和乙酰乙酸乙酯等商品化的物质为起始原料,在Ullmann反应条件下,碳酸铯为碱,8-羟基喹啉为配体,经过铜盐的氧化插入-还原消除机理合成了1,2,3,4-多取代的吡咯化合物,该化合物结构经过1H-NMR和13C-NMR鉴定确认。  相似文献   

7.
固体超强酸催化缩醛、酮化反应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吴露玲 《科技通报》1995,11(5):89-291
研究了固体超强酸SO/TiO_2 ̄-SnO_2催化碳基化合物与乙二醇的缩醛、酮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活化温度、反应物摩尔比及反应时间等对缩醛、酮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葡萄糖酸钙是一种有机钙盐,主要通过葡萄糖氧化反应生成葡萄糖酸,再经中和反应制得葡萄糖酸钙.现制备葡萄糖酸钙的方法有发酵法、电氧化法、金属催化法、酶法、化学催化法等.随着对葡萄糖酸钙药理机制研究的加深,葡萄糖酸钙在临床用药上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检索近期相关文献,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归纳了葡萄糖酸钙的制备工艺及临床研究,为葡萄糖酸钙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6):719-719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俞飚研究组发展了新一代糖苷化反应:以糖基邻炔基苯甲酸酯为给体的一价金催化的糖苷化反应。他们使用该反应完成了一系列活性寡糖和糖缀合物的高效合成,相比于经典的糖苷化反应,新反应具有独特的反应机理,因而具备独特的优势。其中的一个优势是对于核苷的合成。核苷在生命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大量人工合成的核苷类化合物则通过干涉这些作用而成为重要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参照DPE制备的方法,在这里以溴代萘为原料制备格氏试剂1-苯基-1-萘基-1-乙醇,再将1-苯基-1-萘基-1-乙醇进行脱水反应生成1-苯基-1-萘基乙烯(NPE)。利用核磁、红外等手段鉴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高选择性的有机合成新反应与新策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部分研究成果,系统综述了在不对称催化合成新催化剂和新机制、有机合成新试剂及天然产物全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本研究群体发展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优势"手性双氮氧酰胺—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和新型开链胍类催化剂,在新反应和有重要用途的手性化合物的高选择性合成方面取得了优秀的结果;发展了手性有机胺类小分子的三烯胺催化新模式,实现了远程手性控制。基于串联反应策略、仿生策略及汇聚合成策略等,完成了多个复杂结构和重要活性天然产物的高效全合成,发展了一些有重要用途的药物分子的合成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光敏引发剂α-羟基环己基苯甲酮合成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苯甲醛、镁、溴代环己烷、溴等为主要原料,经 4步反应合成了光敏引发剂α 羟基环己基苯甲酮,改进了其制备过程中第二步的氧化和第三步溴代反应。其中第二步是以氯仿作溶剂,新洁尔灭作相转移催化剂,在室温下进行反应。与原工艺比较,副产物少,后处理简单,收率高。第三步是以四氯化碳作溶剂,醋酸作催化剂进行溴代反应。改进后的合成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收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由于多孔金属-有机骨架(MOFs)有着多样性的结构特点,并且在离子交换、气体存储、分离和催化方面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因此,金属-有机骨架配位聚合物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研究现状以及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有机合成领域酮的加成反应十分普遍,特别是硅氢化反应更是应用广泛。因此,我们研究了近些年来铜的氮杂环卡宾配合物催化不对称硅氢化反应的研究近展,并阐述了不对称硅氢化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电解水是未来大规模制备可再生洁净氢气的理想方式之一.研究表明,通过结构设计和组分调节等操作,廉价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有望取代贵金属基催化剂用于高效电解水.目前,过渡金属化合物大多是在碱性介质中制得,过程中的水解反应不易受控制;构筑理想结构和组分通常需要复杂的操作和繁琐的制备过程,简便温和的合成方法难以实现.鉴于此,山东大学...  相似文献   

16.
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研究”的意义、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以及今后的设想。其中研究进展主要是:系统地研究了若干系列簇合物的反应规律,使“活性元件组装”由设想发展为合成方法,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Mo_3S_3]~(6+)簇环体系中存在的类芳香性概念:在国际上首次合成及表征了数百种过渡金属同核及异核新簇合物(例如含钼、钨、铁、铜、钴、镍、钒及稀土等系列的新型簇合物),对钴、铒和铁羰基簇合物二元复合体系的双金属协同效应及稀土-过渡金属簇合物的新体系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金属与酸反应制氢气的计算中,往往金属中含有杂质,而且不同的金属与不同的酸反应,那么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哪些量有关呢?下面看不同金属与足量酸反应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蹇锡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聚合改性和耐热高分子材料研究.从分子结构设计结构出发,研制新单体和新聚合物,研究合成反应路线、合成工艺、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研究聚合物的结构/性能关系,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耐热高分子材料,并开展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应用研究.2003年,其主持完成的"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新型聚醚砜酮及其制备法"获技术发明二等奖;2012年,主持完成的"杂萘联苯聚醚腈砜系列高性能树脂及其应用新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发展我国高性能工程塑料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γ-丁烯酸内酯是一类具有重要潜在活性的化合物.发展了二价钯催化的2,3-联烯酸和(ω-1)-烯基卤化物的偶联关环反应.反应经过了二价钯催化的氧钯化-碳钯化,重复的去钯氢化/钯氢化及β-脱卤钯化反应.同时还发展了两种联烯之间的二聚环化反应,两分子2,3-联烯酸的反应生成二丁烯酸内酯,2,3-联烯酸与1,2-联烯酮反应则生成呋喃基取代的γ-丁烯酸内酯.  相似文献   

20.
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多硫化碳炔具有较高的充放电效率与良好的循环性能,2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60.21%,效率接近100%。应用XRD、RAMAN等方法对其充放电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充放电过程中,多硫化碳炔中无Li2S生成,有可逆的新相生成,碳基体也发生了可逆的变化,这些变化的高度可逆性是多硫化碳炔循环性能优良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