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外来人口在迁出地受教育程度是分析外来人口的重要方面。江苏省各市外来人口包括省内流动的外来人口和省外流入的外来人口两个方面。流入苏南地区各教育层次的外来人口都多于苏中与苏北,尤其是流入苏南地区的高层次人口明显多于苏中与苏北。苏南地区省外外来人口中技能型、实用型的劳动力占有相当大比重。苏中与苏北地区向苏南转移的农村人口是这两个地区农村中受教育程度较高、技能较强的群体。提高苏中与苏北地区未转移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及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是十分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江苏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客观现象,随着苏南经济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苏中和苏北地区有序转移,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扬州的新兴产业如何选择发展路径,决定着其能否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本文在对江苏省产业转移和扬州市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扬州市新兴产业承接转移的条件,并提出了可供选择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运行过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紧密相联,其中企业联系日益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苏南苏北现有市场拓展型、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型等3种企业联系模式。进一步建立和发展以上模式的企业联系对缩小苏南苏北经济差距、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苏北地区整体托育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与苏南地区相比差距较大。本文在调研苏北地区托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苏北地区城乡实际情况,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提出破解苏北地区托育体系建立的困境之策,助力苏北地区托育体系的高速发展。江苏省简称“苏”,建省于清代,地处长三角经济腹地,取“江宁”和苏州两地名中的一字得名。江苏省内有13个区市、95个县。江苏境内地势平坦,水系发达,同时兼具南方和北方的特色。江苏省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分为苏南和苏北两大区域。江苏历史上曾多次以长江为界南北分治。  相似文献   

5.
地处江苏省北部的徐州、连云港、淮阴、宿迁等地被称为苏北地区.苏北地区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教育落后、人才匮乏,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低,徘徊在粗放型和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怪圈,与苏南相比,经济发展比较缓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发展苏北和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笔者认为,当前,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转移到依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上来.这是加快苏北经济发展的根本,也是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构建徐淮连成长三角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长三角理论在亚洲地区和我国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成功运用,为构建徐淮连成长三角提供了理论支持。苏北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重组为构建徐淮连成长三角提供了契机,徐州、淮安与连云港三市资源的优势互补、经济水平的梯度差异以及产业的分工与联系都为构建徐淮连成长三角提供了条件。徐州、淮安与连云港城市规模的扩张,苏北区位劣势向相对优势的改变,徐连、徐淮、淮连等发展轴的形成,苏北发展政策环境的优化,是构建徐淮连成长三角的现有基础。  相似文献   

7.
崔丽英 《教育》2012,(29):33
作为在全国率先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江苏省,其每年的大学生村官选聘报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而苏南、苏北两个地区大学生村官报名时常出现"南热北冷"。那么,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现状究竟有何差异?他们的未来又将怎么发展?前不久,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的师生们对此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8.
自2000年以来,遵循省政府“富民工程”中有关苏北劳动力有序转移到苏南的精神,我校充分利用一流的办学条件,到苏北新沂、宿迁、盐城、射阳、高邮、邗江、如东等地进行异地招生。这一方面解决了苏北职校部分学生的升学、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也使我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这种职教资源的跨地区有序流动,有力地提升了我校和苏北联办学校的教育质量及办学效益,为江苏“富民工程”和苏州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了苏北地区初中毕业生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苏南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经济对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强烈需求使得苏南地区更迫切需要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对区域高职教育的特性和苏南区域经济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构筑苏南区域高职教育发展的原则和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异地招生--探索特色职教办学新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以来,我校遵循江苏省政府实施"富民工程"中有关苏北劳动力有序转移到苏南的精神,充分利用一流的办学条件,跨越长江到苏北新沂、宿迁、盐城、射阳、高邮、邗江、如东等地进行异地招生.这项工作一方面解决了苏北部分学生的升学、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也使我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种职教资源跨地区的有序流动,有力地提升了我校和苏北联办学校的教育质量及办学效益,为江苏的"富民工程"和苏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受到了苏北地区初中毕业生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全面分析了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问题.并对苏南、苏北农村的两个典型个案进行了比较和实证研究。结合学术界的争论,文章指出: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新形势的需求,以生产力的实际水平为依据,尊重广大农民意愿,尊重农村各地的村情和地情,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勇于创新,选择适当的土地制度,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促进农业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渝西地区是重庆经济的腹地,在重庆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渝西地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市发展的大局。但目前渝西地区经济总量偏小,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区域内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聚度不高,特色不够明显。为了解决渝西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必须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拟就渝西地区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新技术的发展,经济体制的转轨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企业职工的转岗、下岗、失业、再就业将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及突出问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对解决此类问题有重大作用。因此,了解中等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经验总结、现存问题及其发展对策,能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苏南模式是政府主导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当前的苏南模式是以外资为导向的工业化道路,FDI对GDP有强烈的推动作用。根据1995—2005年苏州、无锡、常州三地的相关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考虑本土创新能力前提下FDI的作用被明显高估,FDI对于创新主体——本地企业又会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主导产业是区域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劳动力就业,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以杨凌示范区的产业结构为背景,在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杨凌示范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进而通过主导产业的量化分析确定出杨凌示范区的主导产业,并进一步分析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来完善现有产业结构体系,确定新型的主导产业,以带动杨凌示范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力求在短时期内把杨凌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高新产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16.
资源富集地区在资源输出的刺激下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较好的经济绩效并没有取得与资源的丰裕水平相一致的水平。通过对我国重要资源输出地——内蒙古自治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匹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995—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产业正经历着向第二、三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处于快速转型的行业主要是资源型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匹配的协调性并不明显,产业结构调整快于劳动市场匹配。因此,要想提升内蒙古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和劳动匹配效果,还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城市化和完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7.
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面对区域间的产业结构扭曲,只有以制度创新为基础,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积极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大力发展本地的教育事业,加强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我国国民经济才能克服区域产业结构失调的现象,使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尽快起飞,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8.
贫困问题,严重困扰着人类社会,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普遍而又十分紧迫的社会问题之一。在我国,贫困现象已成为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这样一个相对特殊的民族地区进行实证研究,力图找出少数民族贫困的共性,这有利于丰富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民俗旅游是河西走廊旅游业中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和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不仅有利于带动当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农牧民尽快脱贫致富,推动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肃南裕固族民俗旅游开发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要加速发展河西民族地区民俗旅游应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以广东化州市为例,当前的化州市处于GDP每年基本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时期。但是。调查发现处于经济特征以高耗能、资源输出型为主导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用电量的急速增长与税收、工业增加值的增加明显不成比例,这也是很多欠发达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普遍现象。试从税收的角度纵向、横向分析找到化州市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高耗能经济、资源输出型经济值得重视的普遍问题及相应的合理建议,对于改善高耗能产业发展现状,建立节能型社会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