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动态层次灰阶序列分析的灰色靶关联环境污染贡献权重动态预测算法,进行复杂环境海洋污染动态预测及相关监测实验和仿真研究,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类和关联匹配,不需要人工干预即可计算污染物污染贡献程度权重值,根据计算模型对整体海域水域状况进行模拟分析。监测数据仿真实验表明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海洋的污染状况,对污染区域污染源进行定位,对海洋整体的污染情况进行评判,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数据分析支持与科学的决策。  相似文献   

2.
在对大型搭建框架建筑结构中非稳态支撑点进行定位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非稳态支撑区域过大的情况,导致传统方法由于信号分布范围大,弱化信号的关联性,不能精确到点,无法实现建筑结构中非稳态支撑点的准确定位,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的大型搭建框架建筑结构中非稳态支撑点定位方法,分析了粒子群算法与神经网络算法的具体运算过程,对建筑结构中非稳态支撑区域的承压信息进行计算,将得到的结果代入BP神经网络中,利用BP神经网络对各区域的承压信息粒子进行改进,使得搜索到的大型搭建框架建筑结构中非稳态支撑区域最小化,实现建筑结构非稳态支撑点区域的准确定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对大型搭建框架建筑结构中非稳态支撑点计算的定位效果好,精度高。  相似文献   

3.
传统化工园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预测方法应用时间较短,由于地下水实际迁移速度慢,导致传统方法所得结果不具说服力。本文结合某化工园区水文地质条件,建立基于三维流动系统的地下水流模型,并通过实际观察值与模拟计算比较,验证所提模型及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建立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并选取氨氮和化学需氧量(COD)质量浓度为模拟因子,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预测地下水污染物20年内的迁移情况,为该园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预防与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相关依据。结果表明,所提地下水流模型及参数选取较为合理,能够作为该园区地下水污染物运移的基础模型;基于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预测地下水污染物20年内的迁移情况,水中氨氮和COD发生较大面积的扩散,第20年后,2种污染物质量浓度约为第1年的12倍,污染面积约为第1年的12~13倍。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高斯烟团气体扩散模型的基础上,采用Visual C#编程语言与SuperMap Object.NET进行组件式GIS二次开发,实现了基于GIS的二维平面毒气扩散范围模拟,并利用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对毒气污染范围与城市空间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计算出毒气污染范围和浓度大小。本算法的实现对地震次生毒气泄漏灾害的数值模拟仿真、现场辅助决策以及灾后损失评估等应用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DPM模型的街谷内颗粒物扩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离散相模型(DPM),对等高对称街谷和非等高不对称街谷在参考风速Zref=2m/s时,粒径dp=10μm的固体颗粒物在街谷内的扩散分布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湍流模型选用重正化群两方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城市风场作用下会导致街谷内空气呈漩涡流动,街谷几何形状变化影响街谷内污染物浓度分布,且在深街谷(B/H=0.5)和上游建筑高于下游建筑的非对称街谷(H1/H2=2)中街谷内空气颗粒无量纲浓度远高于同类型其它几何尺寸街谷。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升温模型通常面向局部建筑废弃物区域,大多基于恒温控制理论进行分析,不同局部区域的升温过程要求一致,而实际的建筑废弃物热污染环境的升温速度具有多变性,导致传统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变温控制的建筑废弃物热污染环境升温模型,模型中融入升温速率系数,构建废弃物热污染区域升温数学模型,考虑建筑物废弃物释热率最大值、建筑物废弃物面积、距热污染区域距离以及变温因素,分析建筑废弃物热污染区域的升温过程。实验结果说明,该方法的检测误差小于传统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7.
ISC3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型核心算法是美国环保总署(EPA)提出一种算法,它包括ISCLT3长期模型和ISCST3短期模型。目前这种模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区域大气环境综合评价中,使用该模型可以得到与真实环境较为接近的值,这里基于该模型得到一系列算法。  相似文献   

8.
王海顺  吴华 《科技通报》2012,28(7):98-101
在不同化工厂检测环境中,空气中的环境变化情况较为复杂,带有颜色特征的污染气体浓度会被迅速稀释,造成转化的像素特征强度衰减。传统算法多是基于采集到的某种像素特征强度进行污染等级的判断,一旦气体被稀释,颜色特征发生退化,检测准确率会降低。提出了一种基于像素支持向量机增量学习算法。通过灰度差分的支持向量机增量学习。建立对不同像素等级信号进行对应增强学习,克服像素衰退的弊端。实验证明,这种算法能够避免由于化工厂内气体大量扩散,造成的像素衰减的缺陷,提高了化工污染程度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产品具有附随扩散的特性,但鲜有将附随扩散模型引入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研究成果。传统的附随扩散模型由于未考虑参数的时变性将导致参数计算时的误差和预测精确性的下降,不利于指导快速发展变化的互联网企业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发展策略。结合传统的附随扩散模型,考虑创新系数和模仿系数的时变性,探索研究基于时变参数的附随扩散模型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产品扩散机理。实证分析表明,时变参数的附随扩散模型具有更高的模拟精度和预测精度,可以更准确地描述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产品的扩散特征,帮助企业更准确地预测产品发展趋势,制定发展策略,同时促进监管部门对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市场竞争秩序进行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2016年赣州市中心城区四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的六种空气污染物监测数据,按时间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执行新标准后空气污染物日变化规律、相关性、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统计分析,从PM10、PM_(2.5)与NO_2相似的峰谷关系来看,说明机动车尾气污染占比日趋显著;风速大小是污染物水平扩散的正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环保部门越来越重视空气污染整治,秸秆焚烧不但产生大量烟雾而且会造成资源浪费,严重污染空气。文中以河南地区秸秆焚烧造成空气污染为研究方向,提出基于有雾图像物理模型的BP神经网络空气污染区域图像识别算法。首先,通过计算入射光衰减项和大气光增强项构建有雾图像的物理模型,利用该模型了解焚烧后有雾污染区域的形成条件,再根据暗原色先验原理对采集图像进行膨胀操作等处理,判断图像是否有雾并对有雾图像建立图像库;其次,以有雾图像库为基础,对焚烧区域中的火焰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在考虑干扰因素前提下将目标区域的多个特征参数作为输入神经网络的样本数据,经过神经网络结构训练、学习,预测秸秆焚烧空气污染区域,最终完成对该区域图像的识别过程。实验证明,利用文中BP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算法实现了对空气污染区域的图像识别。  相似文献   

12.
室内空气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重点关注的话题。室内在进行装修的过程中,装修材料中会散发出有机污染物进入到空气当中,这样便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造成威胁,本文通过介绍室内装修材料中的空气污染物甲醛的来源、特征以及所运用到的检测方式,进而提出降低室内甲醛污染物的主要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因素很多,一般包括大气稳定度、垂直和水平温度梯度、低空风场引起的平流动力输送、地面粗糙度、湍流运动、雨雾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以一定的传输和扩散规律决定大气污染水平的高低,并由此使各局部区域污染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用于测量红外云图中热带气旋边缘线分形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主要建立在轮廓编码的基础上进行。首先利用闽值分割法对红外图像进行分割,提取出云图中的对流像素。对分割后的图像二值化,然后进行轮廓编码.在编码过程中,识别出符合条件的连续区域(即连成片的对流云系),计算区域对应的周长、面积以及重心坐标等,根据台风年鉴中的记录查询出对应时刻云图中反映热带气旋的云系,通过周长-面积法,计算出热带气旋边缘线的分形数。  相似文献   

15.
姚玉鑫  张英  周李  徐鹏炜 《资源科学》2011,33(2):230-235
随着农村非点源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将总量控制体系纳入到非点源污染的防治中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许多研究都对减少农村非点源污染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和工程性措施,但对于农村非点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具体调控研究较少,没有按照"公平、效率、可行"的原则进行污染物总量的分配。基于对南太湖地区农村小流域典型污染物输出特征的研究,本文利用排污系数法对农村非点源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快速估算,采用最大纳污量优化程序计算了农村小流域内水体纳污量与环境容量,并提出相应的污染物削减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南太湖地区农村小流域污染物输出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农村生活污染为主要污染源。流域污染物输出浓度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能够有效缓解夏季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此外,依据BAT体系建立的最大排污量优化计算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制定出农村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6.
污染足迹: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足迹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传统生态足迹理论虽然在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其无法全面评估人类活动的根源在于土地功能排他性假设限制了其对利用生态系统非生物生产性产品和服务的人类活动的衡量。为了摆脱传统生态足迹理论的局限性,应当承认土地功能多样性的客观事实。本文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足迹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以污染足迹为例进行了系统分析。污染足迹,即基于污染物吸纳的生态足迹,是一类典型的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足迹,它不是对传统生态足迹中能源足迹的简单置换,而是能够囊括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部分污染物,并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类别或类型进一步细化。污染足迹计算的难点在于必须明确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而确定进入各种土地类型的污染物量以及各种土地类型的纳污能力,而应用的难点在于如何确定不同类别或类型污染物污染足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问题,在我国水源的安全问题形势严峻。苕溪作为临安市及周边镇区的重要水源。近年来,由于农林业化肥的大量使用及工厂污水未处理排污,大量营养盐入溪,造成溪水污染趋势日益严重。本文选取苕溪流域的部分出水口测量污染物的含量,利用数字流域分析技术,计算了每个出水口的集水面积,对污染物与集水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集水点的水中汞含量、氨氮含量与对应的集水域面积相关性都在在0.5以上,而P值也小于0.05,说明两者之间有着较强相关性。利用相关性进行污染物的反向追踪,减少污染源的寻找时间,使污染物扩散得到及时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以我国某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克里格插值法绘制8种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市的空间分布图;将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相结合,对该城市不同区域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基于对流-弥散方程(CDE)建立模型,确定污染源的位置,有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重金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当前影响人们旅游需求的因素越来越多,对固定时间人们的旅游目的地判断受到这种多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复杂,传统的预测模型多是静态模型,各个判断因素的属性权重相对固定,不能灵活改变,但是这些属性对最终目的地的影响作用不同,这就导致传统模型很难形成准确判断。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算法的旅游客源流向地估计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旅游客源相关数据,根据METRIC相关理论,对旅游资源可用度进行准确分析,并建立旅游客源流向地估计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算法进行旅游客源流向地估计,能够有效提高估计的准确性,从而为旅游行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14年1月31日,内蒙古出现严重污染天气过程。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内蒙古环境监测站数据,对本次过程开展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污染过程环流背景为高空宽广低值型,中层有短波槽活动,低层为暖平流输送,地面处均压场,大气干燥,弱的上升运动及地面静风或弱风速,有利于污染物的集聚,逆温层和稳定的大气层结抑制了空气的水平和垂直运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导致霾天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