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理解"与"解释"一直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术语出现的,理解与解释也成为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对立的因素之一,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方法论之争也多源于对理解与解释的辩驳。有着科学与诠释学双重理论基础的科学诠释学的提出与建立,基于理解的三个模式与解释的三个阶段及应用的诠释学分析,表明了整个科学无一不是处于诠释学的反思范围之中,科学诠释学关于理解、解释与应用三者的辩证统一,更大程度地弥合了传统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截然二分的裂隙。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诠释学的先驱,阿斯特"精神诠释学"追随古代希腊精神,认为古代的精神是艺术与科学的修养之样式,是一般生活的典范,是生命本身的范式。因此,他构建的诠释学并不是追求字面意义,而是力图进入作品的内在精神世界,且对于文字的解释乃是基于对精神的理解的基础之上。文字、意义、精神被阿斯特视为解释的三要素,此三要素统一于被理解的文本之中。理解也被划分为三种,即:历史的理解、语法的理解、精神的理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精神的理解。在理解方法论上,阿斯特的一大贡献就是揭示了理解的循环性,将循环理解确立为诠释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GPT语言模型的设计思路具有自然语言理解的诠释学思维特征,但本质上该模型并不具备诠释学语言理解的属人性基础;GPT语言模型将智能视为一种本体论层面以语言作为媒介的整体性系统“涌现”结果,缺乏诠释的“本体论—主体性”地位和“本体论—整体性”结构;GPT语言模型采用的生成式和预训练的设计思路凸显了诠释学理解和解释的“历史性”特征,而数据训练的强化和“思维链”的对话机制使该模型具有“效果历史”和“视域融合”的语言理解特征;GPT语言模型在模拟人类“偏见性”认知方面取得进步,但与人类的“偏见—个性化”和“偏见—创造性”能力相比存在根本差异;GPT语言模型形成了“诠释学循环”的语言对话机制,但其并不具有自身独立的“诠释学循环”实践基础,因此,难以达成诠释学意义上的语言理解共识。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和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海德格尔看来,本体论是关于此在在事实/实践世界中的在此之在的诠释学,一种"事实诠释学";而诠释学乃是对此在的在此之在的揭示.这样,他不仅建立起了一种迥异于传统本体论的新的本体论,而且实现了诠释学发展的本体论转向,为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形成和发展开启了道路.在<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将本体论、诠释学和艺术统一起来;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在海德格尔转向语言的启示下,将语言置于哲学诠释学的中心地位,发展出了自己的语词本体论.  相似文献   

5.
希腊思想是希腊文化和希腊哲学的源头。从现象学的诠释学出发,海德格尔通过对早期希腊思想的诠释,认为希腊思想的源始性意义是存在的无蔽,这种源始性意义在其后的形而上学哲学中已被遗忘和背离。在早期希腊思想文本的希腊式的诠释实践中,海德格尔使诠释学从作为方法和方法论的诠释学转到作为存在之思的诠释意义生成的诠释学.从而开启了现代哲学诠释学的新的发展阶段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诠释学与质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诠释学对教育研究活动具有指导作用,“理解”与“诠释”是质的研究方法的理论前提质的研究是对人的研究,其目标就在于通过理解和诠释获得“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角度解读加达默尔诠释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达默尔以诠释学的理论方法来探讨历史理解的哲学意义,他认为历史理解的过程是主、客体相互规定的过程,理解的对象也是主、客体相互规定的统一体;是理解行为使主体成为主体,因而历史对象是自己和他的统一体,这就是效果历史。历史认识就是解释与其解释对象之间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8.
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以其验证方法的非实证性、非量化性和社会功能的潜隐性、长周期性等学科特征而与狭义的“科学”相区别,具有明显的诠释学性质。文本理解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为人文各学科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和天地,历史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文、史、哲是人文的基础性学科,判明它们的诠释学性质,是确立文本理解跨学科方法论意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梳理西方哲学诠释学语言观和作为核心概念的文本理解观的基础上,诠释学中蕴含的语言学特征和观点显而易见,诠释学在跨学科语言学研究中的哲学启发意义和应用价值表现在修辞学、批判语用学、跨文化交际与翻译、阅读教学和认知语言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诠释学专注语言作为开端性言说的神秘,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着重于解释理解之谜,巴赫金的存在主义诠释学主张有着独立意识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三位大师的诠释学思想虽各具不同特点,但在思想的现代性上却一脉相通,即他们都主张诠释学的意义只能在对话中生成。论文通过"谁与谁的对话"、"对话是如何展开"、"对话有何意义"三个问题视域来分别挖掘大师们各自的对话思想的特点与意义,在尊重差异中实现各种诠释学对话思想的互补共存,以此深入理解现代诠释学的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11.
“理解”是解释学的核心概念。在解释学诞生之初,“理解”主要是指对文本原意的解读,这种对“理解”的认识要求人们追求知识的客观性,有利于人们对人类公认的普遍性知识的学习。但随着解释学的发展,“理解”不再被看作是一种认知方式,而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这种对“理解”内涵的深刻揭示其实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不断凸现。反映在教学上,就是要求人们看到不同理解者所具有的独特视野,通过达到理解双方的“视界融合”来生成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理解与解释的关系是人类科学活动的基本关系。作为理解、解释与意义的哲学理论,哲学解释学研究科学解释具有合理性:符合哲学的本性和世界哲学的发展趋势,是科学的人文主义理解的实现,并且预示着一种新的科学解释观的出现;同时这种研究又是可能的;哲学解释学的本体认谢使之超越了传统解释学对科学解释与人文科学解释所做的对立性解释,其理论表现出来的主观性倾向也将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念的引入而得到克服。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几乎所有被誉为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在禅宗哲学中都能找到原型。对两个文本的互读,可以揭示出存在与佛性、明心见性与存在的去蔽、存在的循环与禅思无住、语言的遮蔽与敞开和“以心传心,非关文字”、存在的领悟与禅宗的开悟等相关概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可以说,禅宗哲学是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思想的原始形式,海德格尔思想是东方远古人生智慧的现代表达。  相似文献   

14.
以马克思主义视野审视解释学的“理解”范畴和认识论的“认识”范畴,两者存在重大区别,分属于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对象、目的、本质和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5.
16.
朱熹理学把理解的目标规定为"穷理",而"格物"和"读书"这两种外求的方式,"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的理解方法成为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知先行后"说更是把理解限定在知识论范围.朱熹理解理论的视野是属于知识论诠释学的;陆九渊心学则转向了"发明本心"以"穷理"的思路,内求成为"明理"的关键,"从一般到个别"从普遍到特殊"的理解方法成为达成"明理"这一理解目标的重要保证,"知行合一"说凸显了理解中的实践智慧.陆九渊意义上的"明理"具有了实践论的意味,其理解理论的视野是实践论诠释学的.  相似文献   

17.
哲学诠释学的实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哲学无用的指控可以追溯到西方哲学的源头,然而哲学有着其自身的实用性。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可以为人文科学辩护;导致了宽容;批评了科学方法并指出其局限性;对技术的有限性进行批判;探讨了对话的前提和本质。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于流行的实证主义,尤其不同于纳粹学者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上的种族主义,海德格尔对民族本质的思考,着眼于其存在论的内涵。民族一方面是人返回其本质时的一种生存状态,同时也是与他人在一个共同体内命运相关的生存状态。这个意义上的民族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有赖于人的决断。艺术活动在唤醒人的民族意识或使得民族成其自身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历史上出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种取向的研究,解释学以它对精神世界的独特洞察在指导心理学的研究中展示了独特的魅力。作为影响西方心理学的三大方法论之一,解释学对现代西方心理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它又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比较诗学与中国诠释学的创建是目前中国学术界比较关注的两个问题。比较诗学与哲学诠释学乃是基于相同的哲学思潮,它们都是对盛行于19世纪的唯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反思和超越。在中国诠释学的创建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借鉴西方诠释学的理论,以其作为学术参照,另一方面要从中国诠释传统的实际出发,对于在中国诠释历史中所形成的章句之学、训诂学、考据学、目录学等学科有充分的认识和使用,从而创建出立足于中国诠释传统的诠释学理论。这样一种研究的方式和思路对于中国比较诗学的发展无疑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所要求的独特研究方法有可能就体现在创建中国诠释学的过程中,创建中国诠释学也很有可能会成为中国比较诗学发展中可以参照的一个成功范例。从另一方面看,比较诗学也为中国诠释学的创建提供了比较的视域,而中国诠释学的创建对比较诗学有重大的启示意义。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未来、走向世界提供了学科基础和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