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国松 《科学课》2009,(10):M0002-M0002
前年10月的一天,我听了一节课,课题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至今记忆犹新。 上课前,教师在讲台前放置了鼓、锣、琴、二胡等许多乐器。上课铃响后,师生开始活动。  相似文献   

2.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1 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听一段优美的音乐 ,猜这段优美的音乐是怎样发出来的呢?2 看———为了更清楚地看到喇叭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老师今天特意请来一位“小精灵”(用乒乓球做的小人头) ,同我们一起欣赏这优美的音乐。(教师把“小精灵”放置在喇叭的纸盆上 ,音乐响起后 ,“小精灵”因纸盆的振动而欢快地跳起了舞。)师 :大家知道“小精灵”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地跳起来吗?二、发现问题 ,引导探究1 猜测 :(当学生看到“小精灵”在喇叭的纸盆上跳动时能稍稍领会到)声音可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提问 …  相似文献   

3.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继《听听声音》之后。进行的又一项关于声音的研究。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是一节探究课。它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物体发出声音》等内容的探究活动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建立起“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感性认识,真正经历知识整个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提出一些教师事先无法预料的问题。比如,把气球弄爆产生声音有没有振动,用手握住三角铁再敲击发声有没有振动等等。这些问题是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是他们思维的闪光点。对于这样的问题,作为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教师应该具有及时判断迅速转化的能力。对于那些能够在课堂里解决的,应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探究,由扶到放,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习得概念。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继《辨听声音》之后,在同学们已认识了不同物体会发出不同声音的基础上,关于声音的又一探究主题。教材按照“提出问题-获取事实-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实验分析-归纳结论-应用拓展”这一发现式探究活动的程序组织内容,共安排了两个活动:观察发声的物体;自制小乐器。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2008,(5):16-19
一、情境:经验唤醒,冲击已有观念《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声音》单元的第一课,《声音》单元的核心概念是"声音的产生是物体振动的结果。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我听了一节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猜谜:什么东西能制造出来却看不见?什么东西能穿过物体,却不留下痕迹?  相似文献   

8.
李红军 《科学课》2008,(8):12-14
课前,教师向学生家长发送《致家长的一封信》,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让学生与家长正确对待。要求学生对家长就"我是怎样出生的"话题进行访谈,希望学生与家长能敞开心扉,倾心交谈。评析:本课教学的关键在于课前的访谈,而访谈的成功关键在于家长的配合。通常,家长在这个话题上比较保守,甚至反对。因此,让  相似文献   

9.
小游戏,引出问题 课前小游戏:请一位同学上来,背向大家,然后老师走到同学中,拍一位同学的肩,该同学就大声说“猜猜我是谁”,然后台上的同学就猜一猜说话的人是谁。 师:你怎么准确猜出说话的同学是谁? 生:听声音。  相似文献   

10.
李之春 《科学课》2010,(1):38-40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一教学内容,在小学自然和各种版本的《科学》教材里都有出现。我在经历使用自然、科学两种教材教过之后发现,学生总是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存在较模糊的认识。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出现了问题?为了找到答案,我找来山东省临沭县张老师《声音的产生》(青岛版《科学》五上)的教案,和湘版《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进行了一次教学对比。  相似文献   

11.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一教学内容,在小学自然和各种版本的《科学》教材里都有出现。我在经历使用自然、科学两种教材教过之后发现,学生总是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存在较模糊的认识。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出现了问题?为了找到答案,我找来山东省临沭县张老师《声音的产生》(青岛版《科学》五上)的教案,和湘版《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进行了一次教学对比。  相似文献   

12.
李红军 《科学课》2008,(8):15-16
一、课前了解让我忧——羞羞答答难于启齿教学《我是怎样出生的》一课前,我来到教室召集了一些学生,想初步了解学生对"我是怎样出生的"这个问题的认识情况。学生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就是没人开口。有的则捂着嘴偷偷地笑,面带羞涩;还有的对着别人做着鬼  相似文献   

13.
这是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的一节科学课《新生命的诞生》,是生命科学中《生命的延续与进化》主题中的内容。新教材打破传统习惯,在这节课中向学生展示了人类生命的起源,这是比较初级的早期性教育内容,是这个年龄段孩子非常好奇而又模模糊糊的东西。老师上课前也有一丝顾虑:课该上到什么程度?是不是会引起乱堂呢?当我们的学生以探究的眼光来学习这部分在成人眼中有些敏感的科学时,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课前的研究和准备  相似文献   

14.
潘雪芬 《科学课》2009,(2):14-15
一、细化教学目标,精选探究材料有 一位教师在执教《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首先播放各种声音让学生听,接着提问是什么发出的声音(有动物吼叫声、雷声、雨声等),然后发给每位同学一个塑料袋,  相似文献   

15.
教材简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对本教材作了如下调整:在知识目标上,没有把课本中“我们能‘看见’声音吗?”这个问题单独提出来认识,而是把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融入到学生的第二次实验中,通过让学生再次亲手实践,体验振动与声音产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有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内容,“自然”、“常识”、“科学”教材中都有,教学内容基本相同。鼓皮、尺子、皮筋三个观察实验也都有.尺子振动发声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拨动尺子使学生知道由于尺子振动而发出声音。  相似文献   

17.
学习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一课,我感触很深。一是惊叹黄河决口、改道的惊人数字;二是纠结于现在我们到底是该叫黄河为“母亲河”,还是多灾多难的“祸水”呢?  相似文献   

18.
陈敏聪 《江西教育》2005,(11):26-26
上《倔强的小红军》这节课时,在课前我已经做了充分地准备。随着上课铃响起,我揣着教学“必备品”走上了讲台,按照课前的预设,介绍时代背景,导入新课,一切进行得很顺利。下一个环节是“整体感知,自读质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个问题,稍作梳理后,我将它们一一写到了黑板上(这些问题均在我备课的行列里)。  相似文献   

19.
基于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整体规划、逆向设计整本书阅读任务,创设真实情境,围绕驱动性问题设计实践任务,任务之间要有逻辑关联。如以阅读任务单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多方联结,学习阅读方法、深入理解作品、读出作品精髓,评价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对作品的鉴赏、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及其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我的学生在用直尺、皮筋做发声实验的过程中,不单单发现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系: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同时发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也有关系!这是很令我兴奋的.备课时我不敢确定学生是否会注意这一点,学生的收获超越了教科书本!我就引导学生进行了又一轮实验:学生们在弄清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基础上.又认识到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