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玲 《科学课》2009,(12):22-23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自行探索研究的基本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个性养成教育为基本目标的一种教与学的活动。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支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学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是实现整合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与新的数学探究式教学理念相融合,这是课程改革的又一个新突破。本文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淡薄,由此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分析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原则与方案,信息技术在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以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ntegration)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学科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意味着在学科课程的学习活动中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目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要达到的宏观目标可以定义为:“建设数字化教育环境,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  相似文献   

4.
<正>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对未知领域的知识进行探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指导者.在新课程目标要求下,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力地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和实现了新课程的目标.本文主要探讨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概况,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
开展探究式教学是实现《科学》新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科学》新课程实施以来,作者在探究式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本阐述了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形式、进行探究式教学所需要注意的事项、探究式教学的优点以及探究式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等。  相似文献   

6.
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作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实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是当前教育领域相当活跃的思想。将探究式教学模式渗透在物理学科教学的过程之中,既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潮流,又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该文从探究式教学的含义出发,从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原则和实施策略两方面对初中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申宁  张洪雷  张宗明 《江苏高教》2021,(12):100-103
探究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为目标导向的研究型教学方式,符合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新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可以通过专题讲授、自主探究、成果汇报、实践教学等形式开展探究式教学具体实践,从而有利于构建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新模式、整合思政课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与情境探究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课程教学过程,以教学案例为栽体,以情境教学为纽带,核心在于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本文以人教版"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一课教学为例,从四个方面阐述信息技术与情境探究教学的整合,以探索出一条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教学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基本宗旨,它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努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 ,为学生打好全面的文化基础 ,是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有两种模式 :单独设课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设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现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培养和训练创新的精神,形成创新的能力,在于塑造一个健康向上,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格。而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笔者在高中思想品德课中引入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尝试。一、情境创设引发探究探究式教学的形式十分多样,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设置的教学目标来选取更为合适的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创设来引发学生的探究是一种很好的形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强调的是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依靠的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诸多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除了要完成课程本身的任务目标以外,还有其扩展的目标要求,即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基于实现这些目标的要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完成如下基本要求:一是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二是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其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要条件;三是利用信息处理工具使学生进行知识意义建构,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通过该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自如地运用信息工具为学习、生活服务的同时,能够获得一种自然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探究式教学方式,以此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教师应掌握如下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通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介绍了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整合教学的具体教学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5.
当前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整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探究式教学是在兴趣的驱使下,以问题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内容和形式丰富的课堂活动。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身处具体情境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搜集信息,经过整理分析后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文章对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的共性整合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丽 《考试周刊》2012,(16):36-36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施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认知工具,能完成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既增强文学作品欣赏的直观性、情境性,又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和谐统一。整合过的教学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将探究式教学引入语文教学领域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促使学生能主动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以达到语文新课标要求的目标。抓好语文探究式教学,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一种语文探究的基本方法。探究式教学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而问题的发现往往又多源于观察。学生在  相似文献   

19.
一、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不断追求卓越的态度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目的地相对独立地进行探索研究,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感悟到科学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为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思维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研究如何发挥信息技术这一优势在教学过程上所起的作用,课程整合的关键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从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含义开始,阐述了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优化英语课堂教与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