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乾任 《出版参考》2011,(12):29-30
在大陆能畅销的出版物,引进到台湾后未必能畅销,应该是两岸出版人普遍的共识。虽说如此,两岸出版人还是很努力地想找出大陆畅销作品、作家也能在台湾畅销的一个基本的规则,毕竟一来简体版转成繁体版的出版成本低,二来近年大陆方面的畅销书动则数十万册甚至上百万册的销售量,让小市场的台湾出版人很是羡慕。早先笔者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但后来发现,把问题反过来看,或许可以让问题更有趣些,也更清楚些。那就是,在  相似文献   

2.
20年前的9月14日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抢跑”.到大陆进行了两岸分隔38年之后的第一次新闻采访.轰动一时. 当年的中共决策层.面对不期而至的来自台湾民间媒体的采访要求.从促进台海交流、增进双方了解的大局出发.以乐观其成的心态和开放自信的姿态,给予了充分的配合和帮助,并明确指示“自由采访::台湾记者想采访谁,到什么地方采访,都要尽量满足,开放。” 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完成破冰采访之旅的两位记者日后回述道:”亲眼看到真实的大陆之后,不禁令我们感到过去几十年中.台湾当局所做的反共宣传是多么的僵化。”而他们的报道,经过大陆《参考消息》的转载,让平时看惯了大陆记者文风的读者们,闻到一股新鲜之风。 《自立晚报》抢先大陆行促使蒋经国加快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案的实施。自此.”台湾社会要求与大陆交流的力量.如万马奔腾,沛然莫不能御。”台湾老兵返大陆探亲、台商投资大陆、汪辜会谈达成“九二共识”、“江八点“提出、连宋络绎访问大陆……事实证明.尽管20年来两岸关系中有着这样那样的挫折和不和谐音,但由两岸新闻交流开启的台海民间交流之路越走越宽.目益成为保障台海和平的稳定器和促进两岸共同发展的推进器。 20年回眸,如何进一步发挥两岸媒体在促进台海和平互动中的角色.值得两岸同仁深思. 仅以此文纪念2007年中国记者节.[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业界动向     
台研究恢复新华社等大陆传媒驻台对新华社、《人民日报》入台驻点采访,台湾"陆委会主委"赖幸媛5月23日表态,不反对解禁,"新闻局长"史亚平接受访问时承认,已在研议开放两媒体来台驻点。据报道,2005年4月10日,台"陆委会"以"检讨两岸媒体交流秩序及开放管理政策"为由,声称暂缓新华社、人民日报两家大陆媒体赴台驻点采访。这是台湾当局自2001年开放大陆媒体赴台驻点采访以来,在两岸新闻交流方面采取的最严重的"开倒车"行为。  相似文献   

4.
随着两岸先后加入WTO,图书贸易成为两岸业者议论的话题之一,在大陆方面,已承诺逐步开放图书零售批发市场;在台湾地区,由问津堂事件引发的大陆出版品能否在台公开销售的争议也日趋紧张,迫于业界的压力,官方虽然已答应修改开放大陆出版物进口条例,但由于开放大陆出版品牵涉到台湾官方、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WTO后,根据承诺新闻出版总署对内地出版物销售市场逐步进行开放,《外商投资书报刊分销企业的管理办法》也在今年5月初正式实施,而《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也于9月份开始实施。在对岸台湾,从7月开始大陆专业简体版图书可以在台湾公开销售,两岸业者看到了新的曙光。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在第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共同主办了一场两岸图书出版贸易座谈会,  相似文献   

6.
据《传媒》2003年第3期报道:凤凰卫视1月16日消息,台“陆委会”与“新闻局”等主管机关已原则同意,台商或大陆订户订阅的台湾报纸、杂志等平面出版物,将开放得以经由金门“小三通”渠道进入厦门,并转运大陆各地。  相似文献   

7.
目前《蛋白质女孩》在大陆很多城市热销,两年前她同样在宝岛台湾引起了轰动。对于这本“通吃两岸”的畅销书,我刊请两岸出版人做了解读。需要指出,和图书一样,不同的解读体现了两岸的某些风格上的差别:大陆宏观深入,台湾微观细致。  相似文献   

8.
港澳台之窗     
台湾《中国时报》文章:预见大陆WTO效应 中国加入WTO已指日可待,出版业会开放到何种程度,有无显性或隐性限制,开放后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商机,都令台湾出版业界所关注。今年10月12日,台湾《中国时报》发表了该报记者徐淑卿的一则报道,题为《预见大陆WTO效应》。报道说,当大陆出版业逐渐开放后,许多人不免忧虑台湾是否会失去自己原有的优势。大块文化董事长郝明义认为,未来两岸的合作竞  相似文献   

9.
据台湾报纸报道,在台湾当局于去年开放大陆书籍在台湾出版前,台湾在过去数十年间,至少有50家以上的出版商半公开地进行大陆出版物的翻印和发行业务。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约有10000种以上的大陆图书,经翻印成繁体字后在台湾图书市场上出售。台湾翻印的大陆图书,内容多以文、史、哲方面的研究为主。来源则多以侨生、学者带人为多。台湾的排版印刷工厂,由于多年承印这些大陆图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将简体字转排成繁体字,技术上已相当娴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两岸市场的开放与活跃,台湾书籍与杂志如何到大陆销售发行,成为台商最关心的焦点议题。最近,台湾出版界接连举办了几场相关的研讨会与座谈会,除了看好前往大陆发展的可能性外,也对两岸发行策略进行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在两岸关系上,马英九会有务实的表现,比如:直航、三通、开放大陆资本人台湾,开放大陆观光客到台湾,取消台湾对大陆投资40%的上限.等等  相似文献   

12.
自从台湾当局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以来,海峡两岸交流日趋频繁,来上海采访的台湾记者也络绎不绝。近几年来上海新闻工作者协会(市记协)已接待了24位来沪采访的台湾新闻界人士。从已收到的材料来看,他们回去后,在台湾报刊上发表了不少介绍上海情况的文章,为沟通两岸的相互了解,促进两地新闻界及各个领域的交流起了一定的作用。台湾《大华晚报》记者边纬文1988年1月来上海进行专题采访,要求了解当年国民党74师台籍老兵的经历和生活状况。他认为这些在大陆的老兵也存在一个“回乡探亲”的问题。上海记协接待人员协同台湾  相似文献   

13.
港台之页     
弥补文学断层台湾出版30年代文学作品台湾《中国时报》最近报道,1988年以前,30年代文学一向被台湾当局列为禁书。近几年则可以在流动书摊上找到不少品质粗劣的盗印本。1987年底,台湾当局开放在台出版大陆出版物,30年代文学在台得以重见天日。不少出版商相继争取大陆方面授权后在台正式出版30年代文学。  相似文献   

14.
半月要闻     
柳斌杰:大陆对台湾出版政策会更加开放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会对台湾采取一贯的更加开放的政策,支持台湾出版业来大陆发展。以后,凡是我们开放和向国际社会承诺开放的领域,会首先对台湾开  相似文献   

15.
话题聚焦     
随着大陆逐步开放,出版业开始走向集团化经营,面对已具规模的大陆经营势力,台湾应以何种策略拓展大陆市场,就此问题,《中国时报》发表了台湾资深出版人彭惠仙先生的个人看法。他认为相对已在大陆市场建立起垂直整合和水平整合的制造业来说,台湾出版业或者说是广  相似文献   

16.
去年5月17日,作为人民日报的记者,我和报社的另外一位同仁首次到台湾“驻点采访”,这也是祖国大陆报纸类媒体的记者首次到台湾“驻点采访”,从那个时候开始,祖国的宝岛台湾就开始有了人民日报记者忙碌的身影。光阴荏苒,转眼人民日报记者到台湾“驻点采访”已届周年。尽管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但我还是愿意将自己在台湾“驻点采访”的点滴体会谈出来与大家分享。头脑要冷静迫于岛内民众要求改善两岸关系的压力,经过两岸新闻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台湾当局于2000年11月10日宣布开放大陆记者以轮替方式赴台“…  相似文献   

17.
据台湾中央社1993年12月21日电讯,报道我的谈话:“毛泽东热莫明其妙”。我看了这条消息,不禁大吃一惊。 事情是这样:1993年12月17日,一位中央社记者来看我。她第一次来采访是今年上半年,是经过中国人民大学外事处同意的。以后隔几个月她来大陆,知道了我的地址电话,又来看过我两次,不是采访,未见什么报道。最近这一次来,也只说来看看我。先是谈两岸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台湾与大陆两岸出版活动的频繁应该是明显可以观察出来的现象,例如才刚刚在台湾登上排行榜的知名作家,如:几米《向左走、向右走》、王文华的《蛋白质女孩》,同样一上市就立刻登上了大陆的畅销书排行榜,而在台湾大学里的文史哲科系,老师的参考书单更是8成以上的书是大陆地区的出版品,学生们早就将简体字看得非常习惯,无怪开放大陆地区书籍进口的呼声会愈来愈强烈,因为早在未开放之前,专卖大陆出版品的书店就已经林立在各大学附近,他们只要花上比大陆书籍定价贵上10倍左右的价钱就可以轻易取得,书店甚至还提供订货服务,近年更由于两岸先后加入WTO,让原本已经十分活跃的两岸出版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与白热化。关于两岸版权交易的相关信息如下,以供了解台湾目前在版权交易上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台湾有关媒体报道,台湾“陆委会”曾经承诺实施“低度管制大陆地区学术性出版品”的政策,经过一年仍无进展,台“新闻局”仍秉承原则禁止的精神,继续对祖国大陆出版物进行内容检查和数量管制。对台湾“陆委会”此种承诺不践诺言而无信的情况,台湾有关知名人士进行了抨击,文化界也积极响应并发出怒吼、主张全面开放祖国大陆出版物,否则将号召读书人走上街头,抗议“当局”的不当管制。 报道说,台湾有关知人士强调,自2002年2月份曝出台湾“海关”查扣来台的祖国大陆出版物,由于其查扣不合理。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两岸出版协会为两岸交流与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时值第十五届全国书市召开之际,两岸协会又一次坐到一起,为两岸青年出版人才搭建一个新的平台一一两岸杰出青年出版专业研讨会。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王化鹏、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出席并作了精彩讲话。柳斌杰在讲话中指出:一、目前中国大陆的三大环境(政治、经济、文化)发生着巨大变化。连、宋前后对大陆来访,使国内外的政治环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经济环境方面,今年是大陆改革开放的"攻坚年",经过逐步的改革与开放,经济发展初具成效。目前,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投融资情况的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