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由果索因,知本求源,从原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的一种思维。学习数学更离不开逆向思维能力,诸如常用的反证法、分析法等逆其常规思路的思维方式都是逆向思维的表现。心理学的研究及教学实践表明,心理过程方向的重新建立,即由正向思维转为逆向思维,对一般学生来说较为困难。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不少教师认为,题目讲得多,所用的解题方法多,则可使学生解题经验愈丰富,解题能力也愈强.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不注意数学思想的提炼和数学方法的总结,则多做题于数学能力的提高并无多大的裨益.在当今提倡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我们更要更新观点,改进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益.下面,我根据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指出在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几个注意点.  相似文献   

5.
6.
杨小芳 《考试周刊》2013,(17):39-40
从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小学数学不仅是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训练学生的数学分析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以及自学能力和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信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 ,不局限于既定的模式 ,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 .具体地说 ,就是依据定理、公式和已知条件 ,产生多种想法 ,广开思路 ,提出新的设想 ,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 .发散思维富于联想 ,思路宽阔 ,善于分解、组合、引申、推广 ,灵活采用各种变通方法等 ,它具有三个特性 :流畅性 ,变通性和独创性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这三个特性 ,可以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解题能力 .1 利用流畅性 ,速解基础题发散思维的流畅性 ,是指思维者心智活动畅通无阻 ,迅速灵活 ,善于联想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较多…  相似文献   

8.
廖平安  谭瑜 《考试周刊》2013,(71):60-60
数学教学应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的认知过程.高中数学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获取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教学不能简单理解为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是揭示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和数学品质.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发现一些同学抱怨:“为什么看似会做的题目,一做就错呢?”究其根源,是解题思维存在一定的误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归纳了学生的思维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整体的思维方法,它体现在数学解题中,不是着眼于问题的各个组成部分,而是将要解决的问题看作一个整体,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整体功能,或作种种整体处理以后,达到顺利而又简捷地解决问题的目的,使用这种思维方法,可使许多按常规方法不可解决或比较麻烦的问题得到快速简便的解答,从而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整体思维方法在解题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解数学题时,学生习惯将具体问题归结为某种类型的一般性问题,再利用一般的方法求解。但在许多场合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对于同一背景材料,往往可以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去达到问题解决的目标。在教学中善于从各种类型题的个性特征,引导学生根据具体问题的具体属性,变换观察与思维角度,寻找解题的最佳突破点,优化解题过程,显然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解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应用以下4种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本文从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实践中,抓住解题思维三个主要过程:观察、联想、转化,并就此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学习完反比例函数后,在解题时会出现一些错误,下面将同学们经常出现的错误加以分析,帮助同学们走出反比例函数的解题误区.  相似文献   

17.
贾明元 《青海教育》2003,(10):72-73
在系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现举例介绍几种常用的数学解题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有些同学在解答有关“视图和投影”问题的时候,因为审题不清,题意理解不透,会出现一些错误.现分类说明.  相似文献   

19.
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必须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学会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善于总结解题规律等条件。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要掌握学生的思维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探索新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