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海外求学》2003,(23):42-43
随着出国留学的大潮风起云涌,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能到海外留学,特别是到一些经济发达的英语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学习。而在这些国家当中,由于签证政策等因素的制约,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和家长选择了英国。  相似文献   

2.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殊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  相似文献   

3.
读中感悟已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通过师、生、文本三者的对话,让学生感悟文本,培养语感,积淀语言,得到审美愉悦,受到情感熏陶,已成为大家的一种共识。学生能否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就成了检验朗读教学乃至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尺。然而指导朗读难,指导感情朗读更难。学生为什么读不好?  相似文献   

4.
读书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途径,学生只有学会了阅读,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因此,数学教师也应像语文教师一样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将阅读指导纳入到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中。  相似文献   

5.
一、读大学,有规划才能赢在起跑线 为什么很多大学生离开母校时,突然发现大学四年学的课程不少,但真正自己能用的并不多?  相似文献   

6.
刘湘萍 《云南教育》2007,(B12):36-37
今年11月,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05级教育学原理研究生对云师大、云大、民族大学3所大学的部分自费研究生进行直接成本抽样调查,摸清了云南地区研究生的学习与生存状况。从年龄来看,云南省在校研究生一般在23~35岁左右;从生源情况看,云南各高校的研究生生源来自不同的阶层和岗位,有老师、公务员和公司职员,  相似文献   

7.
通过论述传统医疗保健机构经营和服务模式的弊端,阐述了基于合争理念的价值网理论,并探讨了医疗保障机构价值网的特点,指出医疗机构的价值网可促进医疗保障机构的战略调整,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现在有些教师只读三本书:课本、教学参考书和练习册。课本是上课的剧本,自然离不开;参考书是教师的拐杖,也会用心去读;练习册是学生冲刺高分的法宝,教师更会花功夫去研究。应该说,用心钻研这三本书,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读大学,读什么?这是每一个大学生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读大学,究竟应该读什么呢?笔者认为读大学,应该学会:读课堂、读教师、读图书馆、读同学和读自己。  相似文献   

10.
据印度“全国促进残疾人就业中心”近期对全国高等院校的调查发现,印度高等教育机构很少关注印度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在印度接受问卷调查的322所大学中,仅有119所大学对问卷进行反馈,调查结果表明,在这些大学注册的学生中,仅有0.1%的学生为残疾学生。根据规定,所有接受政府资助的高等教育机构都应接受至少占总入学人数3%的残疾学生在校学习。可调查表明,有24所大学明显违反该规定,其中有7所规定不接收残疾学生。以上所有接受调查的大学均接受政府资助。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体会,然后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赋予文字以生机和活力,无论是读者还是听者都感受到文中所表述的事物仿佛跃然再现,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读中感悟是关键的一步,即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和激励下,用心去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感受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继而使阅读入情入境,达到声情并茂的地步。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内化读书效果的过程。下面结合第三册《春风》一课,浅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书的体会。一、在初读中感悟我在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课的阅读教学是课堂的重头戏,也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可是,许多学生感到阅读教学的课堂索然无味,许多教师感到阅读教学实在痛苦。其实,阅读是快乐的事,阅读教学也应是件快乐的事。阅读课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可讲、可导、可设疑、可答难、还可读写结合。在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环节实施中,我充分重视“美读”,引导学生学习词句、品位语言、梳理思路、鉴赏评价。所以,我和我的学生常常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之中。那么怎样指导学生鉴赏呢?  相似文献   

13.
张旭 《甘肃教育》2011,(7):56-56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通过科学的训练,逐步达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提出的“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造型、开拓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活动的伴生者,是作者情感活动的外观和升华,甚至有人把文章形象地称之为是作者的心电图,如何把作者所体现的情感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这就首推读。读是架设在学生情感和作者情感之间的桥梁,有了这座桥梁,  相似文献   

15.
许晓春 《辅导员》2010,(18):59-59
书面表达能力也称写作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然而,使许多老师颇感棘手的是初中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普遍较弱,无论大考、小考,英语书面表达要么交白卷,要么乱写几笔,抄写几个不着边际的单词和句子;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注重语言的积累,临场时无从下笔,进而产生畏难情绪,以至出现了“学生心烦谈写作,教师头痛看习作”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6.
胡静  朱丽琴 《辅导员》2009,(13):9-9
我们小学生应该读什么书?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真要回答起来却一点也不简单。书籍浩如烟海,让我们全部读,显然不可能。况且现在的书市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良书刊对我们的影响后果不堪设想,那么,我们小学生该读什么书呢?一般情况下,老师与家长都认为我们读书当以童话为主,或应多读些学生作文之类,因为这与我们小孩的心理、生活相贴近。可事实上,  相似文献   

17.
海外华人热情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读好书由美籍华人组成的“美国科技教育协会”,得到香港缪柏龄先生纪念图书室、台湾林素珍女士、郑喜文教育基金会、吴自住先生和邱守榕女士等民间人士和机构的支持,筹集资金在国内购买适合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量书籍,自1985年开始逐...  相似文献   

18.
上个月的专栏我讲了留学低龄化的问题,主要是针对希望去国外读高中的学生。本期我主要针对将要念本科的学生,来讲一下究竟是选择国内还是国外上大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粟金兰 《教师》2011,(15):47-48
我在和学生聊学习语文的感受时发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习兴趣不浓是普遍现象。为此我曾多次反省自己的教学。与不少学生讨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不少学生都讲老师讲得太多,他们领会得少,读课文也读得少,所以没有进入课文中,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20.
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新模式的认识与实践湖北省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光胜从1989年开始,我们开展“改革阅读教学弊端,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新模式”的专题教改实验,收到了良好效果。5年来,我所人员与试验学校的领导、教师一起。开展了以改革阅读教学模式,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