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材初中《几何》第三册189页的“想一想”给出了这样一道题:如图1,如果⊙O 的周长为20πcm,⊙A、⊙B的周长都是4πcm,⊙A 在⊙O内沿⊙O滚动,⊙B 在⊙O 外沿⊙O 滚动.⊙B 转动6周回到原来位置,而⊙A只需转动4周就回到原来位置.想一想为什么?1996年使用该书以来,很多师生都认为这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今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普通物理、理论力学两门课,是规定为学生的必修课的.但由于一些认识上的原因,从校方到学生,对这两门课都缺少应有的重视.常见一些大学毕业的数学教师,对物理问题的解决表现得非常无能为力.这决不是一个好现象!初中几何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P189在“想一想”栏目中有一道思考题,从实质上来说是理论力学之运动学的题目,难倒了不少数学教师,该思考题是:图1如图1,如果⊙O的周长为20πcm,⊙A、⊙B的周长都是4πcm.使⊙A在⊙O内沿⊙O滚动,⊙B在⊙O外沿⊙O滚动,⊙B转动6周回到了原来的位置,而⊙A只需转动4周就回到…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小圆自转的问题来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几何》(人教版)第三册第189页“想一想”. 题目:如图1,如果⊙O的周长为20πcm,⊙A、⊙B周长都是4πcm,⊙A在⊙O内沿⊙O滚动,⊙B在⊙O外沿⊙O滚动,⊙B转动6周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制教材初中《几何》第三册P189的“想一想”给出了这样一道题:如图(原图略),如果⊙O的周长为20πcm,⊙A和⊙B的周长都是4πcm,⊙OA在内沿⊙O滚动,⊙B在⊙O外沿⊙O滚动,⊙B转动6周回到原位置,而⊙A只需转动4周就回到原位置.想一想为什么?《数学通报》于1997年的第3期和第6期分别刊出《一道课本错题辨析》(以下简称文[1]和《《—道课本错题辨析》的辨析》(以下简称文[2])两篇文章,对原题及解答进行了辨析.文[1]认为原题与解答都是错的.文[2]侧通过学生动手做试验验证了原题是正确的.本人认为文[2]中的试验及解释和原题解答均没有对题中的“为什么”讲透彻.本文想运用中学生已具备的有关知识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5.
[问题1] 如图1,⊙O的半径为m(m为正整数),⊙O_1的半径为1,⊙O_1在⊙O外沿⊙O滚动.问:⊙O_1第一次回到原来位置时转动了几周?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考虑: 一、考虑⊙O_1在⊙O外沿⊙O滚动时自转了一周的情况.这时⊙O与  相似文献   

6.
圆盘滚动的有关问题经常在数学竞赛中见到 ,那么 ,圆盘滚动有何规律呢 ?1 圆盘沿直线滚动我们知道 ,圆盘沿直线滚动 ,其圆心移动的路程等于圆盘周长时 ,圆盘正好自转一周 ,如图 1 ,即当OO1 =⊙O的周长时 ,⊙O自转一周 .图 1        图 2问题 1 凸四边形ABCD的周长等于⊙O周长的 2倍 ,当⊙O从A点出发沿四边形滚动 ,⊙O自转几周才能回到出发点 ?答案是两周吗 ?因为⊙O此时不是沿直线滚动 ,所以不能轻易下此结论 .从图 2可以看出 ,一方面 ,⊙O从线段AB滚动到线段BC时要自转过一个角度 ,即∠B的外角 (因为∠O2 BO3=∠B的外…  相似文献   

7.
关于圆在曲线上滚动的周数的争论,已有多篇论文见诸于国内中学数学杂志,但鲜见说明透彻且浅显易懂,能为学生接受的.本文给出一种浅显的解释.1圆在直线上滚动的问题图1众所周知,若半径为r的⊙O在直线l上自点A起滚动一周到点B,则AB=2πr.反之,若半径为r的⊙O在直线l上自点A滚动到点B,则当AB=2πr时,⊙O在l上正好滚动了1周,即2AπBr=1.(图1)一般地,若半径为r的⊙O在直线l上自点A滚到点B,设AB=a,则⊙O滚动的周数n=2aπr.此时圆心O平移到O′,设OO′=a′,则a′=a.所以⊙O滚动的周数n也等于2aπ′r.2圆在折线上滚动的问题(1)当半径为r的…  相似文献   

8.
例题图1至图5中,⊙均做无滑动滚动,⊙O1,⊙O2,⊙O3,⊙O4均表示⊙O与线段AB或BC相切于端点时刻的位置,⊙O的周长为c.阅读理解(1)如图1所示,⊙O从⊙O1的位置出发,沿AB滚动到⊙O2的位置,当AB=c时,⊙O恰好自转1周.(2)如图2所示,∠ABC相邻的补  相似文献   

9.
问题:⊙O的半径为R,有小圆A,其半径为r,小球A沿⊙O的内(外)壁滚动一周,回到原来位置时,小圆A要自转几圈?  相似文献   

10.
<正>1问题呈现如图1所示,亚里士多德说:有两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半径分别为R和r(R>r).大⊙O从A点出发,沿直线L1滚动一周到A1,线段AA1的长度应等于大⊙O的周长2πR.大⊙O和小⊙O是固定在一起的同心圆,大⊙O滚动一周,小⊙O也滚动一周,这样就应该有BB_1=2πr.因为AA_1=  相似文献   

11.
例(2009年河北中考)如图1至图5,⊙O均作无滑动滚动,⊙O_1,⊙O_2,⊙O_3,⊙O_4均表示⊙O与线段AB或BC相切于端点时刻的位置,⊙O的周长为c.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ETS(即主管高校入学考试的出题部门)曾出过这样一道题: 如图1,⊙O_1的半径是⊙O的半径的1/3,⊙O_1从图上所示位置出发,沿着⊙O作无滑动的滚动,当⊙O_1返回到出发位置时,(?)O_1转了____圈.(A)(3/2),(B)3,(C)6,(D)9/2,(E)9. ETS的标准答案是(B)3,可是参加考试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几何》第三册P144-145介绍的例4是:如图1,⊙O1和⊙O2外切于点A,BC是⊙O1和⊙O2的公切线,B、C为切点.求证:AB⊥AC.  相似文献   

14.
一、填空题(本大题含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见图1,已知⊙O的半径OA=5,弦AB的弦心距O C=3,则AB=.2.见图2,⊙O为△ABC的外接圆,AB为直径,AC=BC,则∠A的度数是.3.见图3,已知⊙O1与⊙O2外切于切点P,⊙O1的半径为3,且O1O2=8,则⊙O2的半径R=.4.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4,则圆锥的侧面积是.5.见图4,⊙O的半径O D为5cm,直线l⊥O D,则直线l沿射线O D方向平移cm时与⊙O相切.6.见图5,⊙O的半径为1,PA切⊙O于点A,且PA=2,则tan∠APO的值为.7.见图6,AB是⊙O的直径,AB=4,∠CD B=30°,则弦BC的长为.8.⊙O的直径为50cm,…  相似文献   

15.
判定直线是圆的切线,是圆这一章学习的一个重点,如何迅速、快捷地确定切线的判定方法,是正确判定切线的关键.下面以中考题为例说明.例1(四川眉山)已知:如图1,⊙O的半径为6cm,O D⊥A B于D,∠A O D=∠B,A D=12cm,D B=3cm.求证:A B是⊙O的切线.分析:欲证A B是⊙O的切线,因为O D⊥A B,故只需证O D是⊙O的半径.证明:∵O D⊥A B,∴∠A D O=∠O D B.∵∠A O D=∠B,∴△A O D∽△O D B.∴O D2=A D·D B,即O D2=12×3.∴O D=6(cm),即O D为⊙O的半径.∵O D⊥A B于D,∴A B是⊙O的切线.例2(北京朝阳)已知:如图2,A C是⊙O的…  相似文献   

16.
自转了几周?     
<正>在地理学中,有地球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与自转相对的是公转——一个天体(物体)绕着另一个天体(物体)转动叫公转.在九年级数学中有这样一道题:等边△ABC的周长为6π,半径为1的⊙O从与AB相切于点D的位置出发(如图1),在△ABC外部按顺时针方向沿三角形边滚动,又回到与AB相切于点D的位置,则⊙O自转了几周?  相似文献   

17.
滚动的圆     
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小亮与小明向石老师请教了两个问题. 小亮的问题是: 如图1,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等于⊙O的周长,⊙O按箭头方向从某一位置沿等边三角形的三边作无滑动滚动,首次回到初始位置时,这个圆自转了______圈.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切点三角形呢,我们来看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三册129页例4:如图1,⊙O1和⊙O2外切于点A,BC是⊙O1和⊙O2的公切线,B、C为切点.求证:AB⊥AC. 这里的△ABC习惯上称为切点三角形.切点三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几何第三册p.144页有这样一道例题: 已知:如图1,⊙O1和⊙O2外切于点A,BC是⊙O1和⊙O2的公切线,B、C为切点. 求证:AB⊥AC.  相似文献   

20.
两圆相交,有一类特殊的情形,就是其中一圆的圆心在另一圆上,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使其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这里举例如下:一、线段长度不变例1已知如图1,⊙O的半径为R,CD是⊙O的直径,以点D为圆心,以r(r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