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在环境中生存 ,每时每刻都在和外界进行着热交换 ,以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 .环境温度的变化对人的生理活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温度过高与过低 ,人都会感到不适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所以 ,环境温度对人体来说是很重要的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类工业活动的增加 ,人类的热环境正悄悄地起着变化 .城市中急剧增加的人口 ,每时每刻都在向大气中散发着热量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要消耗能源 ,这些能源释放出的能量除一部分被人们利用外 ,其余的都将转化为热散发到空气中 ,如电动机、电炉、空调、电冰箱、汽车等 ,工作时都在消耗能量并向外界放热 .…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身体活动、做功,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日常生活中,做饭、烧水、照明、取暖等,也都要消耗一定的能(热量);机器的运转、汽车的行驶、火车的开动、飞机的飞行、拖拉机的耕作翻地……更需要消耗能量。人类的衣、食、住、行,各种生产都需要消耗能量。  相似文献   

3.
<正>城市是人类创建的栖息地。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的规模愈来愈大。人类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破坏了原来的自然环境。城市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使本来是文明象征的城市成了不文明、不舒适的地方,并且严重地损害着人类的健康。 1 城市生态环境的特征 城市作为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特殊的生态系统,要维持市内的工业生产和居民的生活,就得不断地从外部输人能量和物质,同时又向外部散发热量和排出废物,这就构成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流。人类的生产生活使城市生态环境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刘昭 《华章》2011,(19)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并且始终与周围环境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环境不仅对体育的主体、客体发生作用,而且影响着体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全过程.本文从物质环境的角度对课余体育训练的影响因素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彭克 《教育艺术》2009,(2):75-76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而,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同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城市热岛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类工业活动的增加,人类生活的热环境也在悄然地起着变化,人口密集的市区气温逐渐比郊区高一些.这种人为释放的热量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出0.5~3℃.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有时甚至比郊区气温高6℃以  相似文献   

7.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8.
城市热岛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类工业活动的增加,人类生活的热环境也在悄然地起着变化,人口密集的市区气温逐渐比郊区高一些,这种人为释放的热量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出0.5~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是最重要的动力因素,而人类作为最活跃的生产力因素,直接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推动着社会的变迁.经济发展又是以自然资源的消耗为前提,没有资源的消耗,就难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作为主体,是连结二者使之成为不可分割的依恋者.从而在千百年以来,由于时代的不同和认识上的局限,人类在实现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对环境作用,总是破坏与治理同时发生.尤其在进入20世纪以来,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需要层次及其数量的日益不断的提高和扩大,使之不断逼进自然环境的最大承载力,引起环境负荷加重,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甚至出现了许多由于人口增加而人类活动过多并不当所造成的不良结果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0.
北极与南极都属于具有极端环境的特殊地理单元.由于人口剧增,资源短缺,所以人类的生存范围和开发自然资源的目标正在迅速地向两极、沙漠、海底和太空等领域扩展.而要进入这些领域,则必然面临着在超严寒、超酷热、超干燥、超低压、超低温等极端环境中如何生存下去的问题.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无论是在经济、资源、环境、科学方面,还是军事、政治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受到各国政府愈来愈多的关注和重视.在全球变化研究的浪潮中,由于北极和南极对环境变化反应最敏感,表现最明显,因而,极地科学活动在全球变化的总科学目标中占有一个特殊重要的地位.下面谈谈南北两极地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城市热岛效应也称为"大气热污染现象",是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大气等温线图上,郊外的广阔地区气温变化很小,如同一个平静的海面,而城区则是一个明显的高温区,如同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着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在城市气候中表现最为突出。城市人口密集,高楼密集,高速公路密集,工厂、汽车、空调及家庭炉灶和饭店等大量消耗能源,除造成大气污染外,还释放出废热进入大  相似文献   

12.
【阅读导引】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要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向大自然学习,收获的  相似文献   

13.
一、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方式 1.人类对物质能量流的干预 在人地系统中,主动积极的方面是人类.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参与了地理环境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并且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地理环境.这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4.
行道树能够有效调节街道空间的微气候,优化夏季室外热环境的舒适性,并与居民健康效益存在运作机制,对人类健康福祉和城市可持续性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外城市行道树调节街道空间微气候、与城市居民热环境适应性的研究在作用机制、驱动因素、评价方法和研究方法 4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梳理,冠层特征是其发挥调节作用的主要驱动因素;热舒适指数PET和UTCI是对微气候量化结果进行评价的主要方法;研究方法从实测法向数值模拟转变,由单一方法趋向多方法结合,获取的数据类型更加多元化.但多数研究仍以关注其提供的生态微气候调节能力(物理水平)为主,影响行人居民热感知及热适应性(心理水平)的研究数量仍较少,对未来行道树与城市热环境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社会中 ,人们把能源、材料、信息看作是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其中能源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能源历来是人类文明的先决条件 ,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源 ,从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的发展 ,到人们的衣、食、住、行 ,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消耗能量 .目前人们需要的能量 ,绝大部分来自于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燃烧 .但是 ,自然界提供给我们的这些矿物燃料并不是无限的 .据估计 ,全世界已经探明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矿物燃料的总储量 ,大概还能供人类使用到 2 1世纪中期 .人类必须尽快找到足可依赖的新能源 .太阳…  相似文献   

16.
地球母亲经数十亿年的孕育,终于在300万年前产生了它的高智儿——人类。人类自诞生以来,不停地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从环境中吮吸乳汁,获得资源和能量,维持人类的生存繁衍,创造发展了现代文明。同时,也不停地向环境排放着生产和生活废弃物,改变影响着环境。  相似文献   

17.
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界干预最强烈的地方,它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以大量人群的长期聚居和直接面对面的交往实现着人类活动的综合和协调。这种综合和协调,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结晶,也是精神文明的积累,它体现着人类对美的追求。城市环境的美,决非只是市容好看与否的问题,而是衡量整个城市文明程度。一、城市环境美的着眼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活动,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自然条件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制约着城市的功能结构和形态。不同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城市的布局、结构和面貌,如山城、水乡、港口城市以…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 居住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聚居地--聚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起点,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聚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和必然产物,人类的各项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居住地,因此教材在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人类活动的场所--聚落.本单元教材主要讲述以下三方面内容:乡村和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形成和区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其中城市聚落是重点,城市化问题及解决途径是重点中的重点;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和世界城市化进程差异是学生相对难以理解的,可定位为本单元的难点.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技术》2018,(4):74-80
文章从分析网络学习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入手,阐述了物质(资源)循环与能量(人类思想)流动这一使网络学习生态系统保持生态活力、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动力机制。文章认为,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情感等"营养"体现着人类思想,是网络学习生态系统重要的能量;学习资源作为物质承载着能量;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分别承担着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角色,各种角色参与知识链和知识网中的能量流动,使人类思想得以传递,共同体中的成员得以发展。学习活动是知识链和知识网形成的关键主线,所有学习活动都可以看作是基本类型学习活动的创造性组合,因此文章进一步阐述了吸收型、实践型、联结型、协作型四种基本类型学习活动所对应的知识链。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二是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产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从当今社会来看,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环保问题,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