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I0020-I0020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索伦之眼”恒星系统内.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神秘的僵尸行星,环绕一个巨大的碎片盘。这颗行星被称之为“北落师门b”。之所以将其称之为“僵尸行星”是因为自2008年发现以来北落师门b一直被视为一个尘云,2012年才根据新的观测发现证明它的行星身份。  相似文献   

2.
《未来与发展》2011,(3):100-100
开普勒望远镜日前发现了一个太阳系外的恒星系统,其已知6颗行星中的5颗被紧密排列在母星的周围,从而形成了一个最为稠密的"行星环"。在过去的15年中,天文学家已经找到了数百个恒星系统,而它们都以各自离奇的方式存在。如今,这一新发现的系统提供了独一无二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07,(8):5-5
瑞士天文学家利用设在智利的天文望远镜发现了一个独特的太阳系外行星系统,其中的一颗行星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行星的形成是发生在恒星形成后不久,比如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就是在太阳形成后不久,剩余的尘埃在相互碰撞中形成的。但最近,科学家首次观测到,行星也有可能形成于恒星生命的末期。美国航天局利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发现,在一颗距地球1.3万光年的脉冲星周围,围绕着由碎石组成的盘状物。这颗脉冲星的前身曾是一颗巨型恒星,大约10万年前,该恒星在超新星爆炸中坍塌,形成了现在的脉冲星。天文学家认为,这个碎石盘很有可能是恒星末期超新星爆炸后产生的,但又未被完全炸飞。这个弥漫着尘埃的碎石盘与导致地球出现的尘埃物质颇…  相似文献   

5.
夜空中,璀璨恒星四周并非黑暗无物。美国天文学家最新研究指出,银河系至少存在1千亿颗行星,平均每颗恒星都至少有1颗行星陪伴。借助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天文学家对围绕红矮星"开普勒-32"运行的行星进行了观测和分析,对比开普勒此前的观测结果,首次通过研究红矮星系统得出上述结论。红矮星是一类质量小、表面温度低、颜色发红的恒星,质量通常不足太阳的三分之一。银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2007,(8):5-5
瑞士天文学家利用设在智利的天文望远镜发现了一个独特的太阳系外行星系统,其中的一颗行星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  相似文献   

7.
柳辉 《百科知识》2004,(10):33-34
天文学家根据天文观测认为,太阳系的行星结构确实非常与众不同,先不说最独特的有生命活动存在于地球,而且,就单从行星大小来说,太阳系有很多像地球这样的“小个子”行星。天文学家发现,在其他类似太阳系的星系中,行星因距离恒星太近,根本不可能形成“地球”这样的天体。在目前已经发现的至少120个类似太阳系的其他星系中,行星都是多气体的“大个子”。  相似文献   

8.
《知识窗》2012,(6)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天文学家认为。他们已经在银河系里发现一颗由曾经的庞大恒星转变而成的体积较小的行星.这颗行星完全由钻石构成。 这颗钻石行星是一个结晶碳块,直径大约是4万英里(6.44万公里),大约是地球直径的5倍。  相似文献   

9.
10.
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家族的故乡行星是出现“两颗太阳”的塔图因行星,也许这种现象并非完全是科幻情节。目前,天文学家宣称首次发现一颗环绕两颗恒星运行的行星,这意味着它将像塔图因行星一样,天空中出现两颗太阳。  相似文献   

11.
恒星家族中的小老弟 银河系中大约有75%的恒星是红矮星.所谓的红矮星是指质量最小的一类恒星,它们的质量一般只是太阳质量的7%到60%.质量小也就意味着星体内部的核反应较弱,所以红矮星发出的辐射很弱,要低于太阳辐射强度的5%,有的甚至不到太阳辐射强度的万分之一.核反应弱也导致表面温度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说中有个后羿射日的故事,据说天空曾出现过10个太阳,把大地炙烤得寸草不生,为了人类的生存,后羿用箭射掉了9个太阳。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天文学家认为一颗行星很难拥有两个太阳。科学家根据行星形成理论认为,行星不太可能在双星系统中产生,因  相似文献   

13.
按照传统的天理论,在一个恒星系统之中,都是恒星向所属行星输送光和热,正如太阳和地球一样,地球上的光和热绝大部分都是由太阳供应的。然而,最近,一些科学家宣称,他们在观测中发现了太阳系外一颗给恒星“加热”的行星。  相似文献   

14.
宇宙中不断诞生的恒星新生儿很多,但是新生的恒星一般都处于云汽包裹的襁褓之中,这个襁褓就像蚕茧一样把内部包裹得严严实实,人类无法窥见内部到底在发生什么。如今科学家通过红外透视眼——斯皮策红外太空望远镜,窥见了距离地球1000光年远的一颗婴儿恒星的襁褓内部,清楚地看到了襁褓内部的景象。  相似文献   

15.
罗伯特  曹爽  孙旭 《知识窗》2006,(3):56-57
科学家们认为,发生在137亿年前的大爆炸创造了宇宙,大约1亿年后,氢原子开始聚合燃烧,产生了明亮燃烧的恒星,但这些恒星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科学家至今没有搞清楚。美国天文学家声称,他们可能发现了宇宙的“第一缕曙光”。  相似文献   

16.
星云假说的谬误18世纪康德首先提出了星云假说。他认为,大约50亿年前太阳系只是一团气体云,即原始的太阳星云,后来其核心部分变成了今天的太阳,而围绕它旋转的一些“薄盘物质”最终成就了现在的九大行星。这种假说固然对今天太阳系的一些特性,如九大行星的共面性和同向性能够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但它毕竟仍存在许多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如果按照康德的理论,认为太阳和它周围的行星同是原始太阳星云的组成部分,那么,这些物质又何以把绝大多数的氢的同位素有选择地聚集到一起形成原始太阳,而它周围的薄盘物质却又为什么不肯束手就擒…  相似文献   

17.
恒星变变变当一颗质量与太阳相当的恒星处在"青年"阶段时,它的温度非常高,看上去颜色偏蓝。然而一旦用完了核心的氢燃料,它便呈现橘红色——星体慢慢膨胀,结构重组,最终变成一颗比此前的个头大100万倍的庞然大物,这就是红巨星。但红巨星也要继续发生变化,它内部的核反应越来越不稳定,有时温度骤升,热流四溢,有时又冷却下来,回归平静,因此红巨星时而膨胀,时而收缩。当它的能量再  相似文献   

18.
天文学家在其它恒星周围探测到的首批石质天体可能更像是地狱而不是地球。这类熔岩覆盖的行星或许将成为宇宙中司空见惯的一道风景、它们的存在将迫使天文学家重新审视有关行星形成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行星状星云是类似太阳的恒星在生命晚期抛出的气体外壳,由于中心恒星紫外线的照射发出各种颜色的光。  相似文献   

20.
孙燕燕 《今日科苑》2007,(11):35-36
这条消息一时间占据了全球各大媒体科技类新闻的重要位置——由11名欧洲科学家组成的天文观测组2007年4月24日宣布,他们首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