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古汉语的新兴介词“寻”用来引进动作沿循的路线。本文论证了“寻”从表示“寻找、追寻”的动词转化为方所介词的虚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有没有”正反问句的产生有一个历史过程,并在逐渐深入到我们的书面语和口语中。本文描写分析了“有没有”正反问句答句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并指出“有没有VP”有可能最早产生于《红楼梦》时代。在此基础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语言接触、传媒诱导、语言内部要素互动、语言的经济原则以及人的社会类推心理,并对其答句形式的发展趋势做了预见。  相似文献   

3.
借用“望洋兴叹”而产生的“望书兴叹”等说法是可以使用的,因为它符合了语言的约定俗成性。语言中的这种“习非成是”现象有其产生的原因:一是语言发展演变的不规则化:二是文字的精英化到大众化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误解;三是汉字作为表意体系文字固有的因形示义的特点。四是由于语言的“不完全分析”导致错误类推造成。“习非成是”现象应有一席之地,但不能夸大与提侣它。  相似文献   

4.
介词“冲”的三种功能都萌生于清代,它走过“运行动词——方向介词——所对介词——原因介词——原因连词”的发展历程.“动词——介词”的演变在唐宋时期已现端倪,但介词性质的确定是在清代,导致介词“冲”产生的句法因素主要是“N1+冲+N2+ V2”式中两个N和V2的次类变换.原因介词“冲”后随成分的“名词性——谓词性”变换,以及结构的复杂化是“介词——连词”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从历时发展的角度,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起点介词“自”、“从”和“自从”的语法化演变脉络进行比较分析,考察他们之间语法、语义、语用功能的差异,说明他们的功能有交叉地带,但各自又有其他介词不可取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反唇相稽”与“反唇相讥”是不同历史时期先后出现的意义上有联系的两个不同的词语。二者的语义和用法基本相似,但也有一些重要的差异。具体的语言环境、“类推造词”的心理与“重新理解”的机制是“反唇相讥”产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两词使用混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国家消亡”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国家的产生是有条件的,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不是绝对的,也不会永恒地发展下去。因此,国家也不会永恒存在,它是会走向消亡的。国家的自行消亡是要具备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的。  相似文献   

8.
“除”类介词及“除”类介词框架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以历史文献为依据,考察“除”类介词和“除”类介词框架产生的时代。“除”类介词包括“除、除了、除去、除掉、除却、除开、除着”等,产生时代各不相同,从春秋战国直到现代才完成“除”类介词的语法化历程;“除”类介词跟方位词“外/以外/之外/而外”搭配构成“除”类介词框架,各个“除”类介词框架产生的时代也从魏晋南北朝延续到当代。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介词是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笔者以调查、分析英语国家学生使用现代汉语介词的情况和现代汉语界及对外汉语界对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的研究论文、专著为基础,分析总结20余年来,有关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汉语介词的研究及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田萍 《培训与研究》2006,23(5):34-35
隐喻是类推产生的心理机制,类推是隐喻在新词语产生和流传中的具体表现方式之一,人们在认知上通过隐喻的方式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后,必然会把用于某一事物的名称类推到与该事物具有相似性的其他事物身上。“人间蒸发”是随着“蒸发"的使用范围扩大而产生的,它既突破了原来运用领域的单一性和专业性,又增强了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相似文献   

11.
汉语介词有“赋格”的作用。介词“用”所标记的格关系主要有工具格、材料格、方式格三种。本文从格语法的角度,运用变换分析和语义指向分析等方法,对后跟体词性成分NP的介词“用”所标记的三种格关系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2.
“于”、“以”是西周铜器铭文中使用最多的两个介词,“于”介引处所、时间、主动者、事情的用法是“以”所没有的,而“以”介引共事、原因的用法同样为“于”所不具备。“于”、“以”在句中的位置以及省略方面也有明显差异。尽管两者用法有少量重合之处,但总体说来,“于”和“以”的意义、功能在许多方面相互补足。这种相互补足十分鲜明而突出,是语言系统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介词框架"PP上"的形成及其所表语义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上"由方位词向介词框架标记的虚化,介词框架"PP上"也逐渐形成,在框架历时演变过程中其所 表语义也由表具体处所义发展出表示原因、凭借等抽象义,这一语义分化主要是受"PP上"的中间项、谓语动词及介词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给我"动词短语句的多角度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词短语“给我”加上动词短语用于祈使句有两种意义。表示加强语气、表达说话人意志的一种,我们称之为“给我”动词短语。“给我”动词短语句无论在句法语义上,还是在语用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为正确使用介词短语“给我”,有必要对其语法性质、语法意义、句法语义限制和语用类型作分析描写和解释。  相似文献   

15.
古汉语虚词的规律性很强,其义项虽多,但都有规律可寻。前人之研究,其述备矣。探其规律,主要为:一、实词虚化,使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如“甚”,作形容词,义为“厉害”,虚化为副词,义为“非常”。二、因对象、环境之不同,而产生义项的变化,如“于”,此介词因引进对象的不同,可作“在、比、对”等解。此外,虚词的意义与语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一是:语音的变化,使词性、词义也发生了变化,如“为”,读去声时,作介词,读平声时,作动词、语气词。其二是:语音虽不变,但词义与语音有同源、通假等关系,从而使此虚词的多义性与语音形成了对应关系。本文仅涉及第二种语音关系。现举例如  相似文献   

16.
介词"从"和"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通过对汉语中意义和功能接近的介词“从”和“由”进行一个横向的比较研究,认为:这组同义介词虽然存在相同之处,但是它们仍然在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出发,开展近义介词对比研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力图通过实词“比”的语义及语义结构来探寻副词“比”和介词“比”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同时关注了相关双音节的副词、介词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介词+X+起见”格式中,“起见”是产生见解、看法的意思.介词或引介起点、立足点,或引介凭借、原因,说话人要得出一个见解、看法,必须有个起点或立足点,有所凭据或原因,这个起点或立足点、凭据或原因就是X.在“为+X+起见”中,X具有双重性质,既是“起见”的起点,又是目的介词“为”的对象,这使得“为+X+起见”有别于“为了+X”小句.  相似文献   

19.
在详细调查有关语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因果连词“因此”产生的源流作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发现它的产生与其所在的句法结构、语义、句法功能等有密切关系。其演变进程为:因1(名词)→因2(动词)→因3(介词)→因3 宾语→因3 此→因此(连词)。  相似文献   

20.
介词“在”在汉语中属高频词且其用法灵活,致使维吾尔族学生在使用时,偏误颇多,实践中可从遗漏、误加及由“在”组成的介词结构错序等方面分析其偏误类型,并从语言迁移角度、认知角度、环境角度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从而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并适时采用“偏误预治”策略,减少偏误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