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中华武术螳螂拳研讨会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青岛市武术运动协会和青岛崂山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的中华武术螳螂拳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5月18-19日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举行。应邀前来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各界代表近百人,除了青岛武协、青岛市政府和崂山风景区管理中心的有关负责同志外,参加本次研讨会的还有武术界泰斗蔡龙云老先生、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科研部主任康戈武先生、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邱丕相教授等。另外还有数十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以及众多螳螂拳顶尖高手。  相似文献   

2.
唐韶军 《武当》2004,(8):58-58
由青岛市武术协会和青岛崂山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的“中华武术螳螂拳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5月18日-19日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隆重举行。应邀前来参加本次盛会的各界代表近百人,武术界泰斗蔡龙云老先生也不辞劳苦,兴致勃勃地从上海赶来参加了本次会议。除了青岛武协、青岛市政府和崂山风景区管理中心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武术协会螳螂拳委员会成立于2004年7月21日,该会秉承“团结、研讨、发展、提高”的宗旨,吸纳了全省各地数以千计的螳螂拳爱好者。该会主席刘长功先生是中国武术国家一级裁判,是资深的武术家。该委员会成立不到一个月,就在“三精杯第2届黑龙江省武术传统项目比赛”中大显身手。这支由小到6岁,大到68岁的共54人组成的参赛队伍,在参加决逐的86项比赛中,获金牌25块、银牌30块、铜牌31块,位居各参赛团体前列。赛事结束后,刘长功还特意召集大家进行了及时的经验总结,并鼓励大家要为了螳螂拳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做最大的努力。民间武术螳螂…  相似文献   

4.
中华武术     
鬣 。馘。g一’中华武术  相似文献   

5.
中华武术操     
编操理念:继承和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让学生领悟古老东方文化的神韵,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刚柔相济的健身方法;依词编动、以动助歌、声动齐茂。  相似文献   

6.
2000年元月29日,年逾8旬的著名武术名家王培生,和其弟子年逾6旬的大兴建筑工程总公司党委书记张全亮,在北京大兴黄村喜收新徒弟。王老新收两徒王玉松、李如波。两人同是河南漯河市人,同是1949年出生,共和国同龄人。他们均有30多年的武龄。到目前为止王老已收徒弟千余人。 王培生以吴式太极拳著称天下,他12岁起步入武林,先后拜武坛名师杨禹廷、马世清、张玉莲等,他武学渊博,根扎八方,基础雄厚,先后练过八卦掌、太极拳、还背拳、八极拳、弹腿、形意拳等。凡跟随王培生练过拳的人,均能体会到神、隐、速、险、博五…  相似文献   

7.
螳螂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螳螂拳象 形拳的一种。因模仿螳螂捕蝉的戏 纵擒打动作而得 名。据传为明末清 初(亦有说南宋) 山东即墨(亦有说 山东烟台)人王朗 所创,世称北派始 祖。发自崂山,遍传山东,如今已流行 全国及东南亚国家。 该拳流派颇多,按其劲力特点可 概分为三类,即硬螳螂(尚刚)、软螳螂 (偏柔)、综合螳螂(刚柔并重)。硬螳螂 以七星螳螂拳(又名罗汉螳螂)为代 表,着重快、变、刚。打法讲究一招多 变,招招相连,如“连五垂”、“一吐五梅 花”等;手法有勾、搂、刁、采、劈、滑、 缠、挂、崩、挑、弹、压等,以刁、采、弹、 崩为主;步法以…  相似文献   

8.
周广卿  王勇 《精武》2004,(9):9-11
螳螂拳大家多出自莱阳。被誉为武术界泰山北斗的姜化龙是莱阳黄金沟人;宋子德是莱阳赵格庄人;名震武术界的"三山"(崔寿山、李坤山、王玉山)、"两亭"(宋福亭、赵玺亭)是莱阳人:李昆山是莱阳由格庄人,崔寿山是莱阳诸陆人,王玉山是莱阳团旺崔疃人。由此可见莱阳在武术界的地位及莱阳武术家为螳螂拳的发  相似文献   

9.
螳螂拳小传     
螳螂拳始于明末清初,由反清志士王郎(王文成)所创,螳螂拳之流派有三:一是“七星螳螂拳”,二是“六合螳螂拳”,三是“梅花太极螳螂拳”,也称“梅花螳螂拳”。其技术理论与技击手法具有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双重特点,内用太极混元一贯之气,外走太极圆形;不动如泰山,动如惊雷;快似闪电  相似文献   

10.
首届西藏武术技术、理论、段位培训班经过4天认真的学习和考评,2003年8月9日结束,28位学员取得了1—4段的武术段位证书,成为西藏自治区首批通过武术段位考评的武术习练者。  相似文献   

11.
中华武术50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山同志曾任中国武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著名武术家。他亲身经历了建国后中华武术成长、发展、壮大,乃至走向世界的历程。很多重大比赛及事件,都是在他的领导和组织下完成的。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的时候,他为本刊撰写此文,以纪念为中华武术发展殚精竭虑的前人,也为激励后生沿着这条路劈荆斩棘走下去。  相似文献   

12.
李统乾 《精武》2010,(12):40-43
吾自幼习武,始于外家拳术,后人于内家拳学。每日以习拳为乐,访明师,交益友,朝于斯,夕于斯。习拳未尝停止,而思索之精神益进,不觉连篇累牍,遂成此数篇关于中华武术之个人观点性文章,并无大家可观之风范,却有令习武者深思之余韵。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术在高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撰写一篇武术在高校发展情况的文章,这个想法已经很久。2004年5月18日晚上,我在北大百年大讲堂观看了北京大学武术文化节闭幕式专场高校武术表演大会。作为武术记者,平日里接触的大多是竞技和民间领域的专业武术人士,对高难度的动作和经年累月的深厚功底似乎有点儿司空见惯。那个晚上,坐在年轻学生中间的我却有一种久违的激动。台上表演武术的学生们,动作没有专业运动员的高难度技能,也演练不出民间老拳师的深邃底蕴,但是台上、台下的学生们共同营造出的那种对武术纯真的热情让人感动不已。于是便有了采访高校武术协会的念头。从1983年北京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成立第一家武术协会开始,在全国各地的最高学府中,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武术精神为使命的学生社团组织——武术协会便一直活跃着。高校武术协会更多给我的是一种概念,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有固定的场所,人员流动性也很大,但是却拥有明确的宗旨——崇文尚武,明确的目标——发扬中国武术,并在具体围绕宗旨的目标达成中以武会友。我曾经反复考虑过这个采访应该做——学生访谈?武协总结?大事概括?或者是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但是对于具有开放性思维的大学生来说,似乎不应该给他们的话题制造任何框框。所以在我前后采访6所高校的武术社团负责人的时候,并没有具体框定他们谈话的范围,只是让他们谈一谈自己,谈一谈学校的武术协会,谈一谈高校武术,谈一谈武术。在他们的畅所欲言中,或许才可以真正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武术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于志钧  于敏 《武当》2003,(5):30-32
中华武术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功夫,它给人的观感是“神”而“玄”,俗话说,就是“神乎”,“玄乎”。我们曾看到过一些武术表演,一掌把人打地跳起来,飞出十来米远,打地真漂亮。可是,当人们冷静下来,又觉得“太玄了!”于是就怀疑“这是真的吗?!”西方人大概也是出于这种心境。一位中国医生到美国教授过太极拳。他说:太极拳的健身养生价值,美国人是接受的,然而他们不相信太极拳能对付  相似文献   

15.
中华武术分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武术发展过程中的演变与分类的诸多观点,并提出了较科学的分类方法,对当代武术竞赛项目分类、发展方向、有较新的见树。  相似文献   

16.
袭建华 《精武》2009,(7):36-37
真正的中华武术必须有中华民族固有的易学、中医学术、孙子兵法和孔盂思想等高深的民族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和多学科的科学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华武术的整体文化。世界上只有真正的中华武术可武医结合地解读人的生命规律,训练人的智、仁、勇、能,提高人整个生命历程的心身健康和生活质量是武术之本,掌握真正的武术技击能力是武术之魂。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社会中,总是存在着各种文化形态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当这种现象演变成极端状态时,就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警觉,社会因此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极端化倾向的加剧。中华武术的各种下位生存形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悖离现象,且具有极端化倾向,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通过有效方式和方法遏制该趋势的蔓延。  相似文献   

18.
中华武术扬威美洲,大概要追溯到早于哥伦布的明代航海家,足他们把石锚抛置在了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但是,由于时代已久,尚且缺乏有力的史料记载,此说不便深究而留作疑存。中国武术第一次有影响地被带入美国口岸是在1847年,是由那些被加利福尼亚淘金热驱使的中国矿工带去的。大多数矿工来自华南,他们在加利福尼亚、俄勒冈、阿拉斯加投下了巨大的赌注。可是,华工们很快便发现他们的投资并未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在众多投资者中,他们  相似文献   

19.
中华武术之悲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新 《武当》2004,(3):3-5
我们所讲的中国传统武术,指的是中国民间传统武术:“民间”,是泛指官方之外的三教九流,“非官即民”。中国传统武术的灵魂乃在“文化”和“技艺”两一个方面,这也是它在历史上历尽劫难而不死,硬撑到今天,仍被世人青睐的主要原因、从文化方面讲,中国传统武术不是单纯的  相似文献   

20.
夏风 《武当》2009,(2):1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它在健身和技击、磨炼意志,提高人格修养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深受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