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是我国十四年来理论认识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其影响意义深远,对新闻理论界、教育界亦产生了强大冲击波。如何正确对待这一历史性转折,成了人们争相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老师们在岁末辞旧迎新之际举行了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的新闻事业”研讨会,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一、重新审视原先的新闻理论与观点博士生导师宁树藩教授在研讨会上说:过去人们通常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特征、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特征,现在看来并非如此。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不是区分“姓资”、“姓社”的标志,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2.
深化期刊出版业改革的整体构想高江波一、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又一次伟大革命”,必将对整个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3.
加强新闻出版计划财务工作吴江江一、“八五”新闻出版系统计划财务工作情况回顾1、推进出版企业改革,增强了出版经济实力。“八五”期间,是出版业全面进入市场的重要时期,为实现新闻出版业逐步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适应改革的要求,出版业开始由规...  相似文献   

4.
如何用市场规律解读“三贴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整个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市场规律的影响遍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入到人们的思想深处,人们的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在这种情况下解读“三贴近”,必须考虑市场规律的要求,才能充分反映“三贴近”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5.
一、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出版社是精神产品的生产单位。长期以来,人们都是把出版单纯作为意识形态活动来对待的,包括出版科技图书的科技出版社也不例外。由于属于敏感单位,国家对出版社管理得较死,出版社没有多少自主权,所以,改革的难点较多,改革的风险也大。既然如此,那么,不改革行不行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特别是像我们这样没有教材教辅出版任务的出版社,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在改革的初期,我们意识到,继续走计划经济的老路不行了。出版社虽然还戴着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6.
“儒学计划经济”把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归罪于市场化改革,主张用“完善”旧体制的办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这是计划经济思路的一种变异  相似文献   

7.
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现今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必将引起整个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新闻宣传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中,也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我们的新闻宣传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是为计划经济鼓与呼的。新闻宣传是和计划经济的脉搏一起跳动的,所把握的是计划经济的舆论导向。现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新闻宣传工作的职能,也要相应地来一个转变。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新闻宣传与其相适应,而新闻宣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又必然是自身变革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过程。如何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鼓与呼呢?我认为新闻工作者要学好十四大文件,领会精神实  相似文献   

8.
关于深化出版改革的思考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黎秋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深化出版改革?建立什么样的出版体制?这需要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指导下,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作深入的研究探讨。现奉献粗识拙见,以作引玉之砖。1.运用市场功能,合...  相似文献   

9.
档案工作改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工作改革问题研究刘国能档案工作必须改革。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一切都在发生变化,档案部门自然如此。如何改革?如何看待新情况、研究和解决新问题,谈些个人的看法。重视和发挥三条线的作用──管理体制问题随着全国性机...  相似文献   

10.
“彩电价格战硝烟又起”,“保暖内衣真真假假”,“上证指数重回2000点”…… 市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人眼花缭乱,经济报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 从传统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体制的最根本变革。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已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焕英 《声屏世界》2008,(11):69-69
看到这个题目,有读者会觉得可笑:有计划经济之说,哪里来的“计划艺术”之谓?其实,有计划经济,必然就有“计划艺术”、“计划政治”等等。因为,经济是基础,政治、艺术是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艺术等等上层建筑。“计划政治”,是和民主政治相对而言的;“计划艺术”,是和市场艺术相对而言的。当今,中国社会在淘汰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2.
市场与竞争     
出版改革的目标集中在出版体制上。出版体制改革的目标,则是摆脱多年来高度集中计划的经济体制的束缚,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出版体制。出版业将更进一步走向市场。  相似文献   

13.
增强几种意识提倡几种精神林爱国在世纪之交,“九五”计划的第一个年头,全国上下都在认真制订跨世纪的中长期规划,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到集约型,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加强精神...  相似文献   

14.
李梅 《图书馆学刊》1994,16(2):14-15
图书馆工作改革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李梅(鞍山市图书馆)多年来,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面对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就暴露出很多弊端。作为图书馆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发挥自己的社,职能,更好地为社会和读者服务,是当前急需探讨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长期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党报,面对迅速变化的媒介生态条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水土不服”,很多党报仍然面临着发行下滑、读者减少、经营亏损等困难。很多业内人士开始不断追问:市场化改革是否会导致党报的影响力不断下降,陷入边缘化的地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满足读者需求的平衡点在哪里?主流新闻怎样能够贴近读者?党报的运行机制如何适应市场的要求?作为江苏省委机关报的《新华日报》知难而上,在1995年、l999年和2002年连续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改版,创新办报理念和管理机制,对上述命题做出了出色的回答:压缩“一厂一店一村一校”的微观工作经验报道;倡导精选新闻信息,改革版面编排,锁定主流读者;明确提出内容结构上要形成“龙头凤尾”的格局,并在体制上予以保障,从而有效提升了党报在报业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这期间,有一个明显的新旧事物混合、新旧观念混合的“过渡带”,所有的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过渡色彩。”那么,这期间的新闻工作是否也有“过渡色彩”呢?如果有,是一种什么样的色彩呢?研讨这个有没有实际意义呢? 问题提出来了,需要分析和回答。我想,新闻工作没有在“世外桃源”中进行,因而无法超越历史的“过渡带”。说新闻工作不存在“过渡色彩”是不真实、不科学的。 在总的格局看,新闻工作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新的市  相似文献   

17.
一、“把关”难,难“把关”一般而言,出版社作为意识形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部门,尽管其产品具有物质属性和商品属性,都存在“把关”问题,不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也不论是实行市场经济,还是实行计划经济,在这一点上,并没有根本的区别。但是,在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把关”不难。  相似文献   

18.
《传媒》2016,(6):6-7
王庚年:媒体领域也要进行“供给侧”的改革
  面对传播格局、舆论环境的变化,传统媒体哪些问题亟待解决?面临着哪些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我国是“媒体大国”而非“媒体强国”,需要对媒体进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实现现代转型。我国媒体目前的现状是“多而散、小而全”,大多都是单一的媒体配置。无论是广播、电视、报纸,都是分为四级--中央、省、市、县。计划经济带来的这种分级、行政的媒体格局需要改变。需要上下齐心开始,来整合资源,进行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真正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媒体发展之路。如何尽快地转型?要走集团化、综合化之路--以综合媒体、融合媒体发展为方向,改变单一媒体、手段的模式,整合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无论是党媒、商业媒体还是自媒体,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需要广泛覆盖、形成合作,尽可能地吸引更多的受众。如何打造体现自己独特价值、风格和气度的品牌?如何实现同一品牌向多终端、多平台的延伸?如何构建一条多媒体业务链?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也开始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转变。上个世纪80年代 ,是这个伟大转变的重要阶段 ,特别是在这个年代的前期 ,社会上虽然还没有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名词 ,但实际上当时讲得最响、用得最多的说法———搞活经济 ,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法的雏形 ,或者说是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愿望的最初体现。那时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一种最普遍的说法叫作“计划指导” ,如何处理搞活经济与计划指导这两者的关系 ,就成了20世纪80…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报业“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运营机制的完善,报界渐渐从传统的“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转变。作为直接衡量受众需求满意度的晴雨表——发行量,日益受到报界重视,大部分报社已把发行工作置于报业经营的龙头地位。显然,原计划经济体制下沿袭已久的发行观念和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如何在市场经济中有效地开展党报发行工作,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