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能够反映所要学的知识、又能够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相关联的问题,通过解决这类问题,学生可以发现其中的关系,能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概念。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技能操练式教学模式,更能使学生对学科知识形成深刻的、结构化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可以迁移的问题解决思路,而且对本学科形成更为积极的兴趣、态度和信念。因此,“问题解决”教学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等学习理念完全一致。“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下的“问题”所含的信息可能呈模糊或混乱状态,有时看上去甚至相互矛盾,其内容丰富,目标涉及面宽,答案具有不惟一性等,所以,“问题”与普通习题相比能对解题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构成挑战,更能引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和激发求异思维。基于“问题”的特殊意义,本文着重阐释生物教学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下“问题”的生成策略。 相似文献
2.
学习的过程就是问题形成和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是个体克服生活、学习、实践中新的矛盾时的复杂心理活动。本人就"问题解决过程"和"‘自问自探’教学过程中‘问题解决’的理念与实践"进行了探究,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是原国家教委师范教育科研项目,由临沂师范学院和临沂市教委共同承担,临沂师范学院数学系教法教研室和临沂市教研室负责具体实施。该项目于1996年7月启动,至今已历经四年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受到国内数学教育界的重视。为顺应我国21世纪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推动素质教育工作的发展,探索在素质教育进数学课堂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现将“问题解决教学”形式的数学学习研究情况总结如下。一、问题的提出多年来,我国数学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思想观念、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4.
“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与学.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围绕问题组织教学,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强烈的问题意识,再应用巳获取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一堂课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于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之中,最终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目的。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景启发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那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教材课题进行问题教学.在此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林淑珠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3):60-61
“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已成为很多国家教育界研究的热点。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所谓问题解决,就是运用先前习得的知识去探索新情境问题答案的心理过程,或者说是在新情境下通过思考去实现学习目标的活动。就是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把问题解决看做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将学生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探索——研讨——创造”, 相似文献
6.
策划人语/张文杰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数学教育兴起了一个热门话题——问题解决。1980年4月,美国全国教师联合会理事会公布了一份名曰《关于行动的议程》的文件。议程的第一条就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数学教学的核心。进而提出数学课程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解题的定义和方法应予扩展,使之包括范围更宽的手段和方法;数学教师应创造更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气氛;应为所有的年级编制传授解题技巧的适当的教材;教学科研应侧重于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的本质,找到提高解题者的能力的有效途径。继尔,世界各国以“问题解决”为名,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教学改革,并在探索实践中对“问题解决”下了各式的定义。《CockcroftReport》:那种把数学用之于各种情况的能力,称之为问题解决;《21世纪的数学纲要》:问题解决是学生应用以前获得的知识投入到新的或不熟悉的情境中的一个过程;《国际教育词典》:问题解决的特性是用新颖的方法组合二个或更多的法则去解决一个问题……虽然对“问题解决”的描述不同,但“问题解决”教学的目的是明确的———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目的,是过程,是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因而,数学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7.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熏即PBL)作为一类新兴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国内诸多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发挥效用。以问题情境、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于问题的学习,其过程中就隐含了心理学界的一个老课题———“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其实基于问题的学习中的问题解决具有独特的模式结构和作用,本文将就此作详细地分析。一、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概述PBL于1966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首创,并在医学界首先得到启用。在经历数十年的教育推广和修正后,PBL已在各个教学领域中得到应用,有许多院校采用这种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解决”教学法的由来与对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界的数学教师协会提出了“以问题解决为学校教育中心”的口号, 相似文献
9.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本课题力图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寻找“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研究“问题解决”促进“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在新的情况下,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找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而数学问题解决是以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教学手段和艺术。它具有四个显的本质特征:一是它强调学习的主体性。“问题解决”教学,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直至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二是它强调学习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数学,探究新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2.
张建新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5,(2):69
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难发现,要想提高学生数学的解题能力,必须切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尤其是教师在教授新的数学知识时,往往应当重视把学生原本具备的数学知识和当下学习的新知识有机结合,这样可以发掘新的数学的认知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多带领学生去探讨问题,多进行讨论交流这样的教学策略.一、预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课堂环境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状态中.教师在给学生授课的同时,往往会受到不同原因的影响,这其中最最 相似文献
13.
"问题解决学习"模式是探究性教学模式之一。本文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创设情境,引入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推断假设,确定方案;执行方案,验证假设;反思结果,总结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举例说明了该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学理论研究表明,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头脑中主动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真正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只有发生在与学习者的认知与知识背景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中才是有效的.因此,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问题的表述和呈现方式就成为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和前提.所谓的问题解决,指的是从尝试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它包括从已知状态到目标状态的守候运动过程。一般可以把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数学应用问题,反映现实特征问题,包括来自日常生活的问题和其他学科的问题;另一种是数学中的非常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需要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方法和算法涉及到通过探索可认知的未学过的知识、方法和算法。要构建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模式,则无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问题情境的设置就成为深化问题解决教学的一个有效的突破口。因为如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被吸引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则相应的问题解决心理运行机制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扩展,进而帮助学生全方位地把握知识的脉络和结构,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数学问题解决是一种高级认知过程。它是利用已习得的概念和规则。产生出新的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研究表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取决于个人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的多少及其组织结构。这里强调知识的多少,并不意味着个人头脑中的知识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于是在我们面前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掌握数学知识才有助于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或者说,怎样才能促进学生良好数学解题模式的有效建构呢?对这个问题的正确回答有助于为数学教材和教法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当代思维科学、认知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方面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我们认为。良好的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应具备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6.
17.
18.
习题课是很重要的课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习题课目前并没有很好的教学模式可供借鉴。"问题解决式"习题课以"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为依据,其操作程序为:习题—习题中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师生合作解决问题,学生整理反思,变式练习。这一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生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9.
习题课是很重要的课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习题课目前并没有很好的教学模式可供借鉴。“问题解决式”习题课以“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为依据,其操作程序为:习题-习题中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师生合作解决问题,学生整理反思,变式练习。这一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生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0.
策划人语/张文杰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数学教育兴起了一个热门话题——问题解决。1980年4月,美国全国教师联合会理事会公布了一份名曰《关于行动的议程》的文件。议程的第一条就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数学教学的核心。进而提出数学课程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解题的定义和方法应予扩展,使之包括范围更宽的手段和方法;数学教师应创造更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气氛;应为所有的年级编制传授解题技巧的适当的教材;教学科研应侧重于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的本质,找到提高解题者的能力的有效途径。继尔,世界各国以“问题解决”为名,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教学改革,并在探索实践中对“问题解决”下了各式的定义。《CockcroftReport》:那种把数学用之于各种情况的能力,称之为问题解决;《21世纪的数学纲要》:问题解决是学生应用以前获得的知识投入到新的或不熟悉的情境中的一个过程;《国际教育词典》:问题解决的特性是用新颖的方法组合二个或更多的法则去解决一个问题……虽然对“问题解决”的描述不同,但“问题解决”教学的目的是明确的———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目的,是过程,是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因而,数学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