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催化剂。近年来,我校始终以家长学校为主阵地,传授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有效促进了家校共育。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我校多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办好家长学校是构筑育人平台、整合教育合力的必经之路,而建章立制是家长学校规范管理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宁夏教育》2008,(6):82-83
青铜峡市第四小学坐落在正崛起的城市东区,于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900平方米,建设规模为36个教学班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是一所环境优美、  相似文献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的时代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南开大学党委历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实践中形成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4.
今年7月以来,遵义市教育系统开展的以主题为走进发展,定位事业坐标;走进民生,定位价值坐标;走进学校,定位均衡坐标的坐标定位活动在全市教育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全市各校纷纷将坐标定位主题活动延伸至教育工作各个环节,掀起了荡涤思想、校正坐标、转变作风、推动发展的热潮,定位事业、价值、均衡坐标绽放教育特色异彩。  相似文献   

5.
位于黄海之滨的山东省荣成市第十二中学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约4.3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约2.43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6个,学生1082人,教职工110人。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餐厅楼、多媒体教室、图书室、运动场、足球场,各类建筑设施布局合理。按照校  相似文献   

6.
<正>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求做到"三全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如何具体落实?系统设计的全面与模块、细节的衔接、呼应如何兼顾?具体的实施途径可以有哪些?德育工作落于细微、见于长远,在大德育观背景下,如何"强化德育渗透,处理德育工作全面性中的衔接与呼应"问题,是关系学生成长的首要教育课题,也是关乎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社会命题。以大德育观理念,借鉴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工作实践——以  相似文献   

7.
于春吉 《中国德育》2014,(15):66-67
正办学特色是现代学校的重要竞争力之一。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小学(以下简称"金石滩小学"),位于国家5A级景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炼了"精诚教育"的办学理念,根据地域文化特点提出打造"旅游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特色学校文化,以"四个文化"(校园环境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理念文化)建设为依托,以"六个走向"(走向金石滩、走向金州新区、走向大连、走向辽宁、走向中国、走向世界)和"三个进入"(特色进入学校、进入课堂、进入教材)为途径,全力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构建了全新的金石特色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中国梦——行动有我:中小幼学生'成语中国'微电影征集展播活动"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五育融合的具体实践.该活动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影视教育的有机结合,基于技术赋能,优化活动全过程,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和媒介素养,实现全面育人.研究全方位回顾了2019和2020年度该活动的开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和活动作品分析,指出该活动成效良好,但在作品选题、剧本创作、微电影制作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了要重点关注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加强活动指导教师培训等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利 《四川教育》2020,(4):22-22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参与·体验·感悟·成长”为主题,以活动体验为核心,通过探究、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一、突出德育实效,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我们制定了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深化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大力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  相似文献   

10.
【正】金秋时节,2010年度北京市20名师德标兵名单公布,其中就有李邓化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国家级电子信息与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正如她的学生所言:"师德标兵是校园里最可爱的人"。李邓化从教18年来甘为人梯、爱岗敬业,以崇高的师德赢得了广大学生最真挚的爱戴。  相似文献   

11.
薛辉 《新课程研究》2009,(11):109-109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从这句话中,不仅可以看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更可以体现出为人师的一份职责。教育的真谛需要用心一点一点的感悟,要明白真爱是金的道理,知道真爱是打开“心育”之门的钥匙,所以坚持从“心”开始的教育才是最真最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渗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对于管理育人来说是多么重要。著名教育家马卡连奇就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在学校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总是把造花房、环境布置作为重要的任务,努力营造一种追求完善高尚、催人奋发向上的环境。“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一个整洁优美、文明健康、融洽和谐、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校园文化,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催人奋进,教人文明,给人以“夜雨瞒人去润花”的熏陶和感染,使全体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同时对学校的特点或特色的形成,有着进一步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此,我们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深入研究这块管理育人新领域,从中挖掘出更多的教育资源。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认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四育”。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阵地,“和喈、愉快、关爱、激励、合作”的课堂气氛,将对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若能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将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  相似文献   

14.
卢望军 《班主任》2014,(6):8-12
正如果说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那么教育的理想便是为了理想的教育。什么是理想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就是尽可能多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好公民的教育。理性而理智的理想公民,是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的基石,更是健全并保证这个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而这一块一块基石的成型,除了家庭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力,学校教育也是举足轻重的一环。我的工作性质,要求我自己做一个好公民;我的工作过程,逐渐把我自己塑造成一个好公民;而我的工作内容,便是尽可能地培养更多好公民。从  相似文献   

15.
袁文娟 《班主任》2010,(3):32-35
活动和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丰富而富有童趣的活动是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学生认识世界、模拟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多年的实践证明,活动是遵循教育客观规律,帮助学生实现从当前状态到可能状态的有效路径。班队活动作为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文化建设一起承载着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全面实施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学校的功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人们不再把它作为简单的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而是作为培养适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身心健康、智力、能力兼备全方位人才的育人基地。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校园文化以其潜在而又巨大的育人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校园文化真正成为一个学校的活力与灵  相似文献   

17.
《辽宁教育》2013,(2):44-46
有一张照片,让人怦然心动:画面上,几个孩子昂着头张开双臂拥抱一片广袤的田野,此时,阳光洒在秧苗上,仿佛弹奏一首绿色的交响曲,而他们的欢笑也和着这旋律迎面而来。有一个场景,让人肃然起敬:校园绿荫下,师生二人席坐,老师的一只手搭在学生的肩头,他们在轻轻地交谈,那份平和与友善的场面,吸引了远处孩子们好奇的目光。有一番话语,让人经久难忘:"我发现我没有想的那么坚强,我开始害怕了,害怕与这里的一切分别。三年了,在学校里我一直伴随着阳光而成长,一旦分别,怎能不  相似文献   

18.
石金先 《教师》2014,(25):121-122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纲要》还提出,学校应该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原则,"关心每个学生,促使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如何落实《纲要》提出的要求?这就需要依据学校自身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提出  相似文献   

19.
刘栋国 《中国教师》2013,(Z2):36-36
几年来,我们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注重文化引领、突出人文熏陶,立足特色强校"的发展思路,以"建设学校文化,打造特色品牌"为发展目标,从环境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方面,建设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以文化统领干部、教师的思想,统领师生的人生目标,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推动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立足以"文化"这张名片,扮靓附小教育教学的新辉煌。一、建设环境文化,提高育人品位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校园的点晴之  相似文献   

20.
蔡庆勉 《课外阅读》2011,(10):352-352
浙江省教育厅刘希平厅长说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教育,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没有教育,没有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谐社会就缺少基础。那么创建一个和谐的班级文化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这种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让他们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这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人文的进步。只有有文化根源的班级,才是学生永恒的记忆。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精神,班级文化对陶冶、塑造学生高尚情操和优良品德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开展特色班级文化创建活动,是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深化,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班级文化的创建一定会打造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我从事农村一线教育当了二十年的班主任,我就农村班级文化建设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