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所共同探索与实践的一种教育模式。借助行业和企业的资源来发展职业学校教育是实现校企双赢的有效途径。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构建科学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提升师资队伍质量,改革学生评价机制,以岗位能力为导向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等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
“定岗双元”培养模式是针对某一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双元(学校元和用人企业元)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和计划,确定理论与实践的课程体系,开发和融合校企双方的教育教学资源.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组织教学,深度培养,最终使学生(学徒)不仅能较出色地胜任岗位(群),而且知识层次、职业素养以及职业能力均获得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3.
我国旅游行业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校企双方人才共育,培养的人才标准符合行业发展需求,满足企业岗位需要.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学校、企业互相配合,全程参与,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强化职业角色,提高职业能力.在实践中,要正确选择旅游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是我们推行该模式的保障,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该模式推行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4.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它紧密依托行业和企业,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设置专业,改革课程内容,合作开发教材、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教学体系。这是职教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文摘     
《江苏教育》2012,(27):63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定岗双元"培养模式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定岗双元"培养模式是针对某一岗位(群)的职业要求,双元(学校元和用人企业元)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和计划,确定理论与实践的课程体系,开发和融合校企双方的教育教学资源,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组织教学,深度培养,最终使学生(学徒)不仅能较出  相似文献   

6.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参与的"三元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准员工,在入学之前学校、企业、学生就签订"三方协议",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校企合作共建育人平台,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实行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双导师"制,校企共同完成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刘莹 《文教资料》2013,(10):126-127
在传统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不能充分结合,无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导致专业教育与就业能力脱节,加上学校教育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不一致,更加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高职院校动漫专业教学为了达到企业岗位的需求,就要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之路。  相似文献   

8.
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化专业结合自身特点探索了引企入校,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实践模式,实现了校企互动,资源共享及学校、企业和学生多赢。  相似文献   

9.
"工学交替、订单培养、能力递进"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基于"校企共建班"校企合作框架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合作企业签订培养协议,根据企业用人岗位职业技能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育人才。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目前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能力培养的三个不同层次为:其一是较低层次,满足企业短工需求和季节性劳动力需求;其二是中同层次,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技能,可采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其三是高层次,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学生具备岗位技术技能和高层次的职业能力.若干学校在这三个层次的实践,略知学校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武层次.  相似文献   

11.
我校制糖工艺专业是全国和广西的特色专业,在学校、企业全程参与下,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主线,校企合作构建了"八学段"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一体化格局。  相似文献   

12.
"校企共同体"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新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结构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人才结构的变化、职业岗位的变迁以及人们就业观念的更新,都为高职教育及其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推行"校企共同体"建设,建立校企联动机制,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职业岗位培养模式,使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课堂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密切结合,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时效性、适应性、针对性;学校提出"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方向和理论,是对高职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新诠释、新发现和新创造;学校提出"创业带动学业,提升就业能力"的创业教育理论成为引领新时期高职创业教育的新思维、新模式,高职学生创业园的建立成为新时期高职学生创业与就业的新平台,高职学生创业园成为高职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和人生价值的理想港湾.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5,(70):167-168
随着中职教育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会计电算化专业是学校主要建设专业之一,必须校企合作共同构建"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岗位核心能力的初级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形态。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学校应制定必修和选修相结合、梯度式的工学结合计划,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工学结合质量监控体系;企业应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并将工学结合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学生应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在校企生三主体维度下融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校、企业、学生的团体荣誉感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展项目导向、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电子商务专业定位、特色培养方向细分、创业实践教学以及与之配套的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三级递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院初期的专业建设基本情况,重点阐述特色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历程及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院实训场地和设备不足问题,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场景和就业岗位,实现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7.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电子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对本地电子行业人才需求及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调研与分析,按照能力递进规律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层,将电子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专业基本能力培养层、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层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层,并将创新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训导贯穿其中,由此形成"3+2"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校企共同制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实施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共同考核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工学结合是解决动漫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与生产脱节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工学一体、角色转换"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选择优质动漫企业来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校企共建课程体系和实训基地,把企业项目导入课堂,在校企共建的工作室中推行项目导向教学,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并通过学生身份向岗位身份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业与职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体系是指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保障高职学生具备预期的职业能力目标,保障人才培养符合行业标准、学校标准、企业标准,由学校、行业、企业联合组成测评团队于每学年根据学生应当掌握的职业能力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能力测验与评价的体系.这种测评体系使高职院枝人才培养能够符合"三个标准"、发挥"四个自主"、"四个保障"和"四把标尺"的作用.但作为一种考评体系,如何发挥其公平性、科学性仍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校企双元育人面临"新商业"转型升级凸显专业建设滞后,专业课程建设与职业岗位群发展脱节,专业教学工学结合的深度不够等现实困境,需通过"六参与"巩固校企合作机制,"四衔接"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五结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五对接"构建工学结合课程,实现专业群产教融合的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