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在,有些新闻写得呆板、俗套,不够生动,读者不大愿意看,听众不大愿意听。要改变这一现状,锐意求新,使题材新、立意新、角度新,固然重要,同时也不可忽视新闻语言的改进。最近,我翻阅了一些省、  相似文献   

2.
所谓背景,即对人物、事件起到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在新闻写作中,适当地穿插背景材料,不但有助于阐明事件的真相,而且能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新闻价值。近年来,我在新闻采写中,注意挖掘背景材料,巧用背景写新闻,获益匪浅。如何运用好背景材料,写出有份量的新闻稿,我的体会是:深入思考,做到事先谋划,细心挖掘,掌握第一手材料;巧妙穿插,落笔要言简意赅。深入思考,做到事先谋划。新闻事件往往是由各种因素汇集在一起产生的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采写一个新闻事件,要将其放到大环境大背景…  相似文献   

3.
徐军国 《新闻前哨》2003,(11):33-33
背景是指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的说明,它解释事件发生或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为烘托或表现主题服务。而巧用背景不仅增加文章的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而且还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能全面地把握和理解新闻事件和人物。 在新闻报道中,巧用背景非常重要。今年2月,有  相似文献   

4.
运用典故,在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在新闻写作中是否也可以用典?回答是肯定的。新闻用典的主要形式新闻写作中运用典故,大体有这样几种形式:一是直接引用典故、名人名言、诗词名句入题入文。直接引用入题的如1982年9月2日《人民日报》专访标题《不尽长江滚滚来》直接引用杜甫《登高》的诗句;1983年1月13日《铁道建设报》通讯标题《江山代有才人出》,直接引用清代诗人赵翼《论诗》中的诗句入题;《河南石油报》2005年4月15日通讯标题《而今迈步从头越》直接引用毛泽东的诗句入题。二是变换运用典故或著名诗词。如1981年3月23…  相似文献   

5.
动词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如果一篇文章的句子中能用上几个新鲜活泼的动词,就会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一篇好文章正如一盘好菜一样,动词是诸种佐料中的“味精”。美联社1974年修订的《编辑手册》中对记者的新闻写作提出了十条要求,其中第六条就明确规定:“要牢记,一个句子中至少应有一个实体动词,而这个动词应当是句子中最重要的词儿。”我国新闻界虽然没有对记者在写作中使用动词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实践已经证明:  相似文献   

6.
7.
写好社会经济新闻浅议滕雪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永远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和重点工作。作为是党和政府喉舌的媒体,自然其报道中心和重点也离不开经济新闻这个主旋律。但是,看经济新闻,不如看社会新闻,这是现在一些读者的心理。造成这种认知偏差,主要是经济新闻过硬、没看头,新闻性弱,政策、法规、制度,这些东西吸引不了读  相似文献   

8.
借助比喻,形象说理,是一种间接的论证方法。它可以使那些抽象的事物和不易说清的道理具体化、神态化,以形传神,以形附理,通俗明了,好懂好记。比喻在言论写作中被广泛运用。笔者对我省近年来广播优秀节目评选情况进行了一次统计,从1984年到1987年4年中,共评出一等奖评论10篇,其中运用比喻的就有7篇,占70%。第五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获特等奖的评论《莫把衙门抬下乡》,就是运用  相似文献   

9.
写活新闻是媒体生存、竞争、发展的要求。有一个新潮的词叫注意力经济。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吸引了眼球的东西我们才会去了解。新闻以什么吸引读者眼球?新闻靠其活来赢取读者。新闻的活并不排斥新奇快,并不与新闻的真实对立,活不是媚俗。而是在真实的基础上强调引导性、政治性。活写新闻,是指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可以多种多样的,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是创新的,变化的。著名新闻工作者艾丰说“新闻是变动的,新闻是流变的”。真正的新闻是活蹦乱跳的,从来不一成不变。活的新闻不仅体现在时间上,而且指事物有了新的动向,那么这新闻是活的,是“活鱼…  相似文献   

10.
著名战地新闻记者阎吾说:“现场短新闻篇幅短小精粹,时间性强,不能精雕细刻,不是作工笔画,一定要用白描的手法去写,做到文笔简洁形象。”巧用动词正是做到文笔简洁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现场短新闻写作中使用动词十分必要动词是陈述人和事物的动作、行为、变化等的一类词,是语言词汇中最生动、活跃的一个因素。古今名家赋诗著文都讲究用好动词。黑格尔明确说过:“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见诸现实。”《左传》上的《曹刿论战》可说是一篇新闻体散文,全文不过200余字,动词就用了56个。曹刿这个人物能栩栩如生地立于历史读者面前,其形象经历两千余年而不衰,不能不  相似文献   

11.
新闻背景运用得好,可以使新闻价值增值,增强报道的宣传效果。在写作中有意识地、恰当地、巧妙地运用新闻背景,就能有力地阐明报道的主题,增强报道的说服力。 1999年7月26日新华社电讯稿发表了我采写的《长江口外出现一块新生岛屿》全文只有400字,但较好地运用了新闻背景: 新华社南京7月26日电 位于启东长江与黄海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中的背景材料虽然不是主体,但具有衬托、点缀、解释新闻事件、交代有关新闻事件的历史和环境的材料,对新闻事实作进一步解释的功能,从而使整篇文章精练、丰满。必要的背景是新闻的一个组成内容,它可以使新闻更准确、更清楚地反映客观事物的面貌,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并从中获得启发和教育。但如果背景材料运用不当,也会喧宾夺主,其效果就会适得其反。为此,要使背景材料运用得当,应根据需要因稿而异,为紧扣主题表达新闻事实服务。运用材料也不宜过多,应在关键问题上交代背景,选用的背景材料要典型,文字要简洁、精练。在新闻…  相似文献   

13.
正编者:2013年对燕赵晚报首席记者李梓可谓是大丰收之年。在这一年他收到几个证书——2012年的2篇作品被评为河北省好新闻和赵超构好新闻。其中,《七妈妈办展览,痛揭"人流无痛"》报道,荣获河北省好新闻一等奖和赵超构新闻奖特等奖;《网友晒日军侵占石家庄罕见铁证》一文,荣获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其次,他在燕赵晚报"每月一星"评选活动中,连续两个月被评为"星记者",而且所采写的报道,90%以上获得良好、优秀、最佳质量奖。这一年,他再次  相似文献   

14.
当年辽宁田径队教练马俊仁和他指导的运动员,由于训练科学、作风踏实,多人多次大幅度地打破女子中长跑世界记录,他们在记者的笔下被誉为“马家军”而风靡全国,这一比喻用法典型地反映出了一种新闻的语体特征。新闻是通过媒介向大众及时报道各种最新的变化。为了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新闻语言运用实践中形成了新颖、生动、准确,以及渗透性、流行性、创新性、变化性等语体风格。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的运用,其内涵和产生的效果,与这种语体风格有许多天然的联系,如:比喻是把已知的事物和未知的事物联系起来,这就具有了新颖和渗透性特…  相似文献   

15.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原则。然而,在目前的某些通讯体裁的新闻中,失实的现象屡有发生。如湖北法制报最近刊载的一篇通讯写的是某公司一位科长想用电击死自己的妻子,以达到同被他多次奸污的小姨子结婚的目的,结果丑行败露,事与愿违,受到了惩罚。发表  相似文献   

16.
经过认真的采访,了解、掌握到许多材料,跟着就遇到了一个新问题:写什么?是写新闻,是写通讯,还是写文章?……给报刊写稿,究竟运用什么体裁形式来写,本来应当根据材料的内容、价值和当时宣传的需要来考虑和决定。可是,有些写稿者往往不是根据这个前提来考虑,而是根据个人好恶、个人欲望来写。结果常常把应写新闻的写成了通讯,把该写通讯的写成了其他体裁。当前,一种较为普遍的倾向是,有人热衷于写大块头的通讯,不愿写新闻.非写新闻不可时,就把好材料搁在一边,留着写通讯。而把意义不大的材料,写在新闻里。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同志重视通讯,而不大重视  相似文献   

17.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原则。然而,在目前的某些通讯体裁的新闻中,失实的现象屡有发生。如湖北法制报最近刊载的一篇通讯写的是某公司一位科长想用电击死自己的妻子,以达到同被他多次奸污的小姨子结婚的目的,结果丑行败露,事与愿违,受到了惩罚。发表  相似文献   

18.
上期本文谈到新闻中的比喻,介绍了明喻、隐喻的运用.现在,再谈谈借喻. 所谓借喻,是指直接用喻体去代替本体.据《辞海》解释,借喻“正文和比喻的关系比之隐喻更为密切.全然不写正文,也不用比喻语词.只用比喻来作正文的代表.”换句话说,借喻不仅不用“象”、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属于政论文。这种文体主要是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宣传和解释。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分析和论述。一篇优秀的评论文章.往往是在谨严的逻辑推理和证明的基础上,辅之以生动的形象手法,使受众不仅信服作者所讲之理,而且能激起受众热情,使受众受到感染和启发。比喻是作者思想的体现,同时也是作者艺术手法的展现。作为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认知性辞格和重要的表现手法,比喻较为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文体。但不同文体的功能、特点不同,写作要求也不尽相同,因而用喻方面也带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新闻评论以阐释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关注现实中的热点问题为己任,其用喻特点表现在以喻释理.时代感强,重在神似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二)比喻要通俗.新闻是写给广大读者阅读的,所以新闻中用的比喻也应注意通俗易懂.现在,有些新闻中的比喻,有意追求神平其神,使人们读后不是一目了然,而是越看越糊涂,这就失去了比喻的意义和作用.有的同志举出一例:报道英雄人物时,常用“冰山上的雪莲”之类的比喻.其实,见过冰山上雪莲的人虽然不能说没有,毕竟是极少的.新闻中用这样的比喻,只能使大多数读者看后感到茫茫然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