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雪俭 1939年1月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市,中共党员。病理生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前列腺疾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1993年以其科研成果为牵头所在的病理生理学科被评为博士点。1995年被聘为博士后流动站的合作教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常务编委,中国男科学杂志编委等职。1992年获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1998年长春市劳动模范,2003年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共发表论文23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发明专利3项;获部委级科技进步奖8项;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面上课题5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专题项目1项,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项目1项,部委级课题多项,共引进科研课题费300余万元。加上日本政府的无偿援助共引进科研经费1800余万元。培养研究生6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8名,博士研究生36名,博士后6名。  相似文献   

2.
张力     
<正>张力:管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力,管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人因工程、安全管理研究与教学,开拓了国内人因可靠性分析(HRA)研究领域,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防科技项目、省部级课题40余项。系统地建立了人因可靠性分析理论和方法体系,成果在国内核电站和军工行业广泛应用,主持完成了大亚湾核电厂、岭澳核电厂、岭东核电厂、秦山核电  相似文献   

3.
<正>专家简介:陈霸东,清华大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教授、博导。研究领域涵盖信号处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及脑机交互;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以及"973"课题各1项。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10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第四军医大学全军消化疾病研究所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主要的标志是出现了四个“高”。一是承担了一批高水平的国家课题: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课题,1项“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课题,1项国家攻关计划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二是获得了一批高等级的科技成果: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新药证书1项,国家专利1项; 三是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其中在国际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5部; 四是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骨干:毕业的研究生中任军区总院、中心医院、军医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或肿瘤科主任、副主任的有11人。四年来,从全军医学专科  相似文献   

5.
刘德森1959年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系毕业。1996年至今任西南师范大学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光电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特等奖、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和省市科技进步奖共11项。发表新型实用专利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著4本,参编科技专著2本,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人,博士研究生3人。曾获得国防科工委"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全国光纤通信与集成光学杰出贡献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等荣誉。  相似文献   

6.
上海现有50所高等学校,其中全国重点高校8所,部委属高校28所,上海市属高校22所。建国41年来,高等学校已形成了一支基础扎实,力量雄厚的科技队伍,有从事研究和发展的科技人员18000人,其中正副教授约5000人;有博士点209个,硕士点558个,在校研究生10000人;理、工、农、医类高等学校设有研究机构350个;有一批较现代化的实验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的高等学校认真贯彻党的科技方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积极组织科技力量为振兴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科技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10年来,上海高校共取得科技成果约6000项,其中获得省市以上各种成果奖励约1800项,国家级奖200项。近年承担各类研究约8000项,其中承接国家和国务院各部门课题1000项;“八六三”高科技课题80余项,“七五”攻关课题46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000余项;企业委托课题2000余项。每年取得科技成果约700项,在国内外发表各种论文9000余篇。上海高校已成为上海市科技五路大军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军。  相似文献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是我国设立的层次较高的基础性研究课题,具有探索性强,未知数多,研究周期长,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我校(第二军医大学)自1985年开始组织申请基金的工作以来,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5项;获研究经费286.6万元;目前已完成研究课题40项;其中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上海市专利成果一等奖1项;其他级别的奖10余项;共发表论文1700余篇;培养研究生170名;在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基金课题来之不易,它经历了严格的评审和筛选,必须倍加珍惜。我们坚持分类管理,动态管理的原则;从计划落实,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总结验收等多个环节入手;抓住重点,发挥科学管理的综合优势,使管理和研究工作环环相扣,紧密衔接,保证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十一五"期间陕西省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项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提升陕西基础研究水平、合理规划陕西省科技和学科建设以及促进陕西省地方科技人才培养等提供借鉴和参考。1陕西省"十一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1.1资助项目数和经费总体情况分析表1的数据表明,"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共承担科学基金项目3588项,资助金额超过11.5亿元。  相似文献   

9.
正专家简介:石玉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研究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包括青年基金项目1项和面上项目1项;国土资源部行业专项基金1项。以科研骨干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共发表论文80多篇。2011年,获首批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年"地质英才"称号,2013年入选首批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10.
我校自1985年起先后经上级批准的上海市重点学科有消化、内分泌、血液、成人心血管、围产等15个。这些重点学科中博士导师占全校博士导师总数的60%;自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制度以来,15个重点学科共招生和培养博士生129名,硕士生508名。在“七五”期间,15个重点学科共争取到局以上的重点课题254项,占全校总课题数的52.37%;其中国家“七五”攻关课题16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75项,部委重点课题20项,分别占全校同类课题总数的47.06%、55.15%和66.47%。15个重点学科在“七五”期间共获得市以上重大科研成果奖51项,占全校获奖总数的50.5%;其中国家级奖5项,部委级奖21项,市级奖25项,分别占全校同类成果奖的55.56%、51.22%和49%。由此可见,我校15个重点学科是我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1.
专家档案:陈水明,博士,教授,博导,1968年3月生,分别于1990年7月、1993年3月在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获工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1997年2月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获工学博士学位。曾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电力部八五重点科技攻关、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等数个纵向项目的研究工作。另外还主持或参加了数十项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已获得电力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西北电网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华东电网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近年来,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200余篇。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大庆石油管理局联合资助,并由刘光鼎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大项目“陆相薄互层油储地球物理理论和方法研究”,于1997年6月18—19日在北京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项目结题验收。该重大项目共有7个二级课题,144个子课题,历时5年,先后有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地矿系统40余个单位500多位专家紧密合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公开发表400余篇学术论文,研制成功一批实用化技术。项目还培养了一批“油储”人才,在研究进程中先后接纳博士后11人,培养博士51人,硕士152人,其中直接为大庆培养硕士30人。  相似文献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培养科技人才,在国内科学界享有很高的关注度和认可度.通过分析湖南农业大学2011—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情况以及项目研究实施的成果与绩效产出情况,总结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组织申报与全过程管理的主要做法,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加强基础研究创新...  相似文献   

14.
自1986年我国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来,研究生一直是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的重要力量,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一些学者对研究生培养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路宁等通过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我国培养研究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了自然科学基金制与研究生学位制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二者之间必须加强合作;胡天军等认为,自然科学基金制对研究生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研究生培养制度对自然科学基金事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支持作用,研究生培养已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师范院校的特点是学科门类齐全,具有一定的综合研究优势和基础性研究潜力.我们学校与兄弟院校相比科研实力较差,但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尽量挖掘潜力,做好基金的申报工作,提高获准率,是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我校近三年来争取基金项目情况我校是一所文理兼容、多学科的师范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占学校总专业的一半以上.全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共900多人,其中理科只有400余人.经过理科教师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1996年至今共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其中:参加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基金面上项目15项,青年基金2项),总经费173.2万元,省基金25项,总经费55.3万元.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1996~1997年共发表高层次论文15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43篇,取得应用技术成果5项,开发出新产品8种,其中超声清洗机被咸阳彩虹厂等大中型企业作为替代进口产品所使用,获得专利成果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这些基金项目的实施,也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我校理科有45名博士和69名硕士承担或参加了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成为我校科研骨干.我校的声学、自然地理两个学科由于近几年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基金项目,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谢传晓,1972年生,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育种新技术研究,围绕生物技术与基因组学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提出了有效的技术方案,先后主持国内玉米基础种质自交系、数个种业公司基础种质自交系基因组学遗传鉴定分析,为这些种质的利用奠定了重要的分析基础。研发出高效率的基因编辑技术方法,并应用于玉米株型、育性、产量与品质等重要性状种质的创制,有关发明技术与创制的种质正在逐步推出玉米种业应用,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前景。主持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重大专项等国家课题以及“HarvestPlus”等国际合作研究课题10余项。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玉米低氮逆境下高籽粒数目优异等位基因功能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专利号: ZL201010263549.1)。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篇,培养研究生16人,曾获省级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相似文献   

17.
王学义,1954年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河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河北省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心主任,河北省脑老化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河北省精神病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精神病学心理学研究工作,积极开展新技术研究,创建了森田疗法病房和河北省首家神经症病房,创立了河北省嗜酒者互诫协会,现有床位248张,团队132人。多年来,王学义教授坚持义务在电台电视台进行心理卫生知识讲座160余次,撰写科普文章650余篇,为河北省精神卫生普及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论文245篇,其中SCI文章16篇;主编、合编著作32部;获省、部、市科技进步奖9项。在研项目1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1项,国际国内合作课题4项,河北省卫生系统重点项目2项。荣获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医科大学学术带头人、第六届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以及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与评审工作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受理与评审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在集中受理期间,共收到各类项目申请(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除外)43205份,比2003年全年受理申请总数增加了约22%。其中面上项目39665项,重点项目1256项,重大研究计划61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057项,海外、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360项,其他专项254项。经过同行通讯评议和专家评审组审议,迄今为止,共批准资助面上项目7711项,重点项目224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46项,科学仪器基础研究11项,科  相似文献   

19.
吉林大学稀土固体物理研究室和固体物理教研室是一个科研成果显著,富有朝气的,以青年人为主体的研究集体。这个集体有教授2名,副教授5名,青年教师占研究室人数76%。室主任苏文辉,55岁,博士导师,1956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自1983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工作。他负责和参加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有8项,共获资助金额31.1万元。  相似文献   

20.
自1987年以来,西北林学院共承担杨陵农业科技开发基金项目29项。其中基础性研究23项;开发性研究6项,经费约30万元。到1995年底共验收鉴定成果8项,结束4项,拟检查验收7项,在研的项目9项。 这些项目先后获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获省、部级奖励的4项;厅、局级奖励的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获技术转让费16万元。其中“沙棘油提炼新工艺”1990年被评为陕西省十大重要科技成果之一,广州首届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6项。培养研究生10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7人)。出国留学2人。取得经济效益3200多万元,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西北林学院领导对杨陵基金项目的申报和管理非常重视,全面规划,精心组织。由精干的科技人员承担,每年组织管理人员及科技人员就各类基金的有关文件及规章制度进行认真学习、讨论,根据各专业的实际,结合本人的特长,进行项百的遴选和申报,把好申请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