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祁中伟 《广东教育》2009,(10):26-26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具体表现为认为读书无用、消极对待学习、逃避学习活动等。厌学的孩子,轻者,对上学不感兴趣,但迫于家庭或外界压力又不得不走进学校,在校学习状态消极,学习效率低下,人变得烦躁不安、多思多虑、容易发怒,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看什么都不顺眼,  相似文献   

2.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具体表现为认为读书无用、消极对待学习、逃避学习活动等。厌学的孩子,轻者,对上学不感兴趣,但迫于家庭或外界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出现厌学数学,逃避数学课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数学课的良性发展。古人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数学感兴趣了.才能用心去认真地学好它。那在数学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浅谈学生厌学不良学习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学症是指以学习为阴性刺激物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有厌烦感等不愉快体验;视学习为沉重的负担,尽管面对各种纪律的约束,仍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习活动,经常以逃学的方式躲避学习,严重甚至导致辍学。据调查统计,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占中小学生总数的比例超过三分之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因身体迅速发育,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变化不了解,出现疑惑、担忧、恐惧或好奇;另一方面,长期处于满负荷、持续不断的学习状态,往往因为学习负担过重,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营养不当,缺乏锻炼等造成亚健康状况。最近的一些调查表明,亚健康已经严重地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学习、身体以及心理等各个方面。如三分之一的中学生患有肥胖或身体偏胖:全国过半数的中学生超时、睡眠不足;近视率大大增高;心理发育不健康,遇到挫折易产生逆反心理、厌学心理,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因承受不了过大的心理压力走向自甘堕落甚至暴力犯罪的巾学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910名从初一到高三的中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的《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普遍偏低,且存在学校类型、年级的差异,非重点学校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更低;高二、初二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最低。(2)影响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因素是学习体验和现有学习成绩,其中,前者作用更大。(3)影响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因素是社会压力和希望学习成绩,它们通过学习体验或现有学习成绩间接作用于学习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一、令人忧虑的现状及其成因 近年来,在校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地存在厌学、弃学现象。这不仅是教育中潜在的危险,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人对乌鲁木齐地区20592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中普遍对学习不是出于需要,而是出于无奈。仅对本市某重点中学的高一年级一个班学生的调查发现:46人中,有67%的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并厌恶学习。他们把学习视为沉重的包袱,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甚至逃避,有的以“换换空气”为借口,而单独或结伴出走。此情况,在期中、期末考试后或由于违纪或品德不良受到批评与处分的前后尤为突出。有的甚至弃学而流失于社会上。中学生出走的现象同样存在于各类中学,据对乌鲁木齐市18所中学的调查得知,1987—1988年出走的学生达158人,有出走潜意识的就更多。某校曾有24  相似文献   

8.
梁媛 《辽宁教育》2002,(12):22-22,25
创造性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囿于教材上或教师所讲的结论,能提出独到新颖的观点和方法;在实践中,有不同于教师或书本的推导过程和思维过程;在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上,有新方法和新的途径;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能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探索得出与前人相同或相似的结论。虽然这个结论相对于社会来说并不一定有独创性,但这个结论是经过自己独立探索获得的,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创造活动。一、自主性创造性学习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反应。自主性有三个特征:独立做出判断;批判性地反思…  相似文献   

9.
中学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基础知识讲解传授的时候,要运用多种手段,从多方面入手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中学生对历史学课不感兴趣的原因有许多,例如教材内容比较枯燥抽象,不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中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的目的、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够浓。改变中学生对历史课厌学现状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时下,我们感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变得越来越艰难,许多小学生一进入中学就感觉十分不适应,他们不适应中学生较独立自主的学习要求;不适应中学科目多、时间紧的节奏,不能高效率安排好个人时间;慢慢地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淡化了,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落差?中小学衔接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用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测查545名中学生,考察他们的学习策略使用特点以及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中学生学习态度较好、动机较高,但不善于进行自我检查反馈,容易焦虑,难以专心学习;女生比男生较多使用学习辅助策略进行学习,有较强动机,学习更有计划且善于分配时间;初一学生除焦虑分量表外,其它分量表的得分普遍比其它年级学生高,而高一学生在所有分量表上的得分都是最低的。在所有策略上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年级差异;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有密切的关系,但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的解释却只有6.5%。  相似文献   

12.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学生始终普遍存在着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的现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中学生情感丰富,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思维认识由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到理性认识.求知欲明显增强;学习目的逐渐明确.学习内驱力明显增强。根据中学生这一特点,要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13.
本人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化学实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场面:有的学生不善于深入思考,交流的内容肤浅甚至不涉及主题;讨论时,部分学生各说各的;有的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下面谈谈本人在实践与探索中的感想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潘兴元 《现代语文》2006,(10):116-117
在语教学的园地里,作教学是辛苦备至的耕耘工作。然而,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写不好作、不爱写作的现象却相当普遍。根源究竟在哪里呢?学生对作缺乏兴趣恐怕是一条重要原因。许多教师在作教学的实践中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作兴趣是作教学的首要问题。从人的求知心理来看;兴趣与学习活动直接相关,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兴趣是一个人勤学苦练的最佳动力。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往往是凭兴趣学习的。他们对不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不会主动积极、心情愉快地去学,反而觉得是一种负担,也就很难学得好。  相似文献   

15.
学生对事物产生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对某个事物或学习产生兴趣。他就会下苦功夫探索钻研。从而取得很好的效果;相反。对不感兴趣的事。即使做了。也是徒劳无获或所获不多。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它能调动、激发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因此,学生对某学科有无兴趣,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有兴趣,就能主动学习,全神贯注,觉得心灵手巧;没有兴趣,就会被动应付,精神焕散,感到头脑迟钝。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较差,多数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对学习不感兴趣,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在计算机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作了一些尝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大部分职中学生英语基础差,对英语不感兴趣,甚至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对此,我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而提高兴趣是多方面的,我决定从科学的教学评价入手来拉近学生与英语学习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高中学生,十七八岁正值生命活动最旺盛的时期,他们带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参与学习,希望形成有独创性的思想,表现出极大的创造热情。同时,因高中生已经具有独立的思想,心理素质还不稳定,在这个年龄段对其不感兴趣的问题,就是不感兴趣。怎样能把握好高中语文教学,让学生产生对语文教学的热爱,进而对学习产生积极情绪,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参与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兴趣在英语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农村中学中,好多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厌学,甚至弃学英语,从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本文指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性和影响学习兴趣的几个因素,提出了培养兴趣的策略和方法.探索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以此大面积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普遍对政治学习不感兴趣,感到政治课枯燥、呆板、乏味。认真分析其中原因,如教材内容的编排,学习目的的不明确,社会家庭的影响。也与教师的教学方法,语言风格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教师如能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授课艺术,逐步培养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这是政治教师需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