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着眼文言文阅读积累,重点介绍了文言文实词的积累记忆方法:借助成语记忆法、本义勾连法、顺口溜记忆法、例句记忆法、集中处理法,以期指导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轻松应对高考文言文阅读题。  相似文献   

2.
中考文言文语段阅读都有关于实词题的 考查,而近年来,大多数地区的文言文语段选 自课外,考查的知识点出自于课内——看似 考的课外文言文,可答案都可以在课本上找 到。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又考查 了学生对课本上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难度 可能更大一些,但是它能体现素质教育和新 课改的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把平时学习中的积累变 为考试答题中的能力和技巧呢?笔者根据教  相似文献   

3.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掌握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相对于其他语言现象,文言实词具有数量庞大、灵活多变的特点。鉴于此,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对学好文言文和应试都大有裨益。现略陈数法,以飨读者。一、根据汉字的造字法推断  相似文献   

4.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如:贤、愚、善、恶、美、丑、远、近等等。形容词在句中主要作谓语、定语、状语,有的也能作主语和宾语,都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但在古代汉语里,按照语言的一般习惯,形容词也可灵活用作名词,动词等,这是古汉语中形容词的特点。活用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时,通常是用作句子的主语、宾语。如:众妙毕备。(《口技》初中二册)——各种奇妙的(摹仿)声音全都具备。(形容词“妙”在句中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的事物,充当句子的主语。)  相似文献   

5.
这里所说的“实词”,主要是指名词、形容词和动词。文言文中,某词属于某一词类,一股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例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谓语等等。但也有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在古今汉语中一般都用作形容词,但在这里却用如使动词。象这种由这一类词用如另一类词的现象,语法上就叫做词类活用。实词活用与一个词属于几个不同词类的一词多类现象是不同的。一词多类的  相似文献   

6.
古汉语中的动词,是古汉语的主要词类之一。它一般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动作、存在或变化的词。如“走”、“行”、“惊”、“惧”、“浮”、“游”、“生”、“死”、“征”、“伐”、“倾覆”、“离散”等。动词在句子中通常用作谓语,其中有许多能带宾语,可受副词的修饰限制,这是古今汉语相同的。但在古汉语里有时不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有时及物动词对所带的宾语并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有时动词可以用作名词,有时又可用作状语。总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动词可以活用。动词的活用,常见的有如下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实词是高考文言文的必考项目,且文言文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实词看似容易,实则亦有好多麻烦,尤其实词的活用。在教学中,实词活用一直没有很好归类,研究的角度也存在一定问题。一般只从词的本身孤立去认识,这很难反映词类活用的规律,也容易造成分类的混乱。本文试从句法角度,结合中学文言文例句,探讨一下这一语言现象的规律。实词活用不是一词多义,也不是兼类词,在下定义之前必须来一个比较。一词多义  相似文献   

9.
熊小林 《教师》2014,(13):52-54
文言实词的理解是中学文言文学习的重点,也是文言文学习的难点。掌握实词应用的规律,归纳实词词义推断的方法,往往能事半功倍。一、字形推断法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这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仍可作为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①翻然敛翼,婉将集兮。  相似文献   

10.
(一)古今词义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变化,古今的词义也必然相应有变化。古代的词义,有的是至今未变的,如:“人”“水”“牛”“羊”“山”等,绝大多数则发生大小不等的变化。变化大的,如“叔”,古义有“拾”的意思,《诗经、七目》“九目叔苴(qū)”(九月里拾麻籽),现则无此古义,只有“叔伯”的意思了。变化小的,如“劝”,古义为勉励、鼓励,《荀子》《劝学》篇中的“劝学”,即勉励、鼓励人们学习。现在“劝”是规劝、劝解的意思。  相似文献   

11.
在文言文实词教学中,比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法。通过比较词的音节、比较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比较词的古义和今义、比较词的感情色彩、比较词义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强弱、比较同义词的细微差别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从而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13.
文言文阅读历来是中考的重难点之一。在复习备考时,应着重从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三方面进行归纳,其中最重要的是文言实词的积累与运用。我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动态使用中去积累文言实词,并总结出两种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现陈述如下,以期助广大中考生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4.
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常见的活用情况约有:(一)名词用如动词,(二)形容词用如动词,(三)方位名词用如动词,(四)名词用作状语,(五)形容词用如名词,(六)动词用如名词,(七)动词用作定语等。今先将观用的初中二、四、六册及高中二、四、六册课本中一些例子摘述如下。(甲)名词用如动词本用为名词、活用如动词的,例如: (1)侯“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李将军列传)》侯,封侯的意思。(2)业兵精足用,英雄乐业。(《赤壁之战》)业,本系事业,这里是为其事的意思。乐业,乐意为国家做事。  相似文献   

15.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经常要给学生讲到词类活用。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词类活用的规律,通过积累,总结出了从句意和句法关系两方面辨识词类活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实词的解题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三的复习中,文言文实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绝大多数来自于课本,但 1— 6册课本中的文言实词不仅数量多,而且变化大,学生能完完全全掌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迁移和运用 ?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对学生是有帮助的。  一、利用汉字字形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 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功能。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如: 1998年高考第 16题“冀得一归觐”中“觐”,中学自学课本中仅出现过一次 (《谭嗣同》“至七月,乃扶病入觐” ),考生…  相似文献   

17.
实词是构建言的主体,它几乎渗透到高考言阅读的每道题中,比如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的意义,理解句意,理解章的内容,等等。因此,实词掌握好了,基本上可以说赢得了言阅读的胜利。怎样才能掌握好实词呢?关键在于掌握住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下面主要结合高考题谈谈做题技巧。  相似文献   

18.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经常要给学生讲到词类活用。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词类活用的规律,通过积累,总结出了从句意和句法关系两方面辨识词类活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如何判定文言实词是否活用,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常常要碰到的困难。这比已经知道是活用,进而辨析属于哪一类活用要困难得多。就好像要找出躲藏的人不易,找出这个人后,其男女老幼、美丑胖瘦的分辨就一目了然了。为帮助学生解决这个困难,许多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一个名词、形容词或是动词被活用时,词义也将有所变化。在文言文中某个词如果按通常的词义难以解释得合乎情理或翻译不顺畅通达,就要考虑词类活用了。识别词类活用,要从上下文和整个句子的意思来考虑,也可以从语法和词汇两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