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蒯威 《师道》2010,(11):30-31
前不久读到一位老师的博客,讲的是她听了某名师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感受。文中写到该名师站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对文本进行解读,在课堂上引领学生透过安徒生笔下的小女孩引发对幸福本源的探寻,即“对苦难的隐忍,对梦想的渴望”。此时,这位老师感慨道:“作为一名有着十多年教龄、教育学硕士学历的语文教师,感觉自己连课堂上的小学生也不如——这些话孩子都能听懂吗?”  相似文献   

2.
李伟 《今日教育》2010,(9):43-43
“随意”中的创新 在LutherBurbank中学的一个课堂上,老师也不讲课,课堂中也没有那种严肃的氛围,一个学生手里拿着自己做的作品一一机器人,向老师和同学讲解着他的机器人吃什么,有什么功能,怎样走路等等。其他学生一边在摆弄自己的东西,一边随意地听着同伴的讲解,有的随意地向同伴发出提问,如:“怎么睡觉?”“会唱歌吗?”等。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埋怨“:这个题目老师不是刚讲过吗?你刚才在不在听?“”唉,刚才老师不是问过大家‘理解这个词的小朋友举手’,你不是也举手了吗?怎么现在又不知道啦?”……是的,对于课堂上学生究“竟听”到了多少,我相信我们有许多老师(包括我自己),有时真是非常茫然  相似文献   

4.
吴玲丽 《教书育人》2013,(12):25-26
课堂就像动车,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一起往前赶。孩子在课堂上少了身体与思想自由活动的时空。老师有没有想过,孩子在课堂上有主动提出或思考过一个问题吗?学生有超越教学预设的机会吗?孩子真正在表达自己的心声吗?孩子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吗?孩子能得到提升吗?如果答案不够肯定,这样的课堂就不是在进行素质教育,孩子的素养就不能真正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有25年教龄的历史老师,能参加这次“国培”我非常高兴,聆听讲座,课堂观摩,讨论交流,展示课例,获益颇丰,这次“国培”真不愧我教学路上的加油站。25年的教学长路,免不了生出些许职业倦怠,对许多问题的思考不免流于浅表,对自己的职业责任也会生出些倦怠情绪,我也曾反复问过自己:我好好履行一位历史老师的职责了吗?我的教学是否贴近了学生的现实?我误人子弟了吗?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下的很多课堂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学生在学习中主动、积极,有话想说,也有话可说。教师让出充足的空间和充裕的时间给学生学、思、说、写,学生学得兴致勃勃、热情高涨,老师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一时竞忘了自己能为学生做些什么?其实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是师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7.
“理解”一词,在我们的教育表达中是十分常用的。比如老师对学生说:“你理解了吗?”“你是如何理解“‘人是文化的载体’这个命题的?”“你理解起来有什么困难吗?”理解并不是某种纯粹的智力活动,而是完整的人的心智活动的一部分,包括心灵的——自我审思、扣问心灵,也包括智力的——回忆、推理、判断、想象等等。  相似文献   

8.
王俊 《河北教育》2009,(9):12-13
老师们,想让自己的数学课一下子吸引学生的眼球吗?想增加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魅力指数吗?想,当然想!对,我也和大家一样,平时没事干的时候,我就净琢磨着怎样让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生动,有时为了找到一个好点子,真可谓是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瞧,为了增添数学学习的情趣,我把“魔术”的手段也借用过来了。  相似文献   

9.
张霞 《山东教育》2014,(7):87-87
【设计背景】课改以来,有的老师认为“先学后导”课堂呆板,千篇一律,不能体现操作、生成与发展,因为学生都是沿着老师设计的学案自己做。是这样吗?依案而学,教师也要设计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课堂才会显得真实、  相似文献   

10.
如今,在实施素质教育之际,仍然有不少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高谈阔论。而学生在课堂上充当了老师的“忠实听众”。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是老师的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觉得自己如果讲漏一点、讲少一遍,学生就可能学不会,一定要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讲得通透明白。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还存在吗?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个性了!所以,不少的教育专家提出“精讲多练”。我觉得在练中,一定要突出“多读”。  相似文献   

11.
阮旭日 《广西教育》2012,(24):59-60
“同学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知道!您叫虞大明老师。”“那老师小时候叫什么知道吗?”“虞小明。”“老了呢?”“虞老明。”与学生一段风趣的对话,引出了课堂的一片欢笑,虞大明以自己独有的亲和力,从容地走进了学生的世界。4月,借“2012‘绿城之春’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活动”的机会,记者走近名师虞大明,聆听了他的精彩授课。  相似文献   

12.
音乐老师们伴着新课程大胆地走了一段“创新路”,我不得不静下心来问自己:所谓的“创新路”自己走得累吗?学生累吗?效果真的好吗?学生学会了吗?我还继续创新下去吗?这些问题从一次思想品德教研活动中,我与一位老师的交流间,有了新的启发。这位老师告诉我“思品课”靠一次观摩交流对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收效甚微。比如只要一星期不强调,  相似文献   

13.
在作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命题,学生“奉命作文”,作完“交差”,敷衍了事.教师把一大摞作文收来,花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把学生作文斟词酌句修改成“满篇红”,大多数学生拿到作文只看一下评语和分数,很少去探究老师为什么这样修改自己的作文,结果是老师费尽心思竟然是前功尽弃。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不就能养成自己改的习惯了吗?这是终身受用的。叶圣陶先生的这些话击中了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培…  相似文献   

14.
一次教研活动中,外校一位老师借用我班执教《月光启蒙》。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自然要随班听课,更要借此关注一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学中,教师亲切动听的话语、优美轻柔的音乐、素净淡雅的画面营造了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学完课文第一自然段,老师问道:“作者说‘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到底美在哪里呢?你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相似文献   

15.
对“幸福课堂”我有这样的理解:它能帮助学生实现当下的幸福生活,它能表现和实现教师幸福的教学生活,它能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提供帮助,并且有合适的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学生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学习是否幸福.课堂的幸福可分为学生的幸福和老师的幸福,而学生的幸福来自于教师对于学生课堂表现的一种发展性的评价.我们有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没有激情、没有鼓励、没有宽容,有的是大声的训斥,有的是负性情绪的宣泄,常常听到这些话:“你怎么这么笨?”“你没得救了!”……不仅摧残着学生,也摧残着自己,教学也就毫无生趣、毫无幸福.  相似文献   

16.
王毅 《教育》2006,(10):44-44
一位老师给一名优秀的学生写了这样一段寄语:“你知道吗?老师喜欢你课堂上炯炯有神的目光;喜欢你做作业时一丝不苟的神态;喜欢你劳动时埋头苦干的模样;更喜欢你运动场上顽强拼搏的英姿;下学期在课外阅读上敢和王某比高低吗?”这名学生的家长说:“看了老师的寄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女儿在校园里学习、生活的一幕幕,  相似文献   

17.
放手的精彩     
你的课堂轻松吗?怎样的课堂才算是轻松的?相信每个老师都会有自己的标准。我觉得,最起码的一点,应该是师生双方都感到身心愉悦、轻松。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如行云流水一样,在不觉间“轻舟已过万重山”,师生都完成了教与学的任务。很多同行都在质疑: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让课堂轻松而精彩?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与快乐呢?不久前的一堂公开课,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轻松放手的课堂也能有精彩!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2012年第3期刊登了一个讨论专题:“学生总是感受不到老师的爱,怎么办?”陕西的何建老师提出:一项调查显示,95%的教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但90%的学生却认为教师不爱他们。的确有一些老师不是真心爱学生,甚至不尊重学生,然而,大多数老师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学生好,但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反而常常把这一切看成是老师在“为难”甚至“刁难”自己,是在和自己过不去。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本在于:究竟什么是“爱”?我们如何理解“爱”?  相似文献   

19.
曾经接受过《中国教师报》的“在线访谈”:教师对学生的爱,究竟包含哪些内容?你能列出你认为的最重要的关键词吗?当时我列了八个关键词:温情、善意、敏感、理解、尊重、呵护、随顺、体谅。这些关键词,是自己多年来教育实践中秉持的信念,是自己面对学生时秉持的姿态,也是我在《中国教师报》个人全年专栏“石梅笔话”中的主要话题。  相似文献   

20.
乍一看题目,这不是废话吗?作为教师,我们不是天天提倡学生学习吗?但仔细一琢磨,再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便觉得这问题还是值得思考的。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有不少教师是把学习做狭义理解的。认为学习是课内的,内容当然是书本上的、教材上的,除此之外的“学习”与课堂学习截然不同。比如,平时有学生向老师问一些课堂或书本以外的知识,老师便不耐烦地说:“连课本上的都没弄懂,还弄这些。”或者被指责为“不务正业”。一如鲁迅《从百草图到三味书屋》里所描述的那样:“老师,豸子是什么呢?”先生便立刻拉下脸,显出不高兴来。教师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