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五,我告诉孩子们,第三单元测试将在下周进行,请认真复习。下周二一大早,忽然不知哪里来的灵感.我决定给孩子们来个“突然袭击”——进行一次出乎他们意料的特别考试。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班级中时常能听到同学们的长长的叹气声.学生平时也很努力,但是始终成绩不能提高,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很着急.特别是现在我们面临着中考,孩子们都在想什么呢?为此,我召开了一次以"你们叹气的原因"为主题的班会.让孩子们吐露一下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3.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新课标对每个年级阅读教学的明确要求.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进行有滋有味地感情朗读呢?回味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 一、引导丈量一份情感 教学实践中,我很少要求孩子们"你再读一次"或"谁来帮他读读",也不故作柔情地要求"你应该这样这样读",而是竭力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探究、丈量、品味、感受.  相似文献   

4.
5月16日的下午,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时刻,特别是刚刚上课,我匆匆走进教室,看到一个熟悉又让我敬畏的身影,李慧军校长悄然坐在教室后边. 教室里的气氛有点紧张,我对孩子们说教室里来了我们最尊贵的客人,我们敬爱的李校长,孩子们很懂事,热烈鼓掌.校长来听课了,我内心静一静,便带大家走进了作文课的学习,这是一次开放的、自主的、自由表达的习作练习,大家的话题比较多. 很快,我的教学内容上完了,这时,校长饶有兴致地说:"我给大家上一节作文课,行吗?"这真是求之不得,孩子们兴致也很高,鼓掌欢迎.这次,李校长给我和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课,至今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5.
王莉 《父母必读》2021,(2):92-94
我的妈妈,也就是两个孩子的姥姥,是位非常开朗、开明,乐意为儿辈、孙辈出力的好姥姥.从第一次主动请缨来带孩子到现在,她一直任劳任怨,总说这是一段虽然累但特别快乐的时光.孩子们自然跟姥姥很亲,而我当然也特别感激这位好帮手,在生活和工作上给了我巨大的支持.回顾和我家姥姥相处的点滴时光,我发觉她身上有3个"主动"的优点,让我们...  相似文献   

6.
【正】"周老师早!""你早!"……清晨的阳光特别明媚,我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入园的孩子,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孩子们在快乐地进行着晨间游戏。"周老师,我有个疑惑要问你!"双胞胎雯雯欣欣的妈妈带着孩子们走过来。"什么事呀?你说。""昨晚我一边给孩子们铺床睡觉,一边和她们爸爸在  相似文献   

7.
刚接一年级时,一次,我问孩子们:"你认为上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吗?"一个学生回答:"小学没有幼儿园好玩."一言既出,我心中一震.我私下沉思,回想这些年的教学习惯,的确课堂上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用于讲解,学生动手动脑少,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使师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于是,我决定给课堂来个"整容手术",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好玩"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我最……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我属半路出家。10年来,我的感触可用10个“最”来表达。 1.我最庆幸的是:自己调对了工作,找到了属于我的一块小天地。愿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这个事业。 2.我最欣慰的是:孩子们喜欢和我做朋友,把我当成他们的妈妈看待。 3.我最高兴的是:孩子们总说我漂亮、爱笑,笑起来特别好看。 4.我最喜欢的是:和孩子们下棋、踢球、做游戏,独自逛有关幼教的书市。 5.我最满意的是:多年来的家长工作。一个学期中,我利用业余时间与家长进行电话联系100多次。通过电话,缩短了老师与家长及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主题教育活动中,我让孩子们每人带一张自己妈妈的照片来园.几天过去了,带照片来的孩子只有三分之二.这天,在孩子们晨间锻炼活动结束之后,我忍不住追问着他们:"谁还没有带妈妈的照片过来?"已带照片来的孩子纷纷举手嚷着:"老师,我带了.""老师,我带了……"剩下那些没带照片来园的孩子则在一旁沉默着……这时,许玮小朋友对我说:"老师,我没有妈妈的照片,真的.""啊,你连妈妈的一张照片也没有?哈哈哈……"一些活跃调皮的小朋友听了,马上在一旁笑话起她了,而许玮小朋友则一脸尴尬,涨红着小脸望着我.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的心情特别好,孩子们问我为啥?我说:"因为今年是<黑龙江教育>创刊60周年."孩子们又问:"那与你有什么关系?"我说:"因为我是她的老通讯员呀!"孩子们似乎若有所思,忙又追问:"你与<黑龙江教育>咋那么有感情呢?"一句话问得我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思绪一下子将我拉回到上个世纪50年代,我与<黑龙江教育>的情缘又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1.
又是一个新学期,我又一次迎来一群一年级新生.新的教室,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孩子们眼中充满兴奋和好奇.在阵阵欢笑声中,孩子们学习坐、立、行、走,大声而自豪地念着"我是小学生啦",感受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第一天的学习就这样在有序而有趣的氛围中结束.放学了,孩子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轻轻地把椅子放到桌子底下,听着老师的口令井然有序地排队准备出校门.此时一个小男孩瞪着一双眼睛"孤零零"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孩子们,用掌声鼓励他加入我们的队伍!"作为副班主任的我亲切而温情地引领着."我不要排队!"一声怒喝、上蹿下跳……一连串的动作把年轻的班主任和我都震得一愣一愣的."孩子,来,跟其他小朋友一起……""我不要朋友,你们都不是我的朋友……"只见他怒目圆睁地叫喊着……这是开学的第一天.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故事情境"丁零零……"一声电话响,我赶快接通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大男孩的声音。我与他互打招呼后,他向我说了自己近段时间的烦恼:"我很担心今年中考的成绩仍旧不理想,复读一年白费,对不起父母的期望。平时我加倍努力,希望用每次成绩的进步证明自己。每次考试前就特别担心,这次要是还没考好怎么办……现在我特别害怕考试,一想到考试我就静不下心来。要是中考考得不理想,那就  相似文献   

13.
用"半杯水"和"穿珠珠"来克服焦虑情绪 我班上的一位女生学习很努力,但随着学习内容思辨性的加深,某次考试还是考得特别差.她妈妈大怒,狠训了她一顿,这对她的自信心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后来,她养成了一个恼人的习惯——一做数学题总是反复检查,致使考试时她的时间就不够用,没有一次能将全卷做完的;越是做不完,她在考场上就越紧张,越是心慌,头脑就越混乱,连会做的也忘了.她感到非常痛苦,迅速地消瘦下来.后来,连她妈妈也察觉到了孩子的苦恼,偷偷来问我:"这孩子可怎么办?很多抗焦虑的西药都有镇静催眠作用,考前给孩子吃,有副作用不说,孩子要是在考场上睡着了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正上小学时特别怕背诵课文,因为老师规定每课必背,背不出要打手心;到初中,遇到了一位特别的语文老师,在一次"课文速记"比赛中居然进了前五名,原来对背诵畏之如虎的我,破天荒地喜欢上了背诵。如今做了老师,深知孩子们心中的"小烦恼",当然要给他们"松绑",不能让他们再吃这样的苦。在我的安排下,孩子们很快就发现,背诵原本如此自由——  相似文献   

15.
贝艳 《快乐阅读》2011,(15):60-61
我从教十几年来,一直不敢懈怠。特别是新课改以来,我常常思考"拿什么来吸引你——我的学生"这一问题。每当看到课堂上孩子们发亮的眼神、高涨的情绪,我就想:我是拿什么吸引学生的呢?也曾有多少时候,在课堂上看不到孩子们闪亮的眸子,他们的精神委靡不振,似乎感受不到学习的动力,我困惑极了,反复在思考: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16.
每次考试结束后,学生都十分期待自己的分数,而几乎所有学科的老师会不约而同地采用"订正"来处理试卷,以便第二天的讲解.我也是其中的一位.一次不经意间,我听到学生说:"老师真是搞笑,要是我们能及时订正出来,我们也不会在考试的时候不会做或者做错啊."学生的这句话,让  相似文献   

17.
升入初中后不久,我就参加了两次语文考试,第一次得了62分,刚刚及格,第二次得了55分,竟"沦落"到了补考的地步. 语文老师找我"谈话"了:学语文绝对不只是为了认识几个字、弄明白几个词,学语文还为了读懂文章、会写文章……再说,你的方法也不对头,学语文离不开多读多写.给你几本刊物看看……有什么问题只管来找我. 第一次去找老师是在"谈话"后的一个星期.因为两次考试失分最多的都是作文,所以我专门阅读了老师推荐给我的刊物中有关怎样才能写好作文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提出的观点是"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子",我觉得这是在"鼓励"学生抄袭.  相似文献   

18.
为了鼓励在考试中考得特别好的明阳,我决定奖励他。我原以为孩子们喜欢的奖励无非是小旗、金星和贴画,便把它们摆在讲桌上让明阳挑。但他只是看了看,却没有动,而是用渴求的眼神望着我,小声说:"老师,不  相似文献   

19.
李治 《英语沙龙》2013,(6):42-43
GMAT考试 2012年世界末日的前一天,35岁的我走进了北京的GMAT考场.我把它定义为人生的最后一次折腾.老师在宣布考场纪律的时候,说道:"每一部分考试结束后,大家可以出去呼吸一下新……"她看了一眼窗外,把话咽了回去,因为那天是重度霾加阴天,据说晚上有雪.我也在暗自嘀咕,栗子呀,你为什么找个世界末日来找死呢. 这个考试我准备了两个月,这次我对自己说只给自己两次机会,考不到分数我就断了这个念头.最终取得了730分的成绩.GMAT满分为800分,一般中国学生考分在700分以上可以申请到不错的学校.于是我顺利进入申请环节.  相似文献   

20.
我,一个普通的初中教师,没有高职称,没有高收入,也没有高荣誉;我,一个"另类"的老师,不组织考试,不批改作业,不辅导学生。班主任们见到我会问:"你怎么上课的?我们班的孩子都很喜欢你的课啊!"孩子们见到我进入教室也会说:"何老师,您可来了!我们想死您了!今天咱们玩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