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选取教学素材,以科学史作为课堂教学的纵线,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横线,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形成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在模型建构过程中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并在对科学观点进行评价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体验科学结论的可修正性与发展性。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与以往的教材相比,不是平铺直叙直接讲述结果,而是在回顾生物膜发展历史的同时,引导学生据其因究其果,并归纳总结出生物膜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笔者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的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3.
苏庆 《生物学教学》2010,35(11):27-28
把科学家探索细胞膜的有关实验整理并转化为适合学生课堂探究的小课题。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构建对膜的结构的认识,并在评价模型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体验科学结论的可修正性与发展性。  相似文献   

4.
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为例,基于学习内容,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制订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并依据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与重组,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来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模型建构和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构建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5.
尝试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课为例,探索论证式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说明"从资料到主张得出乃至认可"需要充足的论据,示范论证策略的应用,彰显论证式教学策略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在只注重教学质量而忽视德育教育的问题,本文利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教学,找出这节中的德育渗透点,尝试问题式教学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7.
乐赛军 《考试周刊》2011,(25):194-194
生物教师应提供探究素材和经典实验资料,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分析和推理,紧扣功能与结构相适应观点,使学生建构出生物膜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8.
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案例进行评析,阐释生物学的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利用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而理解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案例充分表明基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组织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是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并根据情境创设的目标和依托点的不同,结合教学实践,具体论述了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相关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应用,并对如何创设更有内涵的教学情境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从激发兴趣、阅读分析、小组合作、动手模拟、体验技术、归纳创新这几个方面完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的教学过程,通过探究让学生凝聚到学习活动中来,实现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领域的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实施高中生物课程改革过程中,为实现“要让学生领悟生物‘科学理论或模型的科学美”的课程理念,同时基于生物学科学习过程活动性的特点,本人尝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关于高中生物模型建构与课堂活动整合的实践研究,提出模型建构课堂活动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模型建构课堂活动中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体验思维乐趣、领悟科学方法,实现学与教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2.
本节采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及方法,来突破生物膜模型构建的发展史这一主要内容。通过资料展示,学生自主阅读分析,采用层层设问的形式,引导学生以绘制平面图的方式,对生物膜模型进行构建,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物教学》2019,(10):10-12
结合"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课堂教学过程,以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促进学生理解现象与本质、培养习惯与能力、领悟精神与方法、提高品质与素养为目标,构建生物学创新课堂。意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能力并使其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4.
1课堂实录与简析1.1片断一:以恰当的比喻引入正题中国古代建筑是值得骄傲的奇迹,长城等诸多城墙历经千年而坚实如磐、宏伟壮观。那么这些城墙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城墙的结构究竟如何?为了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大量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投入到其中。那么,要认识一件事物的具体结构,你会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学生展开讨论,个别学生还了解到其中用到了糯  相似文献   

15.
一、内涵阐述模型建构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通过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以简化和直观的形式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手段。模型建构作为一种认识手段和思维方式,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模型建构能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和规律性。可见,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及知识,自主构建一定的模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物教学》2019,(18):14-15
应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进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的教学,从功能推测生物膜的结构,检验生物膜结构的假说的正确性,认识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并用结构模型解释细胞膜的功能,以便更好地理解生物膜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重视科学发展史的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是生物学教师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在教学中,以发展史为载体,教师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分析,亲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最终获取相关的生物学知识,从而实现探究性学习和科学发展史的结合。下面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为例作一说明,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是新课程生物教学的4大基本理念,随着新课改的小断推进和深入.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发展史的论证式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基于科学史提出主张,构建模型—基于科学史质疑辩驳,修正模型—补充科学史,完善模型—得出结论”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探究和模型构建,帮助学生理解结构与功能观,最后利用教材课后科学发展史阅读素材再次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实验技术的进步将促进科学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20.
<正>每次学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等生物学史内容的时候,教师的处理往往过于简单。要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上的实验材料,然后背诵相应的实验结论,学生只得到了"鱼",而没有得到"渔";要么教师阅读一篇实验材料,让学生阅读相应的实验结论,一堂课就是"教师问—学生答"的重复过程;要么教师印发事先设计好的学案,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