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4月23日,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于南京正式成立。江苏的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起初只是由一些零散的研究工作者在进行。1988年5月,在南京召开了“苏皖两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座谈会”,初步组织了队伍。1989年12月,正式成  相似文献   

2.
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特区文学》一度成为传播“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阵地,从1990年代中期前以“主旋律化”的香港文学为传播重心到1990年代中期后以“艺术性准则”来取舍相关文本,都体现了期刊鲜明的地方意识形态导向对文学传播的制约。传播语境对于文学传播的这种决定性影响,使得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的跨语境传播中,“差异的成分”被过滤稀释,“他者”成为了“自我”的影子。《特区文学》中“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始终是特区文学的和谐分子。  相似文献   

3.
“如果不是近代以来台湾、香港特殊的历史遭际,中国文学中大概不会产生以区域命名的台湾文学和香港文学;如果不是全球化程度日渐加深,海外华文文学大概不会如此汹涌地出现在我们眼前。历史和现实的共同作用,营造了一个新的文学领域: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刘俊)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专门的研究机构遍布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4.
春暖花开的4月,江苏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第5届年会在宁召开,同时宣告省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正式成立。23日,60多名会员齐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会议室,江苏省民政厅、社联、社科院有关领导到会祝贺并作了指示,上海同济大学、铁道学院也派员前来祝贺。与会者还有企业代表。  相似文献   

5.
作为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重镇之一,新加坡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新加坡华文文学成为除台港文学之外的另一个华文文学研究的热点,研究不断深入,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6.
古远清 《文教资料》2001,(2):90-100
在大陆没有单独的香港文学研究机构 ,香港文学研究均附属在台港文学或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机构之中。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广东 ,后幅射到全国各地。下面介绍成果时以香港文学研究为主(不作评价和判断 ) ,台湾文学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成果从略 ;以研究东南亚华文文学为主的研究机构另文介绍。广东省(一 )暨南大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 1980年成立时叫“台港文学研究室” ,曾敏之兼任主任 ,1998年改用此名。中心主任现为潘亚暾 ,副主任为王列耀。成员 :翁光宇、吴锡河、费勇、卢菁光、潘梦园等人。后来由于工作调动 ,只剩潘亚暾、王列耀、…  相似文献   

7.
在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中,活跃着一批卓有影响的三峡籍作家。他们不仅向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奉献了丰硕的创作成果,而且以对三峡大地的倾情书写在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中构筑了一道迷人的三峡文化风景线,并以自己卓越的文学活动,促进了三峡文学与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的交流。总结他们对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的杰出贡献,对促进三峡文化与文学建设及推动其与台湾文学、海外华文文学交流有强烈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港台文学研究的走俏,海外华文文学也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何谓港台文学,何谓海外华文文学,它们的关系如何,范围又怎样界定,相信许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较模糊,有的更认为所谓的海外华文文学,指的就是港台文学。 这当然是一种误解。然而这种误解也与当前的研究格局不无关系。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尽管我们这些年来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上有了一个明显的飞跃,但迄今为止却还没有一部除港澳台之外的系统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应该说这是对整个海外华文文学作为一个由来已久的存在事实的不公。 在这…  相似文献   

9.
今年四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世纪之交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青年学者研讨会”在福州召开,会议由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福建台湾文化研究中心和《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有港澳知名作家秦岭雪和汤梅笑、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保生、医南大学博士导师饶芄子,福建省资深学者刘登翰、林承璜、杨际岚和一群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机构、新闻单位的青年学者.共三十人。会议围绕四个中心议题,进行了各抒己见,场所欲言的热烈讨论。其一,如何评估迄今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取得…  相似文献   

10.
在台港文学进入文学史写作之后,对于华裔作家作品的归属问题成为一个新的命题。在"新移民小说"、"流散文学"、"华文文学"之后,"华人文学"概念被提出。本文意从文学的语言与语言的文学两个方面,分析异同并借此为海外华裔作家写作中的"留白"找寻答案。  相似文献   

11.
一自从 1 982年 6月 1 0日至 1 6日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首届“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 ,2 0年来祖国大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正如“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筹委会”常务副会长、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饶 艹凡 子教授所指出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经历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 ,对海外华文文学‘空间’的界定、海外华文文学历史状况和区域性特色的探索、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关系探源、如何撰写海外华文文学史等重要问题 ,进而转入到世界华文文学的综合研究和世界华文文学史的编撰 ,以及从文化上、美学上各种理论问题的思…  相似文献   

12.
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大陆场域的马华文学研究,其话语嬗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中国文学框架内部展开的时代批评话语(1985—1994);2.世界华文文学整体观视野中展开的学科理论(1995—2004);3.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结构中展开的学术研究范式(2005—2020)。在宏观整合和微观聚焦的张力结构中交错发展的马华文学研究,一方面显示了华文文学研究从台港到海外再到整合世界的宏观视野;另一方面也凸显出马华文学研究从东南亚华文文学框架到新马文学一体,再到马华文学自身的微观聚焦。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华文文学的名称与定义,世界华文文学的版图及其拓展,不同时代的留学生文学,世界华文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世界华文文学多元文学中心,以及从世界华文文学到华人世界文学等诸多问题,但主要是响应汕头大学编写的《海外华文文学史》一书中所提出的两个重要观点,此书编写者说,正当中国某些标榜先锋的作家和学者热衷于在西方文化中淘金的时候,海外华文文学却正在悄悄地向中国传统文化回归,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从艺术构思到表现技巧,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还说,这种潮流还刚刚在兴起,但很快会变成一股热潮,这篇文章认为这样描述当前华文文学世界的状况失之偏颇。文章还认为此书编写者否认今天世界华文文学已经存在多元文学中心的观点是不对的,有志弘扬中华文化,推动华文文学在世界发展者都应该抛弃“中国(精英)中心”的过时观念,都应该支持并推动华文文学世界多元文学中心的出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学教育(上)》2014,(21):159-160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台港文学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专家江少川先生的新著《海山苍苍——海外华裔作家访谈录》日前由九州出版社出版。该书访问的作家横跨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其中有获得美国“国家书卷奖”、“福克纳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哈金,被陈瑞琳誉为海外华文文学“三驾马车”的女作家严歌苓、张翎、虹影,及陈谦、施雨、苏炜、陈瑞琳等30位作家,全书46万字,几乎囊进了目前在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海外新移民作家,无论从广度或深度而言,都可以说是目前国内出版的唯一的一部集中对新移民作家的访谈录,为海内外读者打开了一扇新异的窗口,别具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盛教授     
王盛,我校(院)中文系教授。1938年生,祖籍山东青岛。196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在教育岗位上已辛勤耕耘了三十五个春秋。历任中文系主任、教科所所长、学报主编,兼任江苏省现代文学学会理事,江苏、南京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6.
从中、西文化的二元出发,形成和谐相生的"第三元"文化格局,将是中华文化对世界的重大贡献.新世纪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是考察这一文化格局的重要一维.新世纪10年海外华文文学在深层次上呈现的中华民族文学的整体性,海外华文作家"新老"交接中的世代沟通,华人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创作引起的海外华文文学格局的深层次调整,汉语在文化流徙传播中的丰富发展,都反映出海外华文文学超越东、西二元而指向"第三元"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勾勒了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的沿革,并阐述了海外华文女作家著作在大陆出版的状况及创作特色。认为这是一群身处万国,用汉语进行创作并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女作家群。海外华文文学是中华文化的开放性的延伸,海外华文女作家的创作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学者化的创作倾向,结果在深层人生的思考,重大命题的瞬间感悟,女性人格的独特透视和心灵剖析的理智光芒之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热”在全球范围的兴起,华文的普遍使用,将有力地推动华文文学走向世界;目前繁体和简体两种汉字并存,对海内外华文文学的相互交流造成极大障碍。汉字统一势在必行;海外华文文坛,多元的文学格局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9.
大陆学者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 ,起始于 2 0世纪 70年代末、80年代初。首先倡导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是广东、福建两地的学者。经过 2 0年的研究以及“世界华文文学”概念的产生 ,大陆学界形成了一种新的学术观念———要建立华文文学的整体观。也就是要从人类文化、世界文学的基点和总体背景上来考察整个中华文化和华文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产生了丰富成果 ,在研究观念、方法、理论体系诸方面有了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20.
海外华文文学始终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底蕴,形成了围绕着中华文化核心的几个基本母题。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乡土与故园、祖先与家族、接续传统与文化认同的冲突、兼济与独善的忧患意识都是海外华文文学历久弥新的基本母题。分析与理解这些母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海外华文文学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