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出课题师:同学们看,黑板上挂的是什么?生:是广告。师:对。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以广告为内容的活动课———学做广告。二、认识广告师:学做广告,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广告。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内容是一些广告招贴画、流动宣传车等)师:大家在录像中看到了什么?我们都能在哪些地方见到或听到广告?你会做广告吗?生:(自由谈:从电视上、广播上、报纸上、杂志上、广告牌上、车体上……)师:可以说,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大家结合生活实际谈了这么多,说明同学们平时十分注意观察事物。(板书…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那用你的眼睛看看今天来的老师有什么不同?要善于观察——发现不同了吗?发现三个不同就说明你有一双睿智的眼睛。比如长相,言谈举止,不管是美的还是丑的,看到什么就说什么,用自己的眼睛看,实话实说。  相似文献   

3.
赵华 《湖南教育》2003,(3):50-51
师:同学们,仔细听听,你听到什么声音了?(CAI课件音频:播放潮来时的声音)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生齐读;师板书:天下奇观)师:“奇观”是什么意思?生:“奇观”就是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师:你们想去看看这“天下奇观”吗?请你告诉老师,你最想看什么?生:我想看潮来时涌起的波浪。生:我想看潮来时人的活动。生:我想听听涨潮的声音。师:好,大家看看画面,听听声音,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CAI课件播放潮来的过程)(生不断发出赞叹)师:看了钱塘江大潮,你有什么感…  相似文献   

4.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荧屏,看你能发现什么?生:开始看到了一个点,这个点移动又变成了一条线(直线),这条线再平移又变成了一个平面(长方形),面的移动又变成了一个体(长方体)。师:对了,像这样的立体图形就是长方体,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谁能举一些长方体的例子?生:砖、牙膏盒、一次性打火机等都是长方体。师:师举起一支打火机,这到底是不是长方体呢?我们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就知道了。(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师:请同学们观察你手中的学具,看一看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丛蓉  丛筱燕 《山东教育》2002,(34):30-31
师:同学们好。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翠鸟》。谁会写这两个字?好,请你写到黑板上。大家一起看,他写得对不对。师:写对了吗?生:“翠”字写错了。师:谁来给他提个醒,怎样改对这个字。请你自己找个小伙伴来讲吧。生:“翠”字上面的“羽”字没有钩,下面的一竖刚刚出一点头,不穿过去。师:对,赶快改一改。师: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知道为什么给这种小鸟取名为翠鸟?“翠”是什么意思?生:是因为这种鸟身上的羽毛大部分是翠绿色的,“翠”是翠绿的意思。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查字典了。师:真好。不懂的词查字典,你很…  相似文献   

6.
数学与商场     
一、情境导入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段青岛风光的录象,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录像,录像中出现大型的购物商场佳世客。)师:你看到了什么?生:美丽的海滨、高楼。生:栈桥、五四广场、海水浴场。生:还有一个大型商场佳世客。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同学们平时去商场吗?你去商场都做些什么?生:买衣服、买吃的、买玩具……师:其实在商场中有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数学与商场。(板书:数学与商场)犤评析:利用一段录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犦二、观看录像,初步感知师:我们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凸透镜》是一节典型的实验课。在教学过程中教者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创造条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行探究的时间,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下是《凸透镜》一课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片断:师:通过同学们动手实验,我们知道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那么,谁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镜?生:我爷爷看报纸用放大镜。生:照像机的镜头是凸透镜。生:老花镜是凸透镜。师:凸透镜除了用做放大镜以外,还有很多用途。(出示课件)照相机、幻灯机、摄像机、投影仪,还有电影放映机、显…  相似文献   

8.
张营 《山东教育》2002,(16):37-37,38
一、情境导入电话铃响。师:对不起。电话铃响了,我去接一下电话,请稍等。师:喂。您好。请问找哪位?啊。是李老师呀,我就是。您找我有什么事吗?今天下午到教委参加班主任培训,是这样吗?好的,我知道啦,谢谢您。再见。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接了个电话,你听到老师说什么了吗?生:我听到老师说今天下午要到教委参加班主任培训。师:你听得真仔细。那在老师打电话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老师很有礼貌。师:那我说了什么,你觉得很有礼貌?生1:开头说了“您好”,最后还说“再见”。师:你听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明白。…  相似文献   

9.
在听一位老师的透镜成像复习课时,当讲到把凸透镜挡住一半后观察到的像有什么变化,总结出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大小、正倒均不发生变化,只是光屏上的像变暗,据此得出当成虚像时,观察到的情况也是如此.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0.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画)师: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生:鱼骨头。师:很好,很富有想像力。生:这很像一个“王”字。师:你说。生:我觉得它很像一个鱼钩。生:对,就是鱼钩。生:我觉得它像镰刀。(生笑)生:我觉得有点儿像矛。师:像大船上的铁矛。同学们,可能看到这幅画,每个人想像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情境,形成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动物——水螅。(课件出示一张水螅的图片)课件中有一段关于水螅的录像,下面请大家一起来观看,并请你记住录像片段中讲了什么内容?(随后教师播放录像:水螅芽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师: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心中会产生什么疑问?生:鱼是在水中生活的,怎么会游到纸上呢?生:纸上没有水,鱼到了纸上不会死吗?怎么还会游呢?生:是谁让鱼游到纸上呢?师:是啊,是谁让鱼游到了纸上?鱼怎样游到纸上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点评:设疑导入,一举两得:既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进行了审题训练,花时不多,效果很好。师:请同学们迅速默读课文,想想:是谁让鱼游到了纸上?生:是一位青年。师:这是一位什么样的青年呢?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第三、四节,想想哪个词语最能概括青年的特点。生:举止特别。师…  相似文献   

13.
教学片段一:形成一个关于放大镜的问题。(之前,各组学生仔细观察放大镜,交流发现时提到“可以将字放大”,“看远处的房子是倒的”,“中间比较厚”等。)师:关于放大镜,同学们有什么问题?生:为什么放大镜能放大字?生:为什么放大镜能点燃火柴?生:放大镜还有什么用处?生:放大镜是怎样做出来的?生:放大镜真的能加热阳光吗?师:这些问题的范围很广,其中第3、4个问题,查资料或问家长就可以解决,下课前我也可以告诉你。另外三个问题我建议大家研究光通过放大镜后,前进路线有什么变化?研究结果就可以解释这几个问题。[评析]教师将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分…  相似文献   

14.
一、激趣导入1.出示圆柱状铅笔。师:“它是我们曾学过的哪种几何形体?”再拿出钻笔刀。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圆柱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开始削铅笔。师:“圆柱的一个底面怎样了?”现在老师把这个尖的笔头切下来,看看它是什么形状呢?2.出示三角形铁架。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观察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用语言描述一下。现在老师把这个三角形沿着高所在的直线进行旋转,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到了什么?”“谁能说说这个圆锥是怎样得来的呢?”师:好,这两个几何形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圆锥的认识”(师板书)二、自主…  相似文献   

15.
师:下雨,同学们都见过,你留心观察过雨吗?你观察到的雨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下雨时天阴得很厉害。 生:下雨时闪电,还打雷。 生:开始雨是竖着下的,有风的时候,雨就被刮得斜着下了,打到了玻璃上。 生:小雨是慢慢往下飘,大雨就像用盆泼的一样,落得非常快。 生:小雨像线一样细。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谁还能结合你观察到的雨,按顺序说说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有意渗透有顺序观察) 生:雨前尘土飞扬,风很大。 生:雨前天色暗了下来,我一个人在屋里,很害怕。 生:雨前闷热,我还看到燕子飞得很低。 师:这…  相似文献   

16.
1.引导学生观察.捕捉数学信息,激发问题意识。师:同学们,今天吴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数学。我们来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你就说。生:我看到树上有5个桃子,树下两只小猴各说了一句话。师:小猴在说什么?生:第一只小猴说:“我采了4个桃子。”第二只小猴说:“我采了7个桃子。”师:同学们不仅看到有树,有桃子,有猴子,而且发现了重要的数据信息。为了区分,我们把第一只猴子叫做弟弟,可以吗?弟弟采了几个桃子?  相似文献   

17.
[案例]《认识象形字》教学片段: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幅画,请欣赏。(师画文字图)看见这些画,你想说什么?生:(非常激动)这些画真奇妙,像我们学的字又像画。师:对,它们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字。你能猜出它们是哪些字吗?  相似文献   

18.
马士钧 《辽宁教育》2010,(10):54-56
导语:花园与荒原 师:(板书:花园、荒原)看到这两个词,你们想到了什么事物? 生:看到花园,我想到鲜花;看到荒原,我想到一片杂草丛生的景象。 师:请同学们跳出花园和荒原,看到它们,你能联想到什么东西、人物或心情?请同学们大胆联想,写下你联想到的内容。(生写作,师指导,5分钟)  相似文献   

19.
案例:《轴对称图形》片段一: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师: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录像演示生活中的各种轴对称图形。(蝴蝶、京剧人物脸谱、镂空花窗、风筝、著名建筑岳阳楼、北京故宫、伦敦塔桥、印度泰姬陵、美丽的红领巾……)师:咱们进行一次记忆小比赛,看看谁的记忆力最好,好吗?请你说一说从录像上看到了些什么?(生:充分发言)师:你们真了不起,记忆力真强!你们从看到的图片和物体中感受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1.实话实说——请吃糖。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老师,能用几句简短的话描述一下老师的特点吗?生:老师中等身材,头发很平。生:老师脸很方,眼睛很小。师: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这么短的时间就发现了老师这么多的特点。既然如此聪明,请允许我请教第二个问题.你们必须实话实说,说实话的老师奖励吃糖。(拿出一瓶木糖醇)老师的问题是:你觉得我和你们原来的数学老师相比,谁更像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