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会新 《陕西教育》2010,(12):36-36
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近年来推行的“课改”.在教学中安排了很多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但在现实中.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靠延长学习时间来提高成绩的现象非常严重.学习负担过重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据调查.关于“减负”一词.“学生课业负担”仅次于“农民负担”位居第二.可见这个问题的社会关注度之高.已严重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校园不公平现象几乎存在于所有中小学,使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成为一句空话。尽管天天在喊加强素质教育.而学生实际上仍然在应试教育下接受严重的不公平对待。  相似文献   

3.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亮点之一就是首次将实施素质教育写入法律,为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从素质教育由倡导到逐步实施以来,应试教育观念仍根深蒂固,许多学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谈到素质教育实施现状时,曾归纳过这样一句话:“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为什么素质教育实施难?如何才能保证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笔者想就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观念和评价两方面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观念问题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在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4.
尽管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这么多年,但由于教育评价机制尚未转变.考试制度尚未根本改革,各地中学尤其是乡镇初中在抓素质教育方面仍旧雷声大雨点小,以“表面轰轰烈烈喊素质教育,实际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来形容并不过分。笔者曾见过许多如何抓素质教育的理论文章,但大多都是从教学方法改革上进行探讨,很少从学校管理角度作分析,基于此,笔者结合本校工作实际从学校管理角度.对乡镇初中素质教育的推行,冉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推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教学活动中安排了很多有关素质教育的内容,但在中小学校,“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题海战术等靠延长学习时间来提高成绩的教学现象愈演愈烈,学生的学习负担也由此日益加重,优化学生的学习负担就成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应试教育”即指那种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单纯为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的因素。本文试就家校结合,在如何推行素质教育方面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早在1984年就已提出,可是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人仍抱着“应试教育”不放,而对实施素质教育持有或观望、或怀疑、或等待的态度。在我们这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更是如此。素质教育之所以推行难,固然有历史、现实等方面的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人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8.
教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朝着预定方向进行的 ,因此 ,克服“应试教育”倾向 ,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是教育观念上的一场变革。实施素质教育说难也难 ,说不难也不难 :说难就难在统一认识、统一思想上 ;如果思想认识统一了就不难。要把我们的认识统一到中央的文件、教育的法律法规上来 ,要正确区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 ,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对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实施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要有紧迫感、历史责任心 ,要增强其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勇于投身到这场全面推进和实施素…  相似文献   

9.
赵建国 《陕西教育》2010,(7):106-106
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今天素质教育以不可阻当之势对抗着“应试教育”、“升学教育”.但考试制度不变.德育地位仍难从根本上提高.德育推行正在面临危机。最突出的就是中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德育内容脱离现实.德育方法简单化,以及德育过程空洞化。  相似文献   

10.
韦文琳 《广西教育》2008,(34):17-18
素质教育重视人的思想道德、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现在仍有很多学校是重视应试教育轻视素质教育,尤其是在农村小学,应试教育的思想与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方式更是根深蒂固,素质教育的推行难以为继。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改变这样的农村小学推行素质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几年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探索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其中由“模式论”转变为“思想论”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理论的重大突破。一、“模式论”容易使人们对素质教育产生认识上和操作上的偏差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而应试教育这一概念是对单纯以应考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教育弊端的概括。当时提出应试教育时,人们都认为它是一种旧的教育模式,所以,当时人们也把素质教育看为一种教育模式。受“模式论”观点的影响,人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建立一种运行模式上,并盲目地推行某一模式…  相似文献   

12.
反思“素质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搞“素质教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成效甚微,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对“应试教育”存在认识误区,没有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真正把握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各自的内涵。而且,有时候,经常出现“素质教育”理论与“应试教育”理论相交叉、难辩清的情况,这就使得“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理念于实践中的实然相矛盾。  相似文献   

13.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考试一下成为千夫所指的“罪魁”。不管是谁,都可以不问青红皂白地出来对考试指责一番。现行的考试制度当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考试又确实是古今中外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检验知识、选拔人才的最为公平、也最有价值的手段。有人说应试教育弊端太多,又说应试教育应走向素质教育。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但是推行素质教育并不等于要取消考试。在我有限的阅读视界,就我所见到的有关素质教育的各种议论来看,可以说,“素质教育”一词被解释得越来越含混,越来越让人无法理解,最后甚至让人疑惑人们究竟想说什么。我总认为,无…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我们在不断培养和树立新的教育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是对“应试教育”的根本否定。但不能说素质教育就是对传统教育的根本否定。因为不能说传统教育就完全是“应试教育”.不能简单地在传统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划上等号。  相似文献   

15.
“山沟沟更要推行素质教育”事情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一个信息闭塞、交通不畅、观念落后的民族乡推行素质教育,无异于晴天霹雳,很多人表现出惊讶与怀疑。蒋华却有自己的主见。他认为,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入学率波动大的原因,就在于死抱住应试教育不放,越是少、边、穷地区,越应该实施素质教育。他力排众议,带领周明超、刘畅等一批教师,认真学习、钻研素质教育理论,探讨适合山区实际的素质教育之路。很快,“以研促教,以研兴校”,成了全体教师的共识,钻研教育理论、学习教育管理、写教研论文蔚然成风。机遇总是垂青执著追求者。1997年,大…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了,然而,现在许多地方只是喊在嘴上,写在纸上,应试教育仍然依旧。这不能不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否则,实施素质教育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培养跨世纪新人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就会落空。如何在贫困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供同行们参考。一、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过去,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质量的优劣,是以“分数”、“升学率”为衡量标准。当前在新的评价办法尚未出台之前,人们仍以旧的眼光、标准看待学生…  相似文献   

17.
“应试教育”不仅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影响其身心健康,而且导致家庭经济负担过重。当今推行素质教育难的原因在于评价机制错位和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过于笼统、抽象。要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应对被评价对进行“市场细分”并构建相应的评价机制。对中学阶段后需进一步深造,现阶段宜采取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对于需要就业,则应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基本上让市场去评价和取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一规定性的转轨工作明确指出了我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发展方向。当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面对这一转轨,而且把素质教育这一热点喊得震天响,大有一哄而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问题做些冷静的思考。一、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倾向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惶惑之后,目前已演化为两种主要…  相似文献   

19.
云丹 《家庭教育》2000,(1):35-35
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年,素质教育“实践”了多年。如今,当回过头看看时,却发现刚从“应试教育”的误区里摆脱出来的我们又一步步地陷入另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20.
谈“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试教育存在诸多弊端,推行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然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非单纯是教育体制、教育内容、考试制度等教育现象的转变,其实质在于传统教育价值观与现代教育价值观由冲突走向整合、从无序走向有序、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教育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