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叶魏丽 《语文天地》2014,(10):60-61
生活化作文是教师创设条件来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写作,提高认识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的一种写作训练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改善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的现状,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使中专作文教学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为中专作文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74):54-55
"作文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生活作文"教学。生活作文,是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从丰富写作内容着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进而发展学生人格的一种作文教学策略。在研究实践中,通过教学平台的创设,尽可能地将作文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注重体验,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而摸索出一些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家创作离不开生活,学生写作也离不开生活,新课标十分强调作文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要求在作文教学中要丰富学生生活,加强阅读积累,培养联想、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4.
借鉴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通过对小学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作文指导方法生活化.作文评价方式生活化等方面的尝试,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不但能够改变当前作文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敷衍作文、为文造文的现状.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丰富写作的内容.提高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欧阳伯荣 《文教资料》2007,(17):147-148
我们遵循“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开展了生活作文教学研究,提出了“开源激流”的口号,“源”是指生活之源,“流”是指表达之流。生活作文是联系生活和作文的纽带,我们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写作,提高了学生认识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生活作文教学研究,它不是一般的生活指导,也不是泛泛而谈的写作形式的研究,而是在生活中学写作文,指导学生写出反映生活的作文,并在作文中学会做人。为了让生活真正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与身心特点,遵循作文教学的内在规律,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入手,让学生觉得作文是一件乐事。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授集语言信息和写作素材的能力,提高他们描写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修改作文的习惯。经过5年多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逐步走出了一条作文教学高效之路。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不仅可以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还可以缩短学生认识与实际生活的差距,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治融汇于五彩斑斓的画面之中,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作文课变得生动活泼。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手段,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准。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依靠阅读积淀,培育写作素养,在生活、阅读体验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在写作训练中提高习作的技能,并通过对作文的修改提升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8.
王华绒 《教师》2014,(11):73-74
利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创设出最佳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弥补学生认识与实际生活的差距,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展思维空间,降低训练难度,而且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评改能力上都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将多媒体巧妙运用于作文教学是优化作文教学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小学语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学活动也要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记录下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并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写作内容才会更加充实,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凸显出生活化的教学特色。本文就结合教学实际,对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郭娟强 《小学生》2022,(9):100-102
一篇优秀的作文应当是新颖的素材、适宜的写作手法、丰富想像力的完美组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现实创设适合的教学场景,并结合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激发学生的想像力,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此提升学生写作中的思维能力。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文教学优势,通过教学情境、联系生活、更新主题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相似文献   

11.
习作是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提高写作能力乃当务之急。本文针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谈了几个策略:积累材料,丰富语言表达;用好教材,学习习作方法;丰富生活,捕捉习作材料;赏识习作,找到习作成就感。  相似文献   

12.
周菊春 《天津教育》2021,(11):146-147
语文学科在教育起步阶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习作教学的充分落实对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与水平产生影响,因此加强习作能力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赋予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特征是依据新课标制定的授课内容,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灵感、增强习作体验。本文立足于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习作课堂所提出的全新要求,探究如何以生活化内容创新习作训练。  相似文献   

13.
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电教手段是改革旧的写作教学模式的有益尝试。本文试从激发写作兴趣,指导观察口述,传授描写方法,增强评改能力这四方面,探求电教手段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的动因和方法,以求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促其写出有血有肉的“美文”。  相似文献   

14.
心动的能力     
艺术是心动的产物,撩人的心动对于灵气飞动的写作是相当必要的。如今学生作文却多进行程式化的文字排列组合,缺乏经验、情感、性情的呈现。这与作文教学的把写作主体潜在的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尽情地释放出来真正目的相违背。本文试图唤醒和训练学生心动的能力,以实现作文教学本质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中职作文教学正处于学生不愿写,教师无从教,师生两端无序、低效的困境。建立开放式的作文教学体系,立足于中职生成长特点及专业的现实需求,从作文命题方式的转变、作文教学内容的丰富以及评价体系的变革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可以有效提高中职生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6.
惠敏 《成才之路》2021,(11):104-105
作文是学生书面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目前,作文教学存在教学模式落后、与实际生活脱节以及学生创作积极性不高、不注重修改等问题。文章分析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提升作文教学效率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面对有限的流体力学实验课时,探索通过更新实验设备、加强实验全过程管理、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和更新丰富教学内容等方法和措施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对提高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正东 《成才之路》2021,(11):76-77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自主修改作文,并积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文章探讨提升学生评价习作能力的策略:精选讲评内容、探索讲评方法、落实以生为本,以提高作文讲评教学效率,让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并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9.
周学堂 《成才之路》2021,(11):108-109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培养学生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文章探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激趣导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授课方式;课外拓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初中作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作文的基本概念是通过以学生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作文活动中,促进学生主体的人格形成。学生生活作文导写是运用作文表达方法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作文教学法。学生作文导写包括:引导学生写好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写好学生的个性成长。学生生活作文导写是基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依据的作文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