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为人格特征、心境状态和运动表现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作用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9年全国青少年网球比赛的207名运动员的基本情况、人格特征和运动表现进行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基本描述统计分析,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人格特征在内外向、神经质量表上均不存在性别、年龄、运动等级和主力与否上的差异,但在精神质维度上存在年龄上的差异。(2)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运动表现能力不存在性别、主力与否上的差异,不同年龄和不同运动等级的运动员在方案的实施/执行和有效战术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人格特征中的精神质维度与网球运动表现中的疲劳、焦虑呈正相关,与其他运动表现维度没有相关性;内外向维度与网球运动表现中的方案的执行/实施、决心、流畅、有效战术呈显著正相关,与失去沉着呈负相关;神经质维度与网球运动表现中的失去沉着、焦虑、疲劳呈高度显著正相关,与决心、流畅、有效战术呈高度显著负相关,与方案的执行/实施呈显著负相关。(4)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人格内外向影响网球运表现的方案的实施/执行、失去沉着、决心、流畅和有效战术,神经质影响网球运动表现的方案的实施/执行、失去沉着、决心、疲劳、焦虑、流畅和有效战术,精神质影响网球运动表现中的疲劳和焦虑。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心理测量、数理统计等方法以人口学为自变量对湖北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流畅状态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湖北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变量中清晰目标、享受体验、时间变换和意识丧失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年龄组、训练年限和运动等级指标中共性显著性差异的维度是挑战技能平衡、行动意识融合、控制感和清晰反馈;建议对运动员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大心理训练力度,提高运动员心理机能,促进流畅状态的出现于保持。  相似文献   

3.
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元认知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元认知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元认知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且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性别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在元认知水平上的差异不存在显著性;训练年限较长、运动等级较高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元认知水平均高于训练年限较短、运动等级较低的网球运动员,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4.
高水平网球运动员自信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运动员心理因素问卷调查对广州市队和广东省队网球运动员的自信心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性别、不同等级和年限的运动员在自信心的某些维度上差异存在显著性,性别和训练年限的交互作用对自信心的影响显著;运动员运动经历、成功经历以及替代性经验、运动成绩、运动生涯轨迹是影响运动自信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运用访问调查、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对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运动动机和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入梯队年限短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平均分低于年长的运动员,在状态自信心上相反;运动动机的认同调节和内投调节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和显著性差异;在应对方式的集中解决问题的应对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个年龄段竞赛状态焦虑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运动动机的认同调节和内投调节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应对方式上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运动等级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运动动机、应对方式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特定的文化、环境特点,在我国非智力因素理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八一队、山东队等5个乒乓球专业队10岁至17岁的青少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性,为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和科学选材提供可靠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运动员中,成就动机、运动焦虑、运动自信心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段运动员中,运动热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不同训练年限的运动员中,运动独立性和运动坚持性两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级别运动员中,运动热情、注意稳定性和情绪稳定性三个维度有显著性差异。各级教练员根据乒乓球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性,从科学选材,到有侧重的加强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强化,能在科学训练中更快更好的提升乒乓球竞技水平,缩短成才周期。  相似文献   

7.
运用心理测量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黑龙江省高校不同性别、不同运动等级、不同运动年限速度滑冰运动员意志品质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高校速度滑冰运动员意志品质各个维度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不同性别运动员意志品质各个维度没有显著差异,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目标清晰度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训练年限运动员自信心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网球运动员情绪智力量表和运动表现评价量表,通过对169名专业网球运动员的测试,运用相关和分层回归分析探讨网球运动员情绪智力对运动表现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在排除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后,网球运动员情绪智力分量表对运动表现的弹性方案执行、失去冷静、情绪低落、决心、焦虑、流畅和有效战术7个维度均有不同的预测作用。该研究为网球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心理状态提供帮助,对提高网球运动表现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四川大学12名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等级的游泳运动员心理技能的焦虑水平、注意力、运动自信心、运动心理准备、运动动机、团队重要性6个维度进行SPSS分析和对比,以了解游泳运动员心里技能特点及影响他们运动成绩的心理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在心理准备维度有边缘显著性差异(0.05≤P<0.1),团队重要性维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训练年限在自信心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不同年龄在焦虑控制维度有边缘显著性差异(0.05≤P<0.1)。  相似文献   

10.
采用谭先明编制的运动员应激量表,对体育院校的网球运动员进行心理应激的研究,主要从人际关系、运动受伤、比赛失利、环境因素、日常生活遭遇和内外压力等6个维度(45个子项)的应激源对被试者进行测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网球运动员的总体应激在运动等级上有显著差异,在性别上有无差异.在性别与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中,只有因子"内外压力"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且男子高于女子.运动年限与运动损伤应激成线性关系,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应注意排解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减少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网球运动受到了众多青少年的喜爱与重视,随着训练的科学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竞技战术,但在心理机能方面的训练与提高却与技术、竞技的训练相差甚远.因此,提升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心理机能就迫在眉睫.本文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心理状态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从动机水平、注意力、情绪控制、意志品质、竞争力、思维能力等6个方面概括了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网球专项运动出发,以重庆市部分高校网球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网球运动员比赛赛前表现的众多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心理调控方法总结,不仅可以为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心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并对竞技比赛实施心理训练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汤国杰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5):31-31,34
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网球运动发展的需要,在分析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提出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任务及其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首先介绍青少年网球培养体系里面的核心要素,即家庭支持,社会力量,训练体系,赛制体系,并根据中、美、日三国在这四大核心要素上的差异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我国在培养体系上的不足,最后给我国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培训体系列出几点启示:家长正确认识网球运动,尊重并支持孩子的意愿;社会重视网球运动的推广与开展,规范网球市场和组织;扩大青少年网球比赛的规模,建立网球竞赛评级系统;提高网球教练教学水平,改变传统训练理念,加强教学和训练的科学性。为网球运动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匡许衡 《网球天地》2008,(9):132-134
由于工作的关系,加上定居在尼克·波利泰里尼网球学校所在地(美国佛罗里达州布莱登顿市),作者经常有机会和尼克本人以及网校其他很多资深教练、体能教练以及心理教练就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培养进行比较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和在这里训练的学生家长以及很多国内著名教练也有过很多沟通,发现国内在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单一性和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还是比较突出的,致使很多有天赋的孩子长大之后只能没入到茫茫人海中。作者结合尼克网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本人运动心理学的背景,特撰写此系列专题,希望能对家长、对国内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有所启发.有所帮助。系列专题将包括4个部分:1.家长在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中扮演的角色;2.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心理分析;3.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体能训练的要点;4.平衡发展.造就英才。(本刊将分三期连续刊登)  相似文献   

16.
选取18名省队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进行为期八周的心理训练,探索心理训练手段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训练效果的影响.研究采用运动心理疲劳、运动焦虑以及心境改善程度作为心理训练效果的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心理训练后,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降低,成就感明显提高,运动员的心境状态较训练前更加稳定,疲劳、紧张、TMD、愤怒和抑郁的消极症状显著降低,所有运动员的状态自信心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本届CUBA西南赛区比赛的12支女篮运动队队员进行运动性心理疲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从不同年级进行比较,运动负评价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在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耗竭两个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从不同级别进行比较,一、二级运动员的成就感降低、运动负评价2个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在情绪/体力耗竭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从训练的年限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建议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创新训练方式,提高趣味性,培养运动成就感与获得感,加强心理辅导,安排讲座,提供心理咨询,保障运动员拥有良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18.
基于长时间跨度、多项重要赛事的大规模数据,首先对青少年与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年龄、数量增长及参赛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再从比赛特征和击球特征两个方面对16~18岁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和职业运动员的表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1)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数量年增长率显著高于职业运动员。(2)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的参赛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3)在发球、网前得分率、制胜分/非受迫性失误比等比赛特征数据上,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4)在击球角度、击球速度、移动距离、平均冲刺速度等击球特征数据上,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1)职业赛事比青少年赛事竞争更为激烈,比赛的胜负差更小,对运动员生理和心理要求更高。(2)职业运动员击球的速度、稳定性、攻击性和多样性等均优于青少年精英运动员。(3)职业运动员击球速度更快角度更大,对回球的预判比青少年精英运动员更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以辽宁省青少年乒乓球男、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非智力因素现状及水平,结果表明:辽宁省不同性别青少年运动员运动独立性维度呈现非常显著差异;不同等级青少年运动员在情绪稳定性、成就动机维度上差异性显著;不同训练年限的青少年运动员在情绪稳定性上差异性非常显著;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在运动好胜心和自信心6个维度上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20.
姚远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2):211-213
心理因素的影响在网球运动中占据重要作用。通过对运动员在接发球训练中的心理进行分析,并把一套自我暗示心理训练法用于接发球训练中,结果表明:不同的心理紧张程度对接发球和稳定性影响很大。在接发球训练中引入心理训练法效果明显,为体育训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