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世纪下半期被海德格尔描述成科学论再度昌盛的年代。科学论作为实证主义首先指英法社会学思潮,作为哲学的内在冲动则是从新康德主义一直到胡塞尔现象学的最高原则和最终目标。胡塞尔的现象学劳作,力图摆脱哲学的实证主义化和心理学化,他的哲学创获被海德格尔正确地概括为现象学的三个基本发现:意向性、范畴直观、先天。  相似文献   

2.
"直观"概念在胡塞尔现象学中具有中心意义,"本质直观"则是"直观"的最终朝向。然而,"本质直观"不是一蹴而就的——素朴的"感性直观"包含着巨大的"缺漏",它需要一个中间环节才能上升至"本质直观",这个中间环节就是"范畴直观"。基于"范畴直观"的这种重要性,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二研究的第二篇对"范畴直观"作了详细的论述。"范畴直观"的统握性、整体性、观念性是"直观"概念不断扩展、深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先验演绎”的学说为基础,分析讨论“先天综合判断”理论。“先验演绎”学说反映了先天综合判断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在先验演绎的基础上,对先天综合判断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上何以可能给予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康德的先天范畴作为人脑固有的先天认识形式,独立于经验,并且先于经验存在于主体的知性思维中。张载在认识论上将知识划分为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其中的德性之知超越感觉经验,来源于天赋,与康德的先天范畴最为相契。二者都具有先天性,都需要思维的参与,但先天范畴是为了解决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不存在价值取向;而德性之知以人的修养为旨归,以儒家伦理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图像文化盛行,文字业已沦为陪衬,文学也不例外。传统意义上,以文字媒介主导的文学似乎正让位于大众和电子媒介中电影、电视等话语形式的文学。海德格尔的“真理论”对艺术真理重新划界,阐明了艺术真理如何可能的根基。他发现了“思”可以建立艺术存在的真理。这无疑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一方面文艺创作者要努力挖掘文字介质的优势,并实现其最大化,给读者留有“思”的空间,使以语言文字为介质的文学传统在“读图时代”发扬光大;另一方面,面对文学“视觉化”冲击,读者要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文学意义的凸显有赖于读者的静观、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拯救文学。  相似文献   

6.
遗传、遗传素质与先天素质是《教育学》中在分析影响人的发展因素时谈到的基本概念。不少教材在解释这三个概念时界定不清,因此,需对这三个概念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7.
文章试图对胡塞尔现象学方法提出一种自己的理解,即基于"意向——直观"结构的"现象——本质"同一现象学。现象学的贡献主要是方法论上的。围绕着认识的可能性问题,胡塞尔首先确定现象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即本质研究,然后提出把握本质的方法,即本质直观,而这一切是建立在"意向——直观"这种明见性上。  相似文献   

8.
王建文 《考试周刊》2011,(72):30-31
胡塞尔的现象学批评方法,在其来源地合法性及应用的合理性方面受到了部分文学理论研究者的批判和质疑。本文从"现象"一词的词源意义着手来探讨现象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揭示现象学意义下的文学的本质含义,并在此基础上阐明现象学方法用于文学研究和文学作品解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从“存在论”出发,提出了建立在“此在”分析基础上的生存论的真理观,对传统的真理观进行匡正,以寻回“存在”的真正意义,指出真理的本质乃是“此在的展开状态”和“自由”。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的真理观是一种比传统的认识论真理观更本源的存在论真理观,这种真理观考虑到了人的理性能力的有限性,揭示了传统认识论真理观可能导致的科学主义以及技术理性的消极后果。他的真理观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此在”在真理展开中所居地位的变化上。  相似文献   

11.
范畴的划分标准对人类认知世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经典范畴理论出发,以语言观为切入点,对典型范畴理论进行证伪,并进一步证实经典范畴理论的客观性及对人类认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证伪主义的方法为大家所熟知。本文介绍波普尔“真理观”的形成过程,他的逼真性陈述定义、对于真理的度量方法,以及部分学者对波普尔的真理观评价,最后分析对波普尔逼真性真理观的四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我国随着股份制改革和证券市场的发展,盈余管理成为当代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中外会计专家在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诸多方面得出了共同结论,但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本对中外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总结和分析,指出其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莱布尼茨是十七世纪欧洲历史上伟大的逻辑学家、哲学家,他对真理的研究有其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并形成了自己系统的理论,他也是第一个提出真理可以分为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人。本文将对其真理观进行追本溯源,从影响产生真理观的天赋观念出发,阐释莱布尼茨的真理观的产生、内容以及本文对莱布尼茨的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西方传统的“天赋观念”学说,从亚里士多德的不死灵魂的回忆说启始,到中世纪宗教神学家们的神启和信仰的学说,再到近代西方哲学唯理论学派的笛卡尔的“天赋真理”说、斯宾诺莎的“天赋真观念”说,以及莱布尼兹的“天赋能力”说,经历了一个逐步消解“天赋”程度的过程。这一演变路径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展示着人类科学和哲学发展历程中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因素的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实践观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实践观的核心内容。他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由此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生产力理论。而贯穿其中的最鲜明特点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体现了求实性、创造性、人民性的特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相似文献   

17.
“不但P,而且Q”常被看做递进复句的典型形式。本文通过对大量语言材料的分析发现:(1)P与Q在语义上并非总是前经后重、并列,有时Q是对P的补充,甚至P重Q轻的情况都很常见;(2)有时“不但”可用可不用,主要视话语中心的需要与说话人视觉变化,有时“不但……而且”必须配对使用,有时只能单用“而且”,这主要受制于某种特定条件。本文从语义、结构及语用的角度探讨合用与单用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对郁达夫艺观的核心--“真”做了较细致的探析,认为“现实的真”是其表层追求,“情感的真”才是本质的内涵,领会了这一点,我们或许才更能理解郁达夫一生的追求以及他所遭遇的褒贬。  相似文献   

19.
运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解构主义批评手法分析马尔克斯小说《巨翅老人,》分析出文本中“天使”的人间之旅不仅是展示人间的虚伪、残酷、自私以及人间与上帝,即人间与美德之间隔膜的过程,更是对传统形而上学中宗教信仰、理性文明以及终极意义里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消解过程,是揭示不确定因素,使读者摆脱时空界限,从不同角度切入文本,审视文本,根据现实,重构文本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费耶阿本德与库恩同为历史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思想有许多共同之处,更确切的说费耶阿本德的思想是对库恩范式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入探讨库恩范式对费耶阿本德科学观的影响,可以更清晰、准确地了解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有利于整体把握后现代科学观发展的脉络,有利于探讨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