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教师都要备课,与其他学科不佩的是,语文教师要用一生心血来备课。国庆节后回校上课.路边的一株桂花开了,香气袭人,老远就能嗅到。只听有个老人说:“今年的桂花怎么到现在才开呀!”另一个接口道:“重阳都过了,还没见到菊花呢。”  相似文献   

2.
桂花情     
俗话说“八月到,桂花开”。这句话真是说得一点儿不错。八月一到,桂花树上开满了金黄的小花,还带着一股清新的香味。桂花虽然很平凡,但是对我来说她是多么有意义啊! 那是5年前的一个秋天,我正在屋子里做作业。忽然一阵风吹过,风中带着一股浓浓的香味。我正如痴如醉地沉浸在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就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尤其是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和新课程理念的“支持”后,目标更是繁复,内容更加冗杂,教法五花八门,手段也令人眼花缭乱。语文教学在繁杂的教学目标和多媒体环境中,越来越迷失,越来越空泛化。根子出在哪儿?如何还小学语文本色?现结合人教版《桂花雨》谈谈我的思考与实践。一、抓准“点”,从文眼中提炼“课眼” 面对冗繁的课堂,我们首先要做“减法”。“冗繁削尽留清瘦”,一篇文章,减至极致,甚至于一字便可“悟其神”。比如,教学《桂花雨》,我让学生在反复通读课文之后,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表达自己最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读出“桂花”,说课文主要写了桂花;有的学生读出“香”字,说课文自始至终都弥漫着桂花香;有的学生读出“摇”字,说作者是因为“摇桂花”才对桂花印象深刻;有的学生读出“雨”字,因为作者对摇桂花而“落雨”的印象尤为深刻。读出“桂花”,是抓住了文本的物质载体;读出“香”字,是抓住了文本的线索;读出“摇”字,是抓住了关键性的动作;读出“雨”字,则是走进了文本的核心。作者念中学时便远离家乡,家乡给她的回忆便主要集中在童蒙时期;而童年时代的最大趣事便是帮大人摇桂花,桂花如雨纷纷落下以及沁人心脾的香雨给作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抓住了“文眼”,便可以引领学生透过“雨”,探究摇桂花的初衷,感受桂花雨的独特,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和对故乡的眷恋。为什么他乡的桂花就是不如家乡的桂花香,根源在哪儿?桂花“雨”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独特魅?  相似文献   

4.
《桂花雨》是台湾当代著名散文作家琦君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富有童趣的语言,将自己对故乡的千般情结、万般思绪都寄寓在桂花里,从“摇桂花”到“思桂花”,再到“恋桂花”,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情。如何让学生从散文当中读出情感,体验情感,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我带领学生自我品读,自我感悟,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并引导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深入文本,自主表达,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桂花     
<正>我们学校种了几棵桂花树。每到秋天,校园里的桂花都赶集似的开了。妈妈送我到学校时,我们总能闻到一股浓浓的、扑鼻而来的桂花香。这时,我和妈妈就会很有默契地深深吸上几口,“嗯——真香!”我也总会情不自禁地把《十二月花名歌》中的“八月桂花满枝香”念给妈妈听。在桂花开放的季节里,我最喜欢去树下捡桂花了。  相似文献   

6.
《桂花雨》是苏教版第七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摇桂花”是本文的重点段。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体验到“我”摇桂花时的欢乐,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相似文献   

7.
桂花(O sm anthusfragrans)为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和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因其芳香四溢,树形丰满,姿态秀丽,四季长青而闻名于世。千百年来,人们种桂、食桂、赏桂,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桂花文化。从神话传说到诗歌领域对桂花有数不清的赞美,可以说,桂花是植根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中的一朵奇葩!一、我国古代关于桂花的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桂花的记载,提到“: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西山经》载有“:皋涂之山,其山多桂木。”著名诗人屈原《九歌》中提到“: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  相似文献   

8.
王维诗《鸟鸣涧》中的“桂花”究竟为何物,历来说法不一。许多研究者认为,此乃虚写之物,而有的却将其解释为"月华",更有甚者认为“桂”乃“林”字之误,“桂花”应为“林花”。从相关史料和王维诗歌创作的风格来看,此处的“桂花”应指现实中的“春桂”。  相似文献   

9.
《桂花雨》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作者琦君用细致的手法,恬淡的笔风,描绘了桂花的香、美,描绘了自己童年时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桂花雨的喜爱,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体会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是本文的教学难点,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突破本文的教学难点,使读者对那阵阵的“桂花雨”产生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闻其香的感觉,进而体会到“我”深深的思乡之情?我采用了以下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桂花谢了     
几片金黄色的花瓣,拥抱着一簇黄色的花蕊,构成了一朵我喜爱的桂花。秋高气爽,桂树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凉风袭来,树枝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轻响,就像一个朋友在对你悄声细语。此时,漫步在林间的小径,芳香扑鼻。那一朵朵桂花从天而降,如同下雨一般,不愧为“花雨”。而早落到地上的桂花,好像也并不甘心寂寞,它们借着风儿,如一只只黄蝴蝶,飞升到半空中,随风飘舞。而后,风小了,桂花也悄然落下,静静地躺在地上,就像投入了母亲的怀抱一般。国庆假期,来此处休憩的人们络绎不绝,他们或漫步林中,观赏着满林的“花雨”,闻着清新的花香;或小坐树下,…  相似文献   

11.
站起来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与‘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两处用了同一个‘浸’字,‘浸’的意思是……”学生林灵姗质疑。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可见阅读的重要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有效指导,做好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一、范文引路,激发兴趣 语文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同时注意不同学段之间的联系和衔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曾经的一节公开课—《桂花雨》。课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当我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时,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不禁勾起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摇花乐’乐在哪里呢?今天,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摇桂花,享受那落缨缤纷带给我们的快乐吧!”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就已迫不及待了,当讨论到“摇桂花”内容时,课堂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师:当母亲吩咐提前摇桂花的时候。作者说这下“我”—可乐了。(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作者为什么乐了?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的“摇花乐”?生:我从作者的心情和动作体会到了摇花的欢乐: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相似文献   

13.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里两处用同一个‘浸’字,‘浸’的意思……”学生林灵姗质疑。  相似文献   

14.
花食记     
杭州是桂花栽种较多的城市,大街小巷,一到桂花时节,桂树多的地方是明香浇头,桂树少的地方暗香浮动,这时节光鼻子过瘾也不行,桌上也会有桂花的影子. 酒酿圆子端上来,里头一层黄黄的桂花,桂花糕也出来了,方方正正一碟.桂花糯米藕也常见,只是它本来就甜得不得了,上面还浇上了几溜桂花蜜,吃当然好吃,只是我个人无福消受,只消一筷子,就感觉这甜味蜜意上了头,再吃就要让它给闷翻了.  相似文献   

15.
自制桂花茶     
暑假里的一个大清早,妈妈就把我叫醒。我穿上衣服,刚一出门,便闻到一股桂花的香气。只见妈妈正拿着一根长竹子,在桂花树上捅来捅去。她这是干什么呢?突然,妈妈说“:你快过来帮忙啊!我们今天做桂花茶喝。”咦,做桂花茶?新鲜!好玩“!快点去拿个干净的扫把和簸箕给我。“”哦。”我兴奋地答道。收集好桂花拿回家后,我和妈妈早已是气喘吁吁了。妈妈忙着把桂花放到一个大盆子里洗干净,之后,就让我在桂花上面轻轻洒上糖。最后,我们小心翼翼地把装桂花的盆子用保鲜膜包起来。第二天一大早,我就爬起来看我们昨天做的桂花茶,只见包了保鲜膜的盆子里有…  相似文献   

16.
桂花玉兔坊     
据说嫦娥飞上月球以后,便和桂花树上的那个叫什么吴刚的结婚了,接着他们就开了一家名为“桂花玉兔坊”的餐馆,听说生意还很火爆,反正是吴刚数钱把嘴都数歪了。  相似文献   

17.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对于王维这首诗中首句所言的“桂花”,一般人往往理解为常见的“秋桂”,可是第二、四两句点明了季节是春天,于是,有人就把诗中的“桂花”解释为“月光”。一九八○年七月,  相似文献   

18.
桂花,真香     
我家院子旁的空地上种着一棵桂花树。它长势旺盛,郁郁葱葱,枝头早已蹿过了院墙。入秋以后,朵朵小巧玲珑的金黄色桂花繁星似的缀满了枝叶间,醉人的花香常常惹得路人放慢脚步,忍不住夸上一声:“好香的桂花!”我们全家人乐得合不拢嘴!桂花给我们一家带来了好心情,我们自然视若掌上明珠,舍不得折下半枝。我还时常提防着有人眼热手痒而使桂花遭殃。一个星期天,我坐在窗前温习功课。阵阵馥郁的芳香弥漫空间,为我驱除倦意。我不时看着窗外,向默默吐芳的桂树投去感激的目光。忽然,有个人影在桂树下徘徊。莫非有人攀折桂花?我警惕起来,定睛一看,原来…  相似文献   

19.
陆然 《少年月刊》2010,(9):45-45
一句俗语说得好:“八月桂花遍地香。”每年人秋时节,校园里到处都会弥漫着桂花的香气,要是遇上秋雨天,桂花更是香味悠远。  相似文献   

20.
站起来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与‘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两处用同一个‘浸’字,‘浸’的意思是……?”学生林灵姗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