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对1986—2010年间“古籍修复”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统计,并针对文献主题、合著率和著者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古籍修复领域的研究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取得很大发展,已进入初步发展阶段。古籍修复领域的研究在主题分布、著者分布上还不平衡,高水平的古籍修复师和专家较为缺乏,关于古籍修复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工作管理方面的研究还需加强。  相似文献   

2.
于海英 《图书馆学刊》2009,31(10):83-85
大连图书馆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古籍保护重点单位之一。介绍了大连馆古籍文献的修复情况,就古籍修复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从探讨中医药古籍修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出发,结合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馆藏特色,探讨了修复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以修复工作实践中有代表性的两类古籍——清后期古籍和日本古籍为例,分析了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法和修复材料,以恢复古籍的文献价值,尤其是善本古籍的“三性”(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增进行业对中医药古籍的重视和对古医籍修复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通过以古籍精装合订本《新刊凤双飞全传》为修复案例,介绍这类装帧形式产生的原因、特点,同时探讨了此类图书破损后的修复方法,指出在制定文献修复方案时,不能生搬硬套文献修复原则和文献修复标准,需针对不同的破损状况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5.
健全修复人员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制度是当前档案与古籍文献保护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之一。依据职业标准《文献修复师》的基本原则,从基本要求、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三个层面构建了档案与古籍文献修复人员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Yaahp软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权重集,对国家古籍保护中心2007年至2015年古籍修复技术与保护相关培训班的课程内容进行实证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以期为档案和古籍文献保护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科技文化创新形势下,本文通过对古籍文献保护与修复的种种不利因素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其整改新措施,旨在将古籍文献保护与修复事业向着更加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普及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达到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古籍保护试点单位修复人员的数量、职称、学历结构等状况的调查和古籍保护工作的需要进行分析和论述,指出古籍修复人才匮乏问题是古籍保护工作的瓶颈,通过不同途径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并为他们的成长和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是做好古籍保护修复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古籍修复与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古籍保护试点单位修复人员的数量、职称、学历结构等状况的调查和古籍保护工作的需要进行分析和论述,指出古籍修复人才匮乏问题是古籍保护工作的瓶颈,通过不同途径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并为他们的成长和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是做好古籍保护修复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魏清 《晋图学刊》2007,(2):39-42
本文通过总结自己长期从事古籍修复的经验,在严格遵循古籍修复的原则下,叙述了图书馆古籍善本的修复与技术,为我国的古籍修复事业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CNKI收录的国内图书馆古籍修复研究文献为统计对象,对文献刊发年代、期刊来源、独(合)撰情况、核心作者、作者机构、基金资助、主题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古籍修复研究领域文献分布规律、研究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修复档案作为纸质文献保护的重要部分,是古籍修复工作的记录,对于研究相应纸质文献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借助文字和影像,记录修复前、中、后三个时期,为修复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了依据,也为后人对于前人修复技艺和理念的了解提供了重要途径。文章针对古籍修复档案建立的意义、发展历程、内容设定进行阐述,并通过自身修复实践活动对论点进行论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谈谈《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任职资格》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任职资格》是"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的执行标准之一,也是对文献修复行业进行规范的一个探索.本文论说《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任职资格》编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其结构和内容进行说明.文章后附标准文本,以便同行参考.此标准与劳动保障部和文化部制定的《图书资料业务人员·文献修复师职业标准》相辅相成,应对照执行.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3.
小议古籍修复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修复是古籍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古籍修复人材长期匮乏、修复工作任务艰巨是当前古籍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人材培养模式、借助社会力量和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是可以探讨的提高修复工作成果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大量的古籍文献因酸化而失去其具有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为此,在简要介绍古籍文献酸化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引起古籍酸化的各种因素,列举比较了几种古籍脱酸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古籍脱酸应增加科技含量,采取措施积极保护我国古籍文献这部分宝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15.
略论图书馆善本古籍的修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善本古籍因年代久,历经磨难,虽留存在世,但往往破损严重。古籍修复作为传统的古籍保护方法之一,肩负着抢救珍贵古籍,保存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重大使命。本文从古籍修复技术的传承、善本古籍修复的基本原则、善本古籍修复的材料要求和修复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略论述。指出古籍修复是图书馆善本古籍保护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实践,从古籍修复人员配置及其协作管理、古籍修复工作开展规律、古籍修复程序及相关管理、古籍修复技术特点及内涵的文化特质4个方面,总结修复工作的经验与模式,提炼古籍修复工作的核心特征,并延伸对古籍修复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面对长期以来古籍修复突出实践活动、理论研究弱化、工匠式培养人才等现象,需要强化古籍修复研究,培养高素质修复人才,古籍修复学科建设是推动古籍修复事业发展的内动力。[方法/过程]分析古籍修复的内涵和特性,明确其他学科与古籍修复的相关性。依据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构建古籍修复学科知识体系。[结果/结论]工匠与技术组合是古籍修复学科建设的主要范式,引入现代技术将极大丰富学科内涵,促进古籍修复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意义]历史修复遗存是古籍的组成部分,是新的古籍修复周期处理的对象,研究古籍历史修复遗存不仅能丰富古籍修复技术,更能提高古籍修复质量.[方法/过程]分别运用归纳法和案例法研究古籍历史修复遗存的形式及处理措施.[结果/结论]古籍历史修复遗存形式包括修复材料、修复方法及其印记等.古籍历史修复遗存处理应依据具体情况分...  相似文献   

19.
钟小宇  钟东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29(1):110-116,86
图书馆古籍修复人才需求与古籍修复人才就业需求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通过网络资料收集、对部分图书馆古籍修复师生的访谈调研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分析、挖掘出矛盾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四个解决矛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浅谈古籍修复中的古籍保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在古籍修复中,修复材料的技法与古籍保护方法相结合的尝试,提出了对于古籍保护应采取修复与保护并重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