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研体制中的权力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杰 《科研管理》2002,23(2):1-4
本文通过分析发展科研能力的必要性,提出高校和基金会制中,按一定规则赋予科研人员或科研组织一定的行政权力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技发展中的权力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高校与其科技工作相关部门的联系系统,指出高校科技发展权力的维度分布及基相互联系,以及按一定规则赋予科研人员或科研组织一定权力,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郭卫玲  王帅 《科教文汇》2009,(28):8-8,41
教师群体是高校科研管理的主体,教师激励也是高校科研激励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高校科研管理的激励对象及对起进行激励的重要性,分析了高校建设过程中教师激励存在的流动性、考核机制等问题,着重提出高校教师激励过程中忽视的精神激励对教师积极性发挥的重要影响,另外,科研团队建设对教师激励也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清华大学科研管理机制和科研管理人员素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对清华大学的科技传导机制、科研管理部门的职能和基层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系统的分析。由于高校的科研管理存在一定的共性,可以从此一窥高校的科研管理机制,这对了解高校的科研管理运作程序,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将有一定的裨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分别对科研诚信政策与文献的主题分布进行分析,对比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和趋势发展,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也可以为科研诚信的学术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集科研诚信政策与文献数据,运用主题聚类和相似度分析方法,观察主题热点并分析论文与政策之间的关联性。[结果/结论]采用“LDA主题建模—TF-IDF相似度计算—桑基图呈现”的方法能够直观揭示出科研诚信政策与学术热点的匹配度,可以为相似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论支撑。且研究发现,科研诚信文献的发展相较于科研诚信政策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研究的进步,滞后性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实施校、院两级科研管理模式,管理重心下移,使系一级有一定的科研自主权、管理权,充分调动各系参与科研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两级科研管理是提高管理效率和提高科研质量的要求,对促进学院科研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近年来,科研教学全球影响力对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构建科研教学全球影响力指标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评价高校的科研教学全球影响力,更好地分析高校建设情况并提出针对性发展对策。[方法/过程]基于国内外文献研究及文献计量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新型研究型大学国际开放视角下,科研教学全球影响力准则层要素的拆解,从科研影响力、平台影响力及社会引领力三方面构建科研教学全球影响力指标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提出科研教学全球影响力评价方法,并结合国内36所“双一流”A类高校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结论]实证研究表明,国内新型研究型大学需要加强高质量水平科学研究,重视国家化平台建设,提高高校科研对社会的影响力,本文所构建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科研教学全球影响力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软权力主要包括相对硬权力而言的文化观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近年来,中国积累了一定的软权力资源,但是就当前中国软权力的现状而言,无论从国内环境来看还是从国际环境来看,提升中国软权力已是当务之急,是实现中国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宋伟 《科学学研究》2007,25(1):38-41
认为作为科研组织,在其内部管理权力结构中,学术权力占据重要位置。科研组织内的科学基金支持、科研成果评价、研究人员职称晋升等科学研究活动,都必须通过学术权力进行管理,这也就是学术权力在科研组织中存在的基础。学术自由、专家管理是学术权力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科技发展战略中,科技评估的制度安排对科技自身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日本在战后科技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科技创新程度世界瞩目,其在科技评估制度或法制建设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中一些内容对中国科研评估体制的改革、科研管理和建立创新型国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借鉴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进行分析,将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剖析为反映国防工业高校科研态属性的生态位占有能力、反映国防工业高校科研态和势界面属性的生态位适应能力、反映国防工业高校科研势属性的生态位进化能力三个层面,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期为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的培育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宏观科学能力和微观企业能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区别和相互联系出发,强调企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开创性提出企业科学能力的概念,从内部科学能力,外部科学能力的纬度探索性界定科学能力的核心组成因素:科学研究投入、科学研究管理、内部科学研究成果、与外部的学术交流合作、外部基础研究成果的购买与转让。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6~2013年度广东省高校科技统计相关数据,对产学研合作在广东高校高层次科研能力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众多控制变量中,对广东高校高层次科研能力影响最大的是人力资源因素,产学研合作因素和政府支持因素的影响几乎持平。产学研合作对广东高校高层次科研能力有显著的正面提升效应,其产出弹性为人力资源因素产出弹性的55%,最显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收录工程技术类论文的EI索引论文方面。进一步分析表明,科研实力较高的博士点授权高校的高层次科研能力由政府支持力度决定,产学研合作对科研实力较弱的其他高校有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徐圆  陈亚丽 《科教文汇》2013,(25):106-107
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向社会输出高层次的具有较高科研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但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欠缺。本文首先分析了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内涵和构成,然后就目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和问题做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技术学习过程的新模式   总被引:44,自引:10,他引:34  
谢伟 《科研管理》1999,20(4):1-7
本提出了技术学习过程的新模式,指出了在分析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过程时,值得注意的两点是: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区别,从生产进化到创新能力是分析过程的核心,最后,本给出分析从生产能力进化到高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6.
盛伟忠  陈劲 《科研管理》2018,39(9):1-10
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能力的支撑,而能力的提升依赖于学习。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的互动学习与创新能力关系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MPLUS7软件),以浙江省为主的331家制造业中小企业为样本展开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企业与外部知识间的互动学习,通过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对提升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其中,潜在吸收能力只对创新实现能力产生中介效应,且影响程度远小于现实吸收能力。而现实吸收能力对机会识别能力、创新实现能力和商业化能力均产生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实质上揭示了企业的外部知识探索能力、内部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温珂  苏宏宇  宋琦 《科学学研究》2012,30(5):793-800
科学与产业合作创新的进一步深化在全球范围内大大激励了创业型科研组织的发展。借鉴当前战略管理领域的前沿研究——联盟能力理论,提出合作创新能力概念,并以创业型科研机构为研究对象,从过程管理的视角出发,将合作创新能力的内部构成和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统一到组织学习和组织适应性的过程中,构建了创业型科研机构合作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一理论探讨,将具体的科研机构创新创业行为抽象为其背后的合作创新能力研究,不仅是融合战略管理和科研管理的有益尝试,更是对创业型科研组织理论研究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科研院所的创新特点与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入手,研究提出一个基于科技统计数据的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情况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将该指标体系实际应用于浙江省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情况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孙晓琳  薛甜甜 《现代情报》2012,32(11):146-149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是信息技术(IT)能力而非单纯的IT应用影响着企业绩效。因此,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IT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IT能力的研究成果众多,但是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都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本文对IT能力的相关研究做了整理,对IT能力的概念及IT能力通过什么因素影响企业绩效进行了文献综述,并针对目前的研究状况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IT能力及社会资本对企业知识集成能力的影响,给出了IT能力和社会资本与企业知识集成能力的系统化能力、社会能力、合作化能力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假设.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并以SPSS和AMOS管理统计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工具,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对企业知识集成能力的系统化能力、合作能力、社会化能力三个维度的影响效应依次递增,而IT能力对企业知识集成能力三维度的影响效应依次递减,同时,IT能力对社会资本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