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 这是湖北石首市实验小学的一节自然科学课。“风是怎样形成的?”问题提出后,老师让学生用口吹一吹、用书本煽—煽,让学生跑一跑,来感受人为的风;用冷热空气对流试验箱来模拟风的形成;引导学生分析各地自然气温的差别,来认识自然界的风形成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空气流动形成风,风是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说:“自由是创造的前提。”因此,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摒弃那些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还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探究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大胆地想、好奇地问、自由地议,尝试设计实验,尽情地扮好“学习主人”这一角色,学生才会有标新立异的冲动,才会有创新意识的萌芽。一、让学生大胆地想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是的,没有想像力,就谈不上创造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从培养想像力开始。199…  相似文献   

3.
4.
怎样上好自然课,把学生带进科学之门?我认为: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让学生学好自然课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情感交流、思维活动的工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我们可巧妙运用情趣化、童趣化的课堂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课堂语言中学习。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指一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育家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学生在某一学科上学业落后不及格 ,这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他那冷漠的态度。”在小学阶段 ,兴趣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宫殿大门的向导。学生对自然课感兴趣 ,就会孜孜不倦地学习钻研。学习起来就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课内学 ,课外也学。例如 :一个爱好昆虫的学生 ,能够蹲上半天看蚂蚁的活动 ;树上的蝉鸣声就能引起他的注意 ;在跟他谈话时 ,常常谈到昆虫的问题上来。兴趣对学…  相似文献   

7.
8.
创新意识 ,指的是人们根据客观的需要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于现状、执意于创造的内在驱动力。而创新能力指的是人们根据一定目的、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我们在自然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采用了以下的具体方法 :一、创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教学中可运用趣味性的实验 ,创设情境 ,渲染教学氛围。选择科学性、趣味性较强 ,以及与教学内容有较强关联性的实验 ,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如教《影子》时 ,教师首先在投影仪的光柱前用手做出不同的形状表演狗、兔、鸭的手影 ,然后…  相似文献   

9.
徐晓春 《江西教育》2004,(13):74-74
《自然》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下面我以《声音的传播》为例,谈谈个人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以美国杜威“问题教学法”理论为依据,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贯穿于“问题-研讨-问题”之中,使问题成为教学的开端和终结。一节课或一门课程学完之后“留给学生的是一个问号,而不是句号”。  相似文献   

12.
自主创造性学习将成为未来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学生有活动的时间 ,有选择的权利 ,有展示的舞台 ,就有了更多的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权利 ,就能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1 让学生有开放的活动时空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的认知要求和技能要求的同时 ,要根据学生的经验和认识实际 ,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例如教学《爱护青苗 绿化祖国》一课 ,活动的空间就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室里 ,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通过各小组测算学校内绿化面积 ,再根据各类植物的释氧量对照表 ,计算校内植物光合作用时的释氧量 ;同时 ,计算校园内人口…  相似文献   

13.
14.
素质教育的核心议题就是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与实践,让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自身的各种技能和身心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和发展。小学自然课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自然实验课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环节之一。上好实验课,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习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自然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能动地去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兴趣则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求研究之中.而小学生兴趣的产生和发展,对于科学启蒙阶段的低年级自然教学来说更显得尤为重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几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让学生发现问题的关键是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体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发现技能,让学生能运用操作、观察、推理等方法发现问题、获得知识。一、结合操作,发现规律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已有被2、5整除数的特征的思维定势,当在数的个位找不出被3整除的特征时,就出现了认知冲突。教师实物投影出示下表:……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让学生用6根小棒摆数(数位上有几根小棒就表示此数位上的数为几)。教师引导学生在操作中阶段性地发现以下特征:1.有6根小棒组成的数都能被3整除。学生又用5根、4根、3根、2根、9…  相似文献   

18.
张忠莉 《山东教育》2003,(13):54-54
刘默耕教授曾指出:“教师的教学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而传统教学将毫无遗漏地把课本内容传授给学生视为教学的根本且惟一目的,即所谓“以本为本。”现代教育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能提出、发现和解答与日常体验有关的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我作为一线自然教师,进行了变“小课本”为“大天地”的专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转变教学观念是变“小课本”为“大天地”的前提近年来,全国年会上成功的自然课例,一些特级教师无不对现行教材做了较大的突破,既“创造性使用教材”,又“高于教材”。…  相似文献   

19.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把异想天开引入小学自然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在自然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让学生大胆质疑不善于发现问题,就无创新可言。我在教学《毛细现象》这一课时,引入课题后,我就让学生把布条、铁钉、胶片和纸条的一部分放进水中,观察它们是否都会产生毛细现象,并让他们说说在实验过程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提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为什么水不会沿着铁钉上升?为什么水会沿着纸条上升?为什么水会沿着布条上升?为什么水不会沿着胶片上升?为什么有的材料水上升得较高?为什么有的材料水上升得较低?为什么有的材料水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