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近玉米     
一颗激动得更加丰满撩人更加光亮妩媚的玉米跳进阿眯的胃,像定海神针,阿眯的胃痛好像缓和了不少。阿眯左右站着不理解她的人,左边的说她天真幼稚,右边的说她成熟沧桑。没人知道阿眯是因为天真幼稚而成熟沧桑。阿眯变成了荒漠的玫瑰,可人、脆弱、警惕。但是玫瑰也需要人呵护。后来阿眯得了胃病,她很痛苦。阿眯爱上了悬崖爱上了刀。阿眯的眼睛和玉米粒一起灿烂———阿眯收到了一个优秀男孩儿的信。阿眯欣赏那个男孩儿,他是快乐的天使。阿眯被感染了,她振作了起来。阿眯需要被人肯定的感觉,她从中可以得到安慰。阿眯约了男孩儿去打乒…  相似文献   

2.
森林里有个老树精,他个子很小很小,一对有神的三角眼一高兴起来就眯(mī)成了两条细缝(fèng)。他住在一棵树上的果壳(ké)里。这些年,森林里的树越来越少,老树精越来越不开心。  相似文献   

3.
对于“阿Q”的命名,鲁迅先生的胞弟周作人曾作过一番解释:“阿Q本来是阿桂拼音的缩写……但是作者因为Q字样子好玩,好像有一条小辫子,所以定为阿Q,虽然声音稍有不对也不管了。”(《中国文艺》月刊1940年3月1日)应该说周作人的这番话是可信的。因为《阿Q正传》写于1921年,其时兄弟二人尚未交恶,朝夕相处常有切磋。这也就是说,“阿Q”这由一个汉字和一个英文字母组成的名字不仅仅是代表着某一人物的抽象符号,更是对这一人物形象作出的具象的描绘:一个圆脑袋后面拖着一条小辫子。而恰恰是这一条小辫子,不仅给我们传达出了特定时代的信息,还…  相似文献   

4.
滑稽的句子     
正道具:笔和纸。参与人数:多人。游戏规则:1.选出一个小朋友为主持人,其余小朋友分成三组,分别代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代表"谁"的一组,在纸上写上人物的名字,可以是自己或朋友的名字,也可以是动物或神话故事中人物的名字,比如"猪八戒(jiè)"。  相似文献   

5.
自宋仁宗宝元、康定(1038——1040年)以来,宋王朝内外矛盾不断加剧,国势日趋孱弱,内忧外患连年不断,严重动摇着宋王朝的统治。宋统治集团和一般士大夫日益感觉到,如不进行一定的变革,势必动摇宋王朝的统治和影响士大夫切身利益。在这种形势下,士大夫的代表人物范仲淹最先提出了一套改革方案,并于1043年间付诸实施。范仲淹的改革正值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所以这次改革就称为“庆历新政”。范仲淹为了扭转“夷狄骄盛,‘寇盗’横炽”的严重局面,以稳定宋专制主义的统治,首先进行官僚政治的整顿工作。这个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善于捕捉人物的鲜明的个性特征,寥寥几笔,就能使人物跃然纸上,声态毕现。如在《阿 Q正传》中鲁迅用的白描手法,传神地勾勒出人物的性格和特征——阿 Q与小 D的龙虎斗,阿 Q和王胡由捉虱子到动手打架,简洁的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性格。再如阿 Q中兴之后回未庄,首先来到酒店门前,“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 !’”阿 Q掏钱的动作,招呼打酒的口气,无不显示了他“中兴”之后的得意心情。鲁迅笔法的简洁、生动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有时候,白描化的对话描写也能很省俭地…  相似文献   

7.
我上初中以后,一直都是开开心心的,因为我的名字"罗欢"就能让大家开心.只要听见"欢"就能想起"乐",所以在一年的时间内,有许多同学想和我交朋友.  相似文献   

8.
大凡名家对自己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命名,往往是匠心独运而非随心所欲。鲁迅先生尤其如此,如孔乙己、夏瑜、驼背五少爷、红眼睛阿义、九斤老太太、豆腐西施杨二嫂等莫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名字有的是起到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有的是体现作者爱憎或透露人物命运,有的是传达特定的时代信息和揭示社会背景。所以解读作品中人物尤其是主人公的名字,有时也成为我们解读文本的一个有效的手段。以下是我们试着对鲁迅作品中“阿Q”的名字作一番解读。  相似文献   

9.
战国时期宋尹学派曾经托管仲(公元前725—645年)的名字写《管子》一书,其中〈心术〉一章谈到:“人皆欲知而莫索之其所以知;其所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译:“人都希望认识客观事物,但不去探究用什么手段去认识;认识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最惹人感触的是事物的形态、色彩,高明的作家往往会借助字形来惟妙惟肖地描摹事物的形态、色彩。如曾有一位小说家问鲁迅为什么给自己作品的人物取一个外国名字呢?取外国名字为什么不取“阿S”、“阿 W”,而偏要取“阿 Q”呢?鲁迅回答说:“阿 Q 光头,脑后留着一条小辫子,这‘Q’不就是他的形象吗?”作者用漫画手法,以‘Q’字形来描摹人物,这就是典型的“字形描摹”。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名字,很多像是绰号,例如“阿Q”。“孔乙己”、“花白胡子”等。研究显示,这些名字,都寓含着一定的意义,或者表示嘲讽,或者说明社会地位,或者体现人物性格,或者表示美好的祝愿。1.表示嘲讽。不少人物名字本身就有一定的嘲讽意味。例如《孔乙己》一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的名字,就是从描红纸上“上大人孔乙己”变化而来的。这六个字本来是“上古大人孔氏一人而已”的缩写,鲁迅把“已”改为“己”,用这‘华懂不懂的话”作为人物的名,正是对具有迂腐性格人物的有力嘲弄。2.说明身份地位。《孔乙己》中的“丁举…  相似文献   

12.
“出淤泥而不染”的成语,出自周惇颐的《爱莲说》.周颐惇,北宋学者,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生于宋天禧(真宗朝)元年(公元1017年),死于宋熙宁(神宗朝)六年(公元1073年).曾知南康军,因为在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建造了一所住屋,拿他营道故居的濂溪作为这所住屋的名字,于是后人就称他为濂溪先生.他的学说对于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  相似文献   

13.
买画     
<正>这年暑假,我去欧洲旅游。在美丽迷人的意大利首都罗马, 经历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故事的地点、人物颇(po)有戏剧性。那天在欧洲最大的广场——罗马的圣马可广场上,一位意大利画家画摊上的画吸引了我的眼球。只见那画上画着罗马城中最著名的圣马可大教堂,宏伟、壮丽无与伦(lun)比,金色的屋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太美啦!这位画家三十岁左右,头戴鸭舌帽, 鹰勾鼻,留着络(luo)腮(sai)胡子,身穿背带裤,白领衫。这模样和我想象中的意大利人差不多。他给我的印象很深,有点忧郁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我非常喜欢他的画。我一过去,他便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微笑着也回了一声, 他笑眯(mi)眯的问我从哪儿来。我自豪地说我从中国来。他听了, 很开心地跟我握了握手,我问一幅风景画要多少欧元(一欧元折合人民币10元)?他用手指了指这些画,12欧元!我听了,惊(jing)讶  相似文献   

14.
我上初中以后,一直都是开开心心的,因为我的名字“罗欢”就能让大家开心。只要听见“欢”就能想起“乐”,所以在一年的时间内,有许多同学想和我交朋友。可是最近这段日子,我以前美好的心情突然变得  相似文献   

15.
正绢本设色,24.4cm×25.8cm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刘松年,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入为御前画院学生,宋光宗绍熙年间(约1190-1194)为画院待诏,宋宁宗时(1195-1224)因进献《耕织图》,得到奖赏,赐予金带。他擅画人物、山水,师张训礼(本名张敦礼),而名声盖师,被誉为画院人中"绝品"。刘松年画学李唐,画风笔精墨妙,山水画风格继承董源、巨然,清丽严谨,着色妍丽典雅,常画西湖,多写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胜景,张丑诗云:"西湖风景松年写,秀色于今尚可餐;不似浣花图醉叟,数峰眉黛落齐纨。"所作屋宇,界画工整。他兼精人物,所画人物神情生动,衣褶清劲,精妙入微。刘松年也是位爱国画家,拥护抗金,反对投降,曾苦心孤诣画《便桥会盟图》,希  相似文献   

16.
《阿Q正传》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人物语言尤为突出。鲁迅先生在“革命”和“不准革命”两章中,对赵太爷与阿Q和阿Q与假洋鬼子的两段对话描写,算得上是传神之笔,真值得一读。下面是“革命”一章中赵太爷同阿Q的一段对话: 赵府上的两位男人和两个真本家,也正站在大门口论革命,阿Q没有见,昂了头直唱过去。“得得,……”“老Q”,赵太爷怯怯的迎着低声的叫。“锵锵,”阿Q料  相似文献   

17.
孙悟空释名     
<正> 只要不是平庸的作家,都会重视他笔底人物的名字。贴切的名字,与人物形象融为一体成为其第一标记,只须提起它,人物的性格、命运以至声口、形态就自然呈现在读者眼底心中;它甚至能跳脱文字之域,追逐着某些形态相似或精神相似者,而成为某种典型的“共名”。如生活中某些人被人称为“阿 Q”,某些人被人称为“八戒”等等。人物的名字既有如此的艺术魅力,难怪作家们不惜为之煞费苦心了。巴尔扎克曾为他的小说人物苦苦地寻觅这样一个名字:“适合于他的一切的姓名,他的容貌、他的人材、他的声音、他的以往、他的未来、他的天才、他的趣味、他的热情、他的不幸和他的光荣,能说明这一切的姓名”,“化费了六个月的工夫去想”。果戈  相似文献   

18.
《阿 Q 正传》为什么产生如此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原因之一是作者娴熟地运用了曲线心理描写。这里就高中课文《阿Q 正传》(节选《革命》、《不准革命》两章)作一浅探。作者是如何运用曲线心理描写,透辟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尤可笑实可悲的命运的呢?一、混惑而雀跃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活动的动机发展,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情绪激动状态,激励人去进行某种活动。阿Q 是无卧薪尝胆再图大事之志向.但是,他也有一般人困境求生之动机(欲望),而这种动机时时激励他“崛起”,阿 Q 生活的未庄传来辛亥革命的消息,起初,  相似文献   

19.
<正>【专题解释】本专题精读《阿Q正传(节选)》,参读《阿Q正传》和丰子恺漫画《阿Q正传》,赏析阿Q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梳理建构"精神胜利法"的丰富内涵,理解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从而理解鲁迅的启蒙思想。【预习任务】1.阅读《阿Q正传》序言(即第一章),了解作者对"文章的名目"以及阿Q姓氏、名字、籍贯的说明,思考作者为什么用如此庄重严肃的文学样式来给无名无姓、籍贯渺茫的阿Q作传。  相似文献   

20.
略论曾布     
曾布(1035~1107年)是北宋时期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他仕途坎坷,几度沉浮。他生当北宋王朝“内忧”不断,“外患”迭起的动乱年代,到宋仁宗时期(1023~1063),北宋王朝就已陷入“积贫积弱”的深渊,宋统治集团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不断地向宋王朝发出要求改革的呼声。在这种形势下,先后出现了“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等革新运动,尤其是后者,不仅在宋代,而且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