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现代性作为现代性精神危机的表达,作为现代社会中现代审美关系的反映、产物,它首先是一个历史范畴。从主客体结构关系来看,审美古典性是客体理性观的文艺,审美近代性是工具理性观的文艺,审美现代性是生命理性观的文艺,审美当代性是生态理性观的文艺。综观人类历史上的审美形态或审美主潮,它由为自然、为社会转而指向现代性社会中人类生存困境,关注人类感性生存的可能性,关注人类主体审美化生存的可能性。至此,可以说,精神价值层是审美现代性的深层存在方式,它的一个最具本原性的含义,就是一种建立在现代性之中的与时俱进的时代审美精神以及人的个体生成和审美化生存的进步性诉求。  相似文献   

2.
于坚称自己为“后退的诗人”,他在诗歌理论的建构以及诗歌创作中实践了从“天空”向“大地”后退,从“彼岸”向“此岸”后退,从“先锋”向“传统”后退的诗歌策略。从审美现代性的理论视域分别对其进行解读可以看出于坚诗歌对现代性的反思,于坚诗歌的审美救赎以及审美现代性的自反性。正如审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补弊,于坚的“后退”策略在本质上是对当代诗歌的“现代性”一种纠偏,这是其对于当代诗歌发展的独特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审美发生学的事实表明审美经验中人们是以有用先于审美快感的观点去对待事物。中西方视美善一体,善为美的本质。当审美作为一种内省经验来认识,对象的形式感不再成为某种概念的逻辑思考时,美从而超越于一切现行价值体系而获自足和独立。审美现代性致力于对日常生活平庸状态的批判,审美消解了西方传统美学的崇高,审美艺术承担了宗教“救赎”的超越功能,进而对大众审美生活进行先锋性的引导。甄辨适于中国本土的审美异质因素,将对当下的文化生活范式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审美现代性问题已成为当代西方文艺学研究的重要理论背景之一。从现代性概念的发生来看,审美现代性始终都是现代性观念的内核。因此,清理出包裹在现代启蒙进步主义之下的审美现代性概念,并把握其内在矛盾,可以为中国现代性的理论积累提供重要的价值参照。另一方面,从中国美学研究的发展现状来看,挖掘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现代性理论资源,深刻理解审美现代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复杂角色,对更好地把握审美现代性这一现代性话语的本质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在对待现代性的姿态上具有双重性 ,表现在创作上 :一方面它反对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 ,希望通过引进现代性来改造之 ;另一方面又对现代性有着一种预警和价值设防。一方面呼唤现代性 ,一方面又对现代性内部功能的相互僭越而导致的人性异化表示抵抗。由此 ,沈从文的创作便呈现审美现代性的意义维度。  相似文献   

6.
审美主义是现代社会思想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日益严重和普遍的过高估价审美和艺术的价值和功能的思想和倾向。近年来,中外学者在现代性视野中从各个角度对审美主义问题做了批判性审理。包括从现代生活质态、审美现代性、意识形态、现代自我等各个角度对现代审美主义的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7.
庐隐为现代文坛奉献了一系列颇具"现代性"的小说。一方面,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影响,其小说革旧鼎新,敢于批判封建思想,揭露社会弊病,具有启蒙现代性;另一方面,受到西方悲观主义哲学、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其小说反思启蒙理性,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忧郁感伤,具有审美现代性。庐隐小说的二重现代性既是她个人思想与个性矛盾、情感与理智纠葛的体现,也是现代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复杂的精神体验和多元的思想倾向的写照,对当下未完成的现代化建设仍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审美现代性对人自身生存状况的反思给生活于庸常状态的人更多的启示,在现代性的理论话语和人的现世生存中揭示审美现代性与人之生存的关系,有助于透视其理论自身的矛盾与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下社会转型期的大众审美文化是异彩纷呈的,也映射出当代大众审美价值观的蜕变。从审美现代性批判的视角,当代的大众审美文化可谓喜忧参半。厘清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两面性与复杂性,有利于文学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审美救赎",对大众审美价值观的塑造、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诗歌变形,是指创作主体(诗人)为了更本质地反映生活,更强烈地表达情感,在创作时,运用想象和联想等心理活动改变客观物象的原本面貌,将生活原型打碎,按照美的原则,对客观物象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意象。这种因变形创造的意象,既与生活常理相悖,又在更深层次上与情理相通,它是艺术的真实,具有更高意义上的审美。可以说,变形是通向诗美的重要途径,变形是生活真实通向艺术真实的桥梁,变形是衡量诗人心智高低的重要尺度,变形也是衡量鉴赏者心智高低的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带给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人的主体性却受到极大的挑战,人日益与自身分离,进入了"牢笼"状态,现代性的困境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审美现代性试图以艺术的自律为前提来完成对人类的"救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大众文化结合,以感性的张扬来抑制工具理性的膨胀。但是二者能否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和谐,能否完成现代性困境的突围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近年来逐渐成为显学。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广泛而热烈的探讨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于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认识,但同时存在着不少问题。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推进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文化的平面性、娱乐性和多元混杂性特征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大众文化取代精英文化暗含的是审美现代性对启蒙现代性的悄然置换。“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内涵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知识分子角色的变化提示我们:审美现代性不仅是对大众文化的某种认同,而且还是对大众文化负面影响的必要提醒和揭示。  相似文献   

14.
潘汉年是2、30年代我国文坛闻名遐迩的左翼作家,自20年代起从事诗歌创作。由于他较早转入党的隐蔽战线及解放后被打为“内奸”、“特务”、“反革命分子”,他的诗长期鲜为人知。潘汉年中晚期的诗歌具体表现了他的婚恋之悲,朋友蒙冤入狱的“同室操戈”之悲,仕途从巅峰跌至低谷又无力回天以及由此导致夫妻离散之悲等等,具有哀婉凄切的悲剧色彩,成为他诗歌创作总的基调。诗人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与现代象征手法相结合,反映了他的悲剧命运和特定时代的某个侧面,抒发了在独特逆境中的真实情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诗歌语言有很强的模糊性,具有含蓄蕴藉、旨在言外的艺术魅力,能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便于表达复杂、微妙、丰富的思想感情。其审美价值体现在拓展诗意,凸现诗情;含蓄委婉、余味无穷;朦胧意境、淡化时空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审美现代性是对现代化过程中物质文化和科学技术等种种状况的反思,是现代性精神危机在审美层面的表达。鲍勃·迪伦在作品中关注物质文明发展下人们的生存和精神状况,揭露和批判现代化进步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弊端。同时,迪伦对当时平庸同一化的审美趣味和理性至上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寻求新奇的表达方式,回归传统与感性,是时代前进路上的反思者。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西方由于各自文明形态和文明进程的差异,导致了它们的审美现代性存在着两种根本的区别;一是在审美独立性追求上存在着差异,二是在审美对待现代文明的态度上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8.
康德在对传统的批判过程中,彰显了现代性的基本观念与原则。其关于“审美无功利性”与“自由美”的命题涵盖了艺术的自律性诉求,成为审美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康德在强调审美主体自由自觉的基础上,其审美理想的二律背反定律与“依存美”的的概念触及到审美观代性中人道主义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以来,随着城市的急剧发展,在西方,作为理论话语的城市。也愈为世人所关注。毛姆是20世纪在读者中享有盛誉却备受争议的作家之一,城市是他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主要背景,因此,他无疑归属于城市作家的行列。纵观毛姆的作品,他笔下的城市呈现出3种姿态:孤独的城市、狂欢的城市和怀旧的城市。透过毛姆独特的都市体验,我们看到了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人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元主义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毛姆笔下的城市就具备了现代性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的审美现代性研究,始终立足于现代性立场。试图通过审美现代性的补救或拯救,给出一个走出现代性危机的理想方案。然而.现代性作为一种危机意识的表征.并不生成于内部自身.而是外部批判质疑的结果。后现代性理论话语的兴起.使“现代”真正成为一个问题。因此,应该从后现代性视域出发.在后现代的维度和立场上.对现代性进行反思批判.并对审美现代性问题给予重新的描述和审理,以发掘其中所蕴藏的质疑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