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资料:初三高级语文教师况才华给学生布置了作文题《狗杂种,考试》,一女生认为此题带有侮辱性,拒写,遭到老师严厉批评后,该生恍惚间摔下楼梯……学校让况老师做检讨,如果不深刻,还要开除他.此事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2.
迟到专业户     
老师,我最近身体状 况差极了.迟到专业户$小樱桃卡通公司  相似文献   

3.
读了况老师的检讨书,我哭了。我为况老师这位耿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而哭,我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而哭,我为那些大胆探索教学改革之路、苦心为我国教育纠偏的中小学教师而哭。  相似文献   

4.
序:家长学校旧况扫描 镜头一: 甲老师翻看家长学校通知回执,发现因有事不能来要请假的家长有好几个.但当日的家长课堂上,教室里座无虚席.原来,是爷爷奶奶、甚至家长好友来出席了.学校检查组老师巡查时,乙老师悄悄对丙老师说:"看,小林的爷爷睡着了.这么大年纪,哎!"  相似文献   

5.
王静 《文教资料》2013,(17):79-80
我校根据自身具体校况实际,不定时地派出本校老师外出旅游、学习考察。综合总结老师们的收获,整理成文,以期对同行及本地旅游业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参加校长“十五”提高培训时,我们讨论过一则案例:因在语文教改探索中出了《狗杂种,考试》的作文题目,况才华陷入身败名裂的困境。当时,我就对况老师的遭遇颇感不平,现看到《中小学管理》2002年第6期上的《谁之错?》一文,更是百感交集。我认为,我们应当从“况才华事  相似文献   

7.
谢素华 《教师》2010,(34):126-127
序:家长学校旧况扫描 镜头一:甲老师翻看家长学校通知回执,发现因有事不能来要请假的家长有好几个。但当日的家长课堂上,教室里座无虚席。原来,是爷爷奶奶、甚至家长好友来出席了。学校检查组老师巡查时,乙老师悄悄对丙老师说:“看,小林的爷爷睡着了。这么大年纪,哎!”  相似文献   

8.
正确引导     
(一) 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听老师讲课,自称“小画家”的叶星明却专心致志在书上画“猪八戒吃西瓜”。同课桌的“小广播”朱华看得实在忍不住了,把他的“杰作”抢来交给老师。同学们看见他画的猪八戒的怪模样,哄堂大笑起来。况老师好容易才安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是学科教学中历来受人诟病最多的,面对每况日下的学生语文素养,大学教授指责者有之,知名作家非难者也不乏其数.作为万千奋战在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在专家学者的高深理论指引下,在语文教学这片园地里辛苦劳作,却似乎没有摸出点门道来,反而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迷失了自我,步入了"教师越教越不会教、学生越学越不想学"的怪圈.  相似文献   

10.
问题一:发言不主动 措施:事先安排重点发言人 评课时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们怕评不好,或者是不愿"抛头露面",或者是出于其他种种顾虑,大家你推我,我推你,谁都不愿发言。针对这种隋况,可以在听课前就安排好重点发言人。最初几次活动可选择上进心较强的老师作为重点发言人,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