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为民  李翔 《新闻前哨》2006,(11):43-44
作为报社印刷厂,报纸就是我们的产品,报纸印刷质量全面体现了报社的企业文化、职工技术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如何做好报社印刷厂的质量管理,提高报纸印刷质量,我们从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质量管理的关键是做好两个层面的工作,即搞好人的管理和物的管理。从2000年以来,三峡晚报印刷厂的报纸印刷质量,从全省报纸印刷质量的中下游水平稳步提升到上游水平,连续几年在全省报纸印刷质量评比中获得优质报和精品报称号。  相似文献   

2.
高万亿  高新 《新闻前哨》2006,(11):38-39
通常讲,报纸质量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内容,一是印刷——前者是编辑部的事情,后者是印刷厂家的责任。对报纸的内容质量,人们历来十分重视,报纸因而被称为内容产品;报纸同时也是印刷产品,报纸的内容质量只有通过印刷质量才能表现出来。摆在报摊上销售的报纸,要抓住消费者的眼睛,报纸的印刷质量更加不能忽视:印刷模糊的报纸,消费者是不屑一顾的;只有走墨均匀,图片清晰,看起来舒服的报纸,消费者才有可能掏腰包。  相似文献   

3.
张正柱 《新闻前哨》2001,(12):32-32
同党报和社会报纸相比,行业报不仅在新闻资源、广告发行,还是读者数量、社会影响等方面,都稍逊一筹。行业报的生存空间十分有限,压力越来越大。党报有政治上的优势,社会报纸能够抓住读者的爱好,它们的新闻线索多、时间快,它们的发行量要比行业报大得多。另外,党报和社会报纸还可以通过在本部以外的地方印刷,以最快的速度把报纸送到当地读者手中。在这方面,地方报纸更是得天独厚,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显然,实现上述这些“快”的必要条件,行业报都很难做到,行业报并不具备“快”的优势。 但是,作为各行各业的宣传舆论工作主…  相似文献   

4.
常云 《青年记者》2007,(14):165-165
“行业报”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媒体形式。在国外,为行业服务的媒体多以期刊杂志的形式存在,而且地域性比较强,全国性的行业报几乎没有。而在中国,从数量上看,行业报在全国性报纸中占有近八成的比例,占全国报纸总数量的7、8%。“行业报”作为中央部委所属的全国性的经济类专业报纸,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和特殊的宣传功能。行业报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实际上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在体制改革进程中保障各行业持续有序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就是说,报纸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又有其特殊属性。作为“一般产品”,都市类报纸占领市场也是有它的特点的。产品靠质量、价格、服务三要素立足市场,但报纸的价格本来就很低了,纸张的费用占大头,又是刚性支出,价格要素在竞争中有作用,但所占比重不大,也不能持久使用,它不像大宗产品,依靠科技进步、内部管理可以大量压缩成本支持价格竞争;服务对报纸来讲,主要是发行上的便利,报纸本身不需要维护、保养、跟踪服务,它只有一天的寿命,使用方法就是阅读。所以,作为产品来看,质量、价格、服务竞争三要素,报…  相似文献   

6.
时至今日.数码印刷的印刷品已经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几种特殊的应用,应用面已经越来越广泛,无论在报纸、杂志、广告、直邮、可变数据印刷、商业印刷、书籍、办公文印、标签,甚至包装上都有成熟的产品应用方案.总之,短版的、按需的、可变的……数码印刷的应用广度在不断加强和扩大.已经开始真正成为传统印刷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7.
唐敏 《新闻记者》2005,(9):49-52
2005年5月,汉城。第58届世界报业大会暨第12届世界编辑论坛开幕式。大屏幕上,映现出一瓶打开的香槟酒。热烈的掌声中,来自地球村各个“部落”的1350多名与会者,“共饮”印刷报纸400岁生日的“生日酒”——1605年德国《通行报》问世至今,印刷报纸已风雨兼程,走过整整400个春秋!  相似文献   

8.
企业报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殊条件下的产物。在一般读者的心目中,这种报纸是“宣传报”,是文件转发的“简报”。《江汉石油报》作为企业报大家族中的一员,虽然是江汉油田局党委的机关报,但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份地地道道的报纸。近年来,它多次荣获“全国优秀企业报”的称号,发表的作品多次获全国新闻奖项,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显示出创收能力,表现出一份企业报办报的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手帕报西班牙的《手帕周报》,将报纸内容印在手帕上,用的是独特的印色。这种手帕报读完后经过清洗即可变成普通手帕。 台布报法国巴黎出版的《椒盐》报,印在防水纸上,铺在酒家或餐厅的餐桌上作台布,供食客阅读。 美食报法国、西班牙、美国、加拿大都出版过用特别的油墨印刷在面粉纸上的报纸,被誉为名副其实的“精神食粮”。 乞丐报法国出版了一种专供乞丐阅读的报纸,上面登载有关庆祝宴会和活动的消息、慈善家施舍机构的地址,以及便于乞丐前去乞讨的时间。 夜光报这种报纸用含有发光物质的油墨印刷;夜晚会发出磷光,在无照明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内容的竞争。报纸作为一种信息产品,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内容产品上。受众对报纸内容的期待,也许更甚于其他方面。内容是报纸之本。①也就是说,报媒能否赢得读者、赢得市场,终归要靠内容说话,内容生产是报媒的核心竞争力。而打造和提升报媒核心竞争力,需要“实战”操练:要主动迎战新加入媒体阵营的媒体,  相似文献   

11.
雅俗共赏曲高和众─—期刊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邵焱一、“质刊”和“量刊”之说在新闻学上,有将报纸分类为“质报”和“量报”之说。“质报”指编辑水平高,但发行量不大的报纸;“量报”则指编辑水平就专业标准看来不高,但发行量甚大的报纸。套用到期刊上来说,我以为不...  相似文献   

12.
新的一年,是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一年。 我国的新闻事业近些年发展迅速。新闻界的竞争十分激烈。为迎接我们面临的挑战,广西日报社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在自治区党委、区人民政府的直接支持下,在告别“铅与火”,实现报纸印刷第一次革命的基础上,再投资5000多万元,对印刷设备进行二期技术改造,引进先进高档的彩色电脑照排系统,进口世界上一流的彩色印刷机,实现报纸印刷的第二次革命,即告别“黑白报纸”,实现彩色印刷。目前,彩色印刷机已签合同,预计1995年“七一”开始天天出彩报。  相似文献   

13.
乐升 《传媒》2000,(10):30
“好看”与“好读” 由于排版和印刷条件的进步,如今的报纸越来越漂亮了。彩色版面,特大照片,变体标题,各式网底。摆在报摊上,花花绿绿,难怪有人说“现在的报纸就像花被面”。 报紙印得漂亮,这是报业的一大进步。在制版印刷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报纸不能还是  相似文献   

14.
高金华 《青年记者》2012,(26):103-104
党报印刷企业员工队伍的特殊性报纸印刷环节在报纸产品链条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编辑部采编好了稿件、组成版面,最后把这些原料变成报纸产品的就是报纸印刷。几乎每个报社都有自己的印刷厂,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报纸的出版安全,保证报纸的质量并能及时与广大读者见面。这  相似文献   

15.
舟记 《新闻实践》2011,(9):76-76
本刊讯经过整整一年的市场调查和技术探索,舟山海印印业有限公司(舟山日报印刷厂)特色“香报”终于试验成功,并作为一个创新文化产品投放市场。“读报闻香”让读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阅读新体验,也就意味着所有拿到“香报”的读者在翻动报纸版面的同时,可以感受到报纸散发的宜人淡雅的清香。  相似文献   

16.
报纸编辑的职责是编好稿、组好版,而编好稿的前提是选好稿件,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企业报当然也不例外。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作为企业报的新闻编辑,要把好选稿关,必须坚持把握“三性”,即舆论的导向性,稿件的“新闻性”,报纸的“取向性”。  相似文献   

17.
“盯版”一词,辞典上没有。但干过小报和企业报行当的人想必是都懂的。盯版是报纸校对前的一道工序,与排版工作相结合,是报社派员“盯”着排版工人依照编辑设计的报纸版样,把文字、线条、照片、图案等组合到铅版上去。对于规模较大的报纸来说,盯版不作为一道工序单独存在,可是在一般的小报特别是企业报,离开这道工序,报纸就几乎出不成。这是因为:一、多数小报和企业报不拥有专门的印刷厂,凡承接报纸印刷任务的社会小型印刷厂或企业内部印刷厂,也只是把印报纸作为很多项印刷任务中的一项,没有为印报纸准备足够的物质材料,如花边、线条及随时用来调节和填补版面的小图案等。二、这类印刷厂的排字工人一般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报纸当然是用纸印刷的,不过,也有用其它各种特殊材质印制的。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先后用丝绸这一特殊的材质印报,开创了世界报业之先河,引得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广泛合作?如何在合作的基础上拓宽发展空间?是专业报比综合类报纸更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专业报特定的报道领域、特定的发行范围和特定的读者对象,决定了它特定的生存空间。但是,这并不等于专业报就应该“划地为牢”、“作茧自缚”。一份善于合作的专业报,完全可以借助“外力”,拓展自己的空间,提升自己的优势。北京人才市场报作为一份人才服务业的专业报,这些年来就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0.
姜长青 《记者摇篮》2009,(6):14-14,53
2008年对于教辅类报纸来说是极特殊的一年。作为纸媒的一员所面对的困境与冲击,教辅报在滞后于都市类报纸若干年之后,在这一年得到了暴发式的显现。这一暴发表面上看,纸张等原材料的大幅度涨价是一个导火索。由于印刷成本的增加,使得赢利模式单一(大部分依赖于发行报款)的教辅报第一次不得不面对生死存亡的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