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琳 《学子》2003,(2):26-26
“多多益善”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试想想:“多多”真的“益善”吗?看一看哈尔滨市第一中学的唐琳同学是怎么说的。有很多人认为“多多益善”,而我觉得“多多”未必“益善”。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度”的问题。在“度”以内,“多多”就“益善”;若在“度”之外,“多多”就未必“益善”了。“画蛇添足”这个故事已为我们熟知,画蛇的人就因为多面一笔,将一幅本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2005,(1)
~~“眼见”未必为“实”  相似文献   

3.
《“旁观者”未必清》是新编初中语文第六册课外的一篇自读课文。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有部分人站在岸上对涌现出的新事物、新问题、新矛盾,这也指责,那也批评,含讽带刺。更有甚者,“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作者针对这些社会现状,有感而发,写了这篇议论文,它反映了社会现实,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释除了群众的疑难。这篇文章从成语“旁观者清”谈起,先肯定它有一定的道理,后从每人于四化都应尽一定的责任的角度否定它。指出旁观者由于旁观的缘故,实在  相似文献   

4.
房书卷  房明 《湖北教育》2003,(21):22-23
班主任对学生所做的思想工作,基本上都体现着“善意”终有“善效”这一规律。但是,在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的情况下,“善意”未必有“善效”。 记得有一天,我去上课。刚走到教室门口,就被已在那等侯的赵娜挡住了,一双祈求的眼睛,想说什么,但又没有马上说。我便问道:“有事吗,赵娜?”她仿佛鼓足了勇气,  相似文献   

5.
中国校友网调查了560位:“高考状元”的成才状况。该调查得出的结论发人深省:所谓的“高考状元”,未必就是社会的顶尖人才。  相似文献   

6.
我读了《小学教学研究》今年第5期上刊登的王昌荣和方碧波二位老师撰写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质疑》一文后,很有感触,并颇有同感。在这里,我也想就此补充说几句。现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一些传统的提法和经验,的确有再认识的必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人们历来都这样说。这究竟对不对呢?我认为,从学习语文必须强调读来看,自有其道理。但是,“书读百遍”就一定能“其义自见”吗?答曰:未必。前些年,我在县教委教研室工作时,常常到小学去听课,  相似文献   

7.
课堂幽默,可带来轻松愉悦;课堂幽默,也可带来活泼生机;课堂幽默,还能彰显睿智捷思;课堂幽默,更可提高教学效果。然而,一味追求笑声,刻意制造“笑场”,便极有可能误读课堂幽默,使得“幽默”变味,或不合时宜,或低级庸俗,或见惯不怪,如此“笑场”,未必“有效”。  相似文献   

8.
《干将莫邪》“当于汤镬煮之”的“当”,一般都理解为“应该”。《语文知识》1997年第3期《释“当”要恰当》一文认为不是“应该”,而是“判决”的意思。因为“汤镬”是一种酷刑,“当”作“判决”讲便顺理成章。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解释“当”也有“判罪,判决”义,古汉语中也不乏这样的用例,但我们认为这并不能作为上例中  相似文献   

9.
生于湖南长沙的作家韩少功,我是挺喜欢的,对于他的那一篇被收录在苏教版的《我心归去》的文章,我却是有话要说:爱家未必需要“归来”。首先,正如作者所说:“我不想移民,好像是缺乏勇气也缺乏兴趣”。也就是说他之所以“不想留下”,需要回来,是因为他“勇气不足,兴趣不高”,这个解释未免有点“小家子气”。古语云:“男儿志在四方”。而刚刚离家月余的他却说“不如归去”,实在让人有点遗憾,而且,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我们不禁要问:他为什么去法国?去干什么了?我想应该是去文化交流了吧。那么,他就更需要增强他的交际能力,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自…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风筝》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其中的“傲然”一词编者没有作注。  相似文献   

11.
“神童”未必成“龙”大器可以晚成赵民当前,把教育等同于智力开发,用超智儿教育代替儿童早期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最大限度地掌握文化知识或某种技艺,以期其由。“神童”发展成“龙”已成为我国城市儿童教育的时尚、潮流。为此,家长(富者除外)节衣缩食,专家绞尽脑汁...  相似文献   

12.
【原文】“名师出高徒”,事实真的全是这样吗?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可见有两千九百名弟子都很一般,其中还有白天睡大觉的被孔子斥之为“朽木不可雕也”的宰予。就说“七十二贤人”真正算得上高徒的实际上只有子路、冉有、颜惠等十来个。由此可见,名师未必出高徒。古今中外有很多高徒也未必出自名师。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铁棒磨成针的启示下,奋发努力,终于成为“诗仙”。李白即便有师,也不会多有名气。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因为爱提一些老师也答不上来的问题,最终被赶出了校门,只好回家由母亲教。可他…  相似文献   

13.
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高考作文也将“有真情实感”作为一条重要的评分标准。部分学生作文中的“假、大、空”少了,可取而代之让人咋舌的“真实”堂而皇之赫然出现在作文中。本文就此现象提出“真的未必就是美的”观点,从加强传统美德的教育,明确“创新”的真正含义等方面。引导学生明确真与美应是和谐统一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知识》1998年5期《“胈”正解》一文说:《五蠹》中“股无胈,胫不生毛”的“胈”,课文注释为“大腿上的肉”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解释应是“大腿上的细毛”,泛指人身上的细毛。因为旧《辞海》作“股上小毛也”解,《汉语大词典》也释为“人身上的细毛”。以上对“胈”的解释就一定是正确的吗?未必。因为古人对“胈”的解释原本就不一致,注音也不尽相同。如《广韵》解为“股上小毛也”,而《韵会》则解为“肤毳皮”。还有的解为“白肉也”,如《史记·司马相如传》:“躬胝无胈”注:“胈,白肉也。”其读音,《广  相似文献   

15.
近墨者未必     
中国有句古语“近墨者黑”。表面看来,似乎颇有道理,其实,它过分夸大了环境的影响。我认为:近墨者未必黑。我们绝不能片面强调环境的影响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近墨者”如果他愿意“黑”那很容易,但真正的人是决不会“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热播的电视剧《雍正王朝》的主题歌中最突出的一句歌词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自古常言。但我们应该看到,这句话颠倒过来说却不一定成立,实际上,“得天下者未必得民心”。  相似文献   

17.
《淮南子》中说:“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也说:“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田园诗人陶渊明曾以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吟诵出对清静安逸生活的愉悦感;当代作家王蒙则说:“我更倾向未成名前简简单单的读书生活。”古人也罢,现代人也罢,都渴望着平淡,于是,古有隐士深居山中,今有众人追求回归自然。可见,很多人在追求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但远大的志向、博大的胸怀未必能够从那一份平淡中提炼出来。古代隐士,大凡出于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在动荡的社会中选择了平淡。现代一些成功…  相似文献   

18.
今年高考作文,绝大部分考生选了“近墨者未必黑”,他们都觉得这个题目“有话可说”,“写起来顺手”。其实,这一题并非真象人们所感觉的那么容易。说它容易,一是因为这个题目是从一则广为流传的古训中截取引申而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写作训练”中还出现过与此相关的训练题。考生对此会有“似曾相识”之感,不会感到陌生和冷僻。二是因为这个题目能较快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马上联想到一些与之有关的材料,也就是“有话可说”。但是,这乍看容易的第一印象决不等于这篇文章就真的好做,且不说该文在语言、结  相似文献   

19.
时下,社会上流传着一种“第10名现象”颇耐人导味,出处源于教育界:即当年在校学习成绩在10名前后的学生,进入社会后表现出色,成长为“栋梁型”人才,而那些当时备受教师宠爱的“尖子”学生,跨入社会的大门后就“明珠暗投”,了无生气,反映平平了。“优秀的学生未必一定是优秀的人才”,这如果只是一个偶然情况倒也无可厚非,但形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后就不得不让人寻根求源,思量揣摸了。《世说新语》中有句名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指一个人年幼时聪慧有加,成年后却未必成才有用。此言正是“第10名现象”的最好诠释,但缘由何在呢?一些…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次辩论会,辩论双方各派出正反两方的四位代表。其他同学可以在辩论过程中以传纸条的方式帮助自己一方的代表。正方的论点是“开卷有益”,反方的论点是“开卷未必有益”。这里的“卷”指的是好书。正反两方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你会支持哪一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