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举重"双屈式"上挺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录像解析、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对举重挺举预蹲上挺中创新型技术——“双屈式”上挺技术进行了科学研究。认为“双屈式”上挺技术通过屈膝预蹲时配合相应的屈髋和翘臀的动作,使预蹲发力蹬腿同时能够辅以较大的伸髋动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腰背及腿部力量,加大了杠铃最后的上抛速度,从而能够提高上挺成绩;预蹲屈髋时杠铃重心水平前移导致的人体和杠铃总重心的前移,可以通过适当的翘臀动作予以弥补,以保持总重心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从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两方面对女子举重箭步挺进行研究,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认识和寻找适合自己的上挺方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三维录像和三维测力台同步测试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箭步挺下蹲撑铃点高,人体重心下蹲撑铃不太迅速,杠铃上升距离长,所需杠铃上升速度大。但是箭步挺撑铃的前后稳定角及平衡角大,稳定性高,稍有不慎也不会导致动作失败。箭步挺撑铃和起立时间较短,起立距离也较短,消耗的能量少。  相似文献   

3.
结合本人多年实际训练对举重运动员上挺技术动作进行分析,继而正确合理掌握上挺技术的要领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挺举在比赛中是决定比赛总成绩和名次的关键。而上挺是挺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许多队员上挺技术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好预蹲,从而影响了成绩的发挥,预蹲上送是上挺中的关键,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上挺的成败。  相似文献   

5.
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三维运动图像分析手段对我国5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动作进行测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各动作技术阶段(第一发力阶段、过渡阶段、第二发力阶段和惯性上升阶段)的时间比、杠铃上升高度比、做功比和平均功率等关键指标,揭示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6.
举重上挺动作利用杠铃横杠弹力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举重中上挺动作利用杠铃的振动问题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提出了上挺动作的最佳时机,充分利用杠铃横杆的弹力将有助于举重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举重运动历史上,挺举曾多次打破世界记录,曾成为我国领先世界水平的优势项目,同时也展示出我国运动员所具备的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然而,随着世界举重水平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举重上挺动作成功率却偏低,原来领先世界水平的优势项目——挺举,目前还处于相对落后状况。为此,我国举重教练员们,  相似文献   

8.
举重运动的技术,对成绩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形成和掌握良好的技术,是举重运动员从训练到结束整个过程逐渐完成和完善的,甚至是在运动员初期的认识和形成概念的过程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摄像解析及三维测力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男子举重队6名运动员的抓举动作进行诊断和评价,为其改进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抓举过程中杠铃中心点运动轨迹应尽可能成垂直直线向上,S型弧度要小,发力后杠铃应达到一定最大速度,部分优秀运动员下蹲时加速度大于自由落体加速度,杠铃上抛中心点与身高的比值应控制在70%左右.抓举过程中人体膝关节角度曲线成双峰,而髋关节角度曲线为单峰,髋关节不可过早打开,躯干也不可过早用力.抓举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每个阶段的发挥对下一阶段均有重要影响,对抓举的技术分析应采用系统的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10.
韩文亮上挺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全国冠军韩文亮上挺技术的测试与分析, 发现在上挺过程中, 杠铃前一阶段基本处于直下直上的运动, 但后程有明显的后抛现象; 躯干前倾不明显, 但后仰较大, 膝和髋形成多级加速; 杠铃的上抛速度达1 658m s, 上挺的力量达到4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1.
影响挺举上挺效果因素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我国运动员,挺举上挺技术差的现状,应用生物力学和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对影响挺举上挺效果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制动时间是评价上挺效果的重要指标。制动时间长,上挺效果差。由于制动时间与单位杠铃重的最大爆发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42(P<0.01),因此欲缩短制动时间,就要提高爆发力这一力量素质。此外,还发现单位杠铃重运动员输出的最大功率与杠铃上升的最大垂直速度之间呈高度相关(r=0.982,P>0.01),故建立两参数之间的回归方程:P_(max)/BW=19.01·V_(max)-10.16。应用此方程可对运动员的上挺能力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三维运动学的方法研究龙清泉参加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上挺技术,结合举重技术的基本原则作分析。结果表明:预蹲阶段技术表现堪称完美,尤其是制动预蹲时间占预蹲时间的24%,制动预蹲时间为0.12 s,膝关节最低角度为108°,这是龙清泉作为该级别世界顶尖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上挺发力阶段技术表现优异,形成了火箭多级加速的发力,预蹲转化为上挺发力的时间仅为0.02 s,这也是龙清泉作为世界级优秀举重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之一。但是,上挺发力阶段时间过长,说明龙清泉还"快"得不够,仍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支撑与起立阶段技术表现较为优异,因研究者该阶段划分方式的差异,对一些概念的模糊处理导致无法对龙清泉"快"作更为深入的比较。但该阶段也展现了"近""准"的举重技术原则要求。在第二个支撑——起立段收前腿时,杠铃晃动较大,这是龙清泉需要改进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挺举成绩的发挥直接影响到举重总成绩的提高,而挺举的关键就是上挺。如何提高上挺成功率,确保总成绩的名次,需从以下三方面加强:预蹲、架上支撑、臂力。本文以宁夏举重队1989年——2000年参训运动员和重点队员王艳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观察法、归纳法对动员的上挺技术动作专项训练技术进行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提高举重运动员上挺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选材与实际训练等角度对举重运动员上挺能力的提高进行了讨论,继而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举重运动成绩突飞猛进,不断提高。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科学训练问题已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何根据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打好基础,提高运动水平,已成为各级体校教练员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挺举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最后名次,可见加强挺举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提高青少年运动员上挺能力的相关措施,旨在为提高运动员的成绩提供参考。1提高上挺能力的措施1.1安排借力推的训练借力推是上挺的一个辅助动作,它是在最短时间内全身爆发出最大的力量,使杠铃以最大的速度上升  相似文献   

17.
上挺技术是举重竞赛动作的一部分,也是挺举的重要环节,无论是高水平的国际或国内比赛中,上挺的失败总是很高,抓住上挺的主要矛盾,去处理好力量和技术上的相关问题,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拟解决上挺的成功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对上挺技术及提高上挺能力进行研究,发现直接影响上挺失败的原因有1.技术不正确;2.选材单一;3.体力与专项力量不足;4.赛前上挺能力训练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许多举重运动员在挺举时,常常存在着能翻站、却起不来的问题,这个问题已存在多年,至今未得到十分满意的解决。就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参加各种大赛对我们教练员长期训练水平和训练比赛指导思想都是一个检验。从赛前准备、实战训练、模拟训练、降体重的好坏、准备活动、试举重量要的是否恰当、心理调节、临场指挥、比赛作风到周期划分,体力的调整和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变能力等,这些对于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是一个严格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举重运动选材是根据举重项目的特点和要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试和预测,并经过一定时间的考察,从众多的少年儿童中,准确地选拔出那些各方面条件优越,适合于举重项目需要的人才,以便从小进行系统的训练,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0.
徐芳  陶江  黄强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1):123-124
女子举重是我国的优势项目,是我国奥运金牌的重点项目.对挺举技术进行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对于保持我国在世界举重领域的领先地位,发展我国的奥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借助三维常速摄像和视频解析系统,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和方法,对我困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挺举技术进行测试和分析,试图揭示这一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及原理,并对运动员动作技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